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孝或忠的来历古今意义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0:00:01
谁知道孝或忠的来历古今意义什么.
谁知道孝或忠的来历
古今意义什么.
谁知道孝或忠的来历古今意义什么.
你好!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在《论语·为政》里有几位弟子向孔子问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子游的发问,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实是精僻.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是指态度不容易做好.并不是有事子女来做,有好吃的拿给父母吃就尽了孝道.孔子再明确提出在孝顺父母时,还要做得和颜悦色.而不应冷淡的一句"我来"、"吃吧",这个态度问题主要还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于诚笃.明代袁采有言:"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袁氏世范》卷一).这是反过来的说法.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唯其之忧"这句话的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还是想想你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吧!"言外之意,溢于言表.还有一种解释为"为人子女者应尽量做到只有在自己生病时才会使父母忧愁,担心."这句话的深意在于:为人子女者除了因病使父母担忧外,其它的一切不致于犯法,不出去惹事犯法,这才是孝.无可否认,也因为这种孝道的外延,封建统治阶级从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秩序的需要出发,大力提倡和宣传孝道.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忠?查《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应该说,这便是忠的定义."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 (《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 也作如是说.朱熹在《四书集注》解释忠的涵义:“尽己之谓忠.”都是对“忠”字的正确理解. 《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这是春秋时代人们对忠的解释.但这解释已不只是单单对“忠”字,而是对忠的外延(忠的对象)来进一步剖析. 忠 忠,是一种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因为它必然要通过人事才能表现出来.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但绝非汉以降特指的对上、待君)都应该忠(尽心),当然这忠并非无原则的忠. 在孔孟那里,"忠"隶属于"仁",忠是诚实的表现,它所传示的精深内涵本身便是仁义.忠在众德中(克己、爱人、惠、恕、孝、信、讱、勇、俭、无怨、直、刚、恭、 敬、宽、庄、敏、慎、逊、让)的地位很高,忠做为众德之一,受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义"的节制,成其为美德. 忠,于今而言,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暂不论孔孟的这一正确的"忠"是可以照搬不误,即便是董子所谓的"忠"也可以拿来用,只是在忠的“对象”上略加改动便是.孙中山先生便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孙中山选集》)显然,严格来说,孙中山先生这段话中"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这句是笼统而有误的.但把忠的对象转化为为国为民,则所言甚是. 我们对于传统美德都应古为今用,并进行现代注解.于忠而言,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