《再别康桥》在韵律上有什么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1:30:57
《再别康桥》在韵律上有什么特点?
《再别康桥》在韵律上有什么特点?
《再别康桥》在韵律上有什么特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是节转韵 .诗歌的节转韵,就是诗歌节与节之间出现了不同的韵脚,产生了转韵的现象.如
这首诗第一节,韵字有“来”“彩”,押ai韵.第二节韵字有“娘”“漾”,押ang 韵.第三节韵字有“摇”“草”,押ao 韵.第四节韵字有“虹”“梦”,押ong韵.第五节韵字有“溯”“歌”,押o e通压韵,萧,桥压ao韵.每节的韵脚不同,所以节与节之间实现了转韵.纵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不难看出,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也是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所谓音韵美,即诗歌在声音表现上所展示出的韵律中的顿挫和抑扬之美.对于汉文诗歌而言,除去我们常说的押韵之外,更多的是表现在诗歌平仄相间之中所产生的节奏美感.
《再别康桥》每节四句,隔句押韵,平仄通押,节节转韵,从淡雅的“怀来”韵,转入“江阳”,给人以慷慨回味的激动,渐入柔美的“摇条”韵,情感愈发浓厚,而转入洪亮的“中东”,情绪也达至最高,“梭波”韵如低声私语,梦境渐渐迷离,又回复到淡淡的“怀来”,情动往返,令人留恋.
如果细心剔除诗中的虚字(如“的”、“了”等),诗行中两字一节,平仄相间,这才是诗歌真正产生音韵美的关键.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即平声,“上去入”即仄声.平声给人以淡雅、细致的愁思,仄声则令人辗转、哽咽;平声节奏舒缓,仄声起伏跌宕.诗中大量地运用平仄相间的音韵安排,在不知不觉中流露了情感的抑扬抒发.如“轻轻”、“我走”,“轻轻”者令人顿生依依不舍之感,“我走”二字读为上上声,因两个上声字连用发音相对困难,气流不连贯,本是汉语中最忌讳的两仄连用用法,而用在这里,“我”字一顿再读“走了”,反而产生了含泪哽咽的效果,亦本是作者真情之流露,使人不禁垂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