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资料及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2:53:46
游侠列传资料及译文
游侠列传资料及译文
游侠列传资料及译文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编辑本段《游侠列传》
《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游侠列传
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於世者,谓之游侠.”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 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 游侠列传
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埶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 戹,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原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田仲已死,而雒阳有剧孟.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及剧孟死,家无馀十金之财.而符离人王孟亦以侠称江淮之间. 是时济南瞷氏、陈周庸亦以豪闻,景帝闻之,使使尽诛此属.其后代诸白、梁韩无辟、阳翟薛兄、陕韩孺纷纷复出焉.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雒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雒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柰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雒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馀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 游侠列传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然关中长安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卤公孺,临淮儿长卿,东阳田君孺,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游侠豪倨,藉藉有声.权行州里,力折公卿.朱家脱季,剧孟定倾.急人之难,免雠于更.伟哉翁伯,人貌荣名.
编辑本段译文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韩非对这两种人都加以讥笑,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称扬.至于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的职位,辅助当代天子,功名都被记载在史书之中,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至于象季次、原宪,是平民百姓,用功读书,怀抱着特异的君子的德操,坚守道义,不与当代世俗苟合,当代世俗之人也嘲笑他们.所以季次、原宪一生住在空荡荡的草屋之中,穿着粗布衣服,连粗饭都吃不饱.他们死了四百余年了,而他们的世代相传的弟子们,却不知倦怠地怀念着他们.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 况且危急之事,是人们时常能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虞舜在淘井和修廪时遇到了危难,伊尹曾背负鼎俎当厨师,傅说曾藏身傅岩服苦役,吕尚曾在棘津遭困厄,管仲曾经戴过脚镣与手铐,百里奚曾经喂牛当奴隶,孔子曾经在匡遭拘囚,在陈、葵遭饥饿.这些人都是儒生所称扬的有道德的仁人,尚且遭遇这样的灾难,何况是中等才能而又遇到乱世的人呢?他们遇到的灾难怎么可以说得完呢? 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何必去区别仁义与否,已经受利的就是有德.”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跖和庄?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 史记
现在拘泥于偏面见闻的学者,有的死守着狭隘的道理,长久地孤立于世人之外,哪能比得上以低下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呢?而平民百姓之人,看重取予皆符合道义、应允能实现的美德,千里之外去追随道义,为道义而死却不顾世俗的责难,这也是他们的长处,并非随便就可做到的.所以读书人处在穷困窘迫的情况下,愿意托身于他,这难道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侠中间的人吗?如果真能让民间游侠者与季次、原宪比较权势和力量,比对当今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总之,从事情的显现和言必有信的角度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古代的平民侠客,没有听说过.近代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君王的亲属,依仗封国及卿相的雄厚财富,招揽天下的贤才,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不能说他们不是贤才.这就比如顺风呼喊,声音并非更加宏亮,而听的人感到清楚,这是风势激荡的结果.至于闾巷的布衣侠客,修行品行,磨砺名节,好的名望传布天下,无人不称赞他的贤德,这是难以做到的.然而儒家和墨家都排斥扬弃他们,不在他们的文献中加以记载.从秦朝以前,平民侠客的事迹,已经被埋没而不能见到,我很感遗憾.据我听到的情况来看,汉朝建国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他们虽然时常违犯汉朝的法律禁令,但是他们个人的行为符合道义,廉洁而有退让的精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他们的名声并非虚假地树立起来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根据地附和他们的.至于那些结成帮派的豪强,互相勾结,依仗财势奴役穷人,凭借豪强暴力欺凌孤独势弱的人,放纵欲望,自己满足取乐,这也是游侠之士认为可耻的.我哀伤世俗之人不能明察这其中的真意,却错误地把朱家和郭解等人与暴虐豪强之流的人视为同类,一样地加以嘲笑.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喜欢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侠士而闻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少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负荆请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待到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当时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椽,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椽的头.从此杨家于郭家结了仇. 