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掌握程派发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7:14:32
怎样掌握程派发音?怎样掌握程派发音?怎样掌握程派发音?程派唱腔,有较为独特的发声方法,尤其在“嗽音”和“脑后音”的运用上,功力很深,形成了程腔沉郁、凝重的艺术特色.这方面,程先生受陈德霖、余叔岩的影响

怎样掌握程派发音?
怎样掌握程派发音?

怎样掌握程派发音?
程派唱腔,有较为独特的发声方法,尤其在“嗽音”和“脑后音”的运用上,功力很深,形成了程腔沉郁、凝重的艺术特色.这方面,程先生受陈德霖、余叔岩的影响很大.
我少年时,赶上了看陈德霖老夫子的戏,留给我的印象极深.那时,他已六十开外,唱腔中仍有股刚劲,吐字极有力量.对照程砚秋老师早年的唱腔,在调门、行腔、发音、吐字上,尤其是“嗽音”和“脑后音”的运用上,都可以看出陈老夫子对程先生的影响.
“嗽音”是一种气顶喉头振动声带的发音,原在老生唱腔中非常讲究应用,以余叔岩先生最为运用自如.旦角唱腔中则很少使用.但,陈德霖的唱腔,却偶尔使用“嗽音”.
程先生在余、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到京剧旦角的唱腔中来,并且运用得极为佳妙,可以使腔在嗓子眼里转游,轻巧玲珑,含而不放;增添了唱腔的曲婉多姿,耐人寻味.“嗽音”使用得适当与否,全在于气的运用和控制.由于旦角是用假声演唱,所以运用“嗽音”时,对气的控制,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气使小了,催不动,“嗽音”发不出来;气用过了,会形成“砸夯”,甚至会唱成了所谓的“疙瘩腔”.
人们议论程腔,常常谈到程砚秋老师的“鬼音”.这固然与程先生的嗓音条件和特点有关,但,我的理解是:这并不完全归于天赋条件,主要在于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上面.
我觉得,所谓的“鬼音”,属于共鸣范畴,多使用于闭口音,共鸣位置往后移,也就是所说的“脑后音”.这个发声方法和部位非常重要,位置找准了,效果也就出来了.我自己的嗓音条件与程先生不尽相同,但是,当我学习和掌握了把共鸣位置移后的发声方法后,就完全能发出与其相类似的“脑后音”来.
过去在京剧旦角唱腔中很少有“脑后音”,老生却很讲究使用“脑后音”,远者不谈,近代的余派唱腔的闭口音中,“脑后音”最为显著.传统老生戏《战太平》里“撩铠甲且把二堂进”一句中的“进”字的行腔,就是余派运用“脑后音”的典型例证.
程砚秋老师的嗓音稍欠亮音,因此,他就扬长避短,多在闭口音上着力发挥,吸收了老生唱法中的“脑后音”特点,共鸣位置移后,用气提起来唱,在音色上取用沉重代替脆亮,以增强唱腔的力度、厚度和凝重感,从而形成程派唱腔的独特风格之一.
有人学程派,只求其表,不详其里,认为只要闷着嗓子唱,就是程派,甚至有人认为凡属于嗓音条件较差的;就适于唱程派,其实这是误解.程先生并不是一味地闷着唱,而是运用气的力量与发音部位的控制相结合的演唱方法,使声腔凝重、深沉,具有一定的立音和厚度,找出共鸣位置,再适当地加以抑扬顿挫、吞吐收放等唱法上的掌握,而形成其艺术特色与独特风格.正因如此,如果不具备好的嗓音条件,怎能胜任这样的要求,达到如此的效果呢?因而持上述观点者,是令人难以同意的.
程派唱腔之所以有如此特点,一方面是出自塑造那些哀怨、坚贞、缠绵的悲剧人物所需要;另一方面;也与程先生的嗓音条件不无关系.如果,他的嗓音条件十全十美,他的声腔、唱法也许会出现另一种风格.恰恰是由于天赋条件上的某些特点和局限,使他接受了王瑶卿先生的正确指点,不随俗当令,而是另辟蹊径,从发声方法、吐字行腔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演唱道路,丰富、发展了京剧旦角的声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