剧孟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个子矮,不喝酒,出门不乘马.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郭解逃跑,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籍少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翁伯的家族. 从此以后,行侠的人特别多,但都傲慢无礼没有值得称道的.但是关中长安的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的高公子,西河的郭公仲,太原的卤公孺,临淮的儿长卿,东阳的田君孺,虽然行侠却能有谦虚退让的君子风度.至于象北道的姚氏,西道的一些姓杜的,南道的仇景,东道的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流,这些都是处在民间的盗跖罢了,哪里值得一提呢!这都是从前朱家那样的人引以为耻的.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中等人材,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
编辑本段段落大意
第一段:介绍朱家 郭解
第二段:郭解少年到成年的性格变化 第三段:郭解以德报怨 第四段:郭解调解矛盾 第五段:郭解受人敬重 第六段:郭解被移迁,与杨家结仇 第七段:郭解逃亡,最后死亡 第八段:郭解死后的游侠的介绍 第九段:作者对郭解的高度评价
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通假字 振人不赡(“振”通“赈”zhèn,救济) 以躯借交报仇(“借”通“藉”jiè,帮助) 与人饮,使之嚼(“嚼”通“醮”jiào,喝干杯中酒) 解家贫,不中訾(“訾”通“赀”zī) 敖而无足数者(“敖”通“傲”ào) 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乡”通“向”xiàng) 古今异义: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 (平常的人 / 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皆多解之义 (赞扬 / 与“少”相对) 诸公以故严重之 (非常敬重 / 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闻其声,争交欢解. (结为友好的朋友 / 结交而彼此欢悦) 各厌其意(满意/讨厌,厌恶) 一词多义 以:鲁人皆以儒教 用 解父以任侠 由于 以躯借交报仇 用 以德报怨 用 具以实告解 把 数:数过,吏弗求. 多次 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 计算,点数 敖而无足数者 称道 幸:适有天幸 助 今子幸而听解 幸而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也 幸运 贼:少时阴贼 狠毒 人杀吾子,贼不得 凶手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作乱叛国的人 若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或者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地下也 想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如果 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之)报仇,不使(之)知也.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之)辱解. 诸公以故严重○39之,争为(之)用○40 卫将军○4为(之)言 专趋(于)人之急,甚(于)己之私 人又杀之(于)阙下 置其母家室(于)夏阳 (二)被动句 孝文时诛死. 居邑屋至不见敬 为解所杀 (三)判断句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九、 重点句 1.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译: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 2.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译: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3.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译: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4.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译: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5.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译: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 6.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译: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7.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译: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8.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当大逆无道. 译: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9.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译: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10.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译:如果一个人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哪还有衰老终结的时候呢?
编辑本段评价
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菏閇蜗来玔罚┑纳缁岬撞愕娜嗣牵谒韭砬ǖ谋氏氯闯晌愕固煜麓笾诘挠⑿郏⒍运堑牟恍以庥霰硎就椋云群λ堑娜吮硎炯蠓呖沂玖撕撼傻男槲焙筒还谋局剩硐至俗髡呓降睦饭酆汀妒芳恰芬皇榈娜嗣裥浴5比唬髡叨阅切┍皇游爸旒抑摺钡摹暗刘啪用窦湔摺笔降暮老廊醇右苑穸ê捅尢ⅰM弊髡呓枞逍蜗溃中垂锖氲鹊闹锵乐伲竦乇硐至俗髡叨源死嗳逭叩姆呒ぶ椋罢婕靡馕淖帧保ㄒ烟铩妒芳蔷肌罚压终车姆饨ㄊ费Ъ野喙坛拼宋氖恰巴舜κ慷樾邸保ā逗菏椤び蜗来罚U庥执恿硪唤嵌认允玖舜宋牡慕叫浴?div class="bpctrl">
编辑本段写法
此文不但善于叙事,且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咨嗟慷慨,感叹宛转”(《史记评林》引董份语),处处倾泻“愤激”“不平之气”(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且层层回环,步步转折,曲尽其妙,真“百代之绝”(董份语).文章结构严谨有序,前有叙论,为一篇之纲,后分叙诸侠之事,为叙论作注脚,“太史公曰”总一篇之旨,明作者之情,前后辉映,“篇章之妙,此又一奇也”(吴见思《史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