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23:11:32
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谈王维的诗歌创作肖旭王维

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以<山居秋瞑>为例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肖旭
王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期就有才名,以天宝初年为界,王维的思想、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热衷政治、奋发有为的人,有比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的主要生活是啸傲山林和吃斋俸佛.天宝以后安史之乱前,他的生活热情还没有完全消失,对大自然还是有浓厚的兴趣,还能写出许多优美的诗来.安史之乱后的五年,他心灰意冷,再也写不出什么好诗来了.王维既缺乏李白的叛逆精神,也缺乏杜甫的忧民的品格,又缺乏陶渊明那种崇高的生活理想,最后为了远祸全身,选择了隐逸的道路.他有田园,有俸禄,过着悠哉的享乐生活.
他的诗歌刨作也随着思想的变化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写政治诗边塞诗,后期多作山水田园诗.通常看来,人们总是把王维看成田园山水诗人,实际上从上述讲到作品来看,王维的成就决不仅限于山水田园诗,他的边塞诗有三十多首,而被称作边塞诗人的王昌龄还不过有二十几首边塞诗,应说王维是盛唐时期全面诗歌刨作的典型.
王维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类,政治感遇诗.王维早年写了一些政治诗,在诗中他抨击权贵,不满现实,揭露了在繁荣的外衣掩盖下日趋腐化的政治,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如《寓言》其一,讽刺贵族子弟的轩贵,不过是出身显贵,没有什么功德可言.并且抨击了他们“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的声色犬马的腐朽享乐生活.《偶然作》其五,则将“斗鸡者”,“黄金买歌笑,用钱不复数”的骄奢生活,与儒生“读书三十年,腰下无尺组”的情况加以对比,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绪,和李白的诗有相同之处.李白在《古风》诗中揭露“斗鸡小儿”、“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抨击那些喧赫一时的人物“君不能狸膏金钜斗学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并且也与自己的“白手为儒身背青”进行了对比,只不过王维缺乏李白那种叛逆精神,所以诗写的一般化,显得温柔敦厚,缺乏力量.
第二类,边塞诗.这一类诗描写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战斗场面,赞扬了爱国将士的英雄杀敌气概,刻画了边塞的景物.有些虽写军中之事,但也概括表现了封建社会寒门知识分子的一般命运,寄托着一种普遍的怨愤与不平.他的《少年行》写“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意思是谁不知道边塞的艰苦,但是纵然死了,爱国的侠气是会流芳百世的.在《少年行》其三中,他还赞扬了少年英雄“一身能擎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的毫无畏惧的情态.王维笔下的这些少年英雄充满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又有克敌制胜的武艺,与建安时期曹植笔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少年英雄相似.在这些少年英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壮的英雄气概,表现了盛唐的精神.
除了这些表现积极向上的边塞诗外,王维还有些政治性很强的边塞诗,像著名的《陇头吟》、《老将行》,都是写宫中赏罚不明,为潦倒的老将鸣不平.《老将行》与《少年行》应联系起来谈,今日雄风犹存的老将,何曾没有英姿勃勃誓死如归的少年那股劲头?而今天这智勇双全的少年,安知明天成了不被人遗忘的老将?对比之中,社会的黑暗与不平被作者揭示的十分深刻.另外,王维善于描绘边塞景物与风光.如《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久为传诵的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称之为:“此等境界可为千古壮已.”
王维精通音乐,长于绘画,诗创上更显示出了全面的诗歌才能.在艺术上的多方面造诣,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人物,他在盛唐之初就早已成名,反映着整个诗坛欣欣向荣的普遍发展,也正是在这普遍发展的基调上才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更为突出的诗人,正因为王维全面反映了盛唐时期生机盎然的气氛,我们才说他是盛唐时仅次于李、杜的作家.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诗评》说:“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对王维评价虽有过矣,但仍可见王维在盛唐诗坛上的地位.
王维的诗歌成就除表现政治、边塞诗之外,在山水田园诗上他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他的山水诗代表作是《山居秋瞑》、《鸟鸣涧》;田园诗代表作是《新晴野望》.他的山水诗能揭示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也能表现山水的雄伟气魄,如《终南山》、《汉江临眺》.田园诗则反映了农村的幽闲情绪,他《辋川集》的—些小诗如《鹿柴》、《竹里馆》等,都刻画了—种空寂的境界,与作者佛家消极思想有关.
王维的诗富有诗情画意.早在唐天宝年间,殷瑶《河岳英灵集》即有“在泉为珠玮,着壁成绘”的赞誉.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诗与画作为艺术形式,它们的本质特征是不同的.西晋时陆机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307页).他一语道出了诗与画的根本区别,“宣物”与“存形”.虽然诗画本质不同,但诗与画之间却有相通之处.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最早指出:“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拉奥孔》第216页),古希腊著名诗人贺拉斯也说过:“诗歌就象图画” (《诗学·诗艺》第156页).诗与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关系,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得到较好的处理.这一基本特征:
首先体现在对立统一上——诗、画之美.
中国古代绘画讲究点线面、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也注意从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构图,这些技巧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应用得十分成功.“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两句诗有点:日;有线:江与潮;又有面:天、地、湖.诗句应用多变的视角,把点线面糅合在一起.“日落江湖白”是由仰视到俯视,“潮来天地青”是由平视向仰视和俯视滑动.这样看去,景物层次分明,既渐渐近来,又层层推开;太阳是远景,江湖是中景,白色是中近景,潮是中远景,地是近景,天是近景,中景、远景兼而有之.这些横线条使整个画面显得宽广、深远.没有落日这个点,就看不见线条状的江和潮,也看不清天地这些面及面上之色,没有江这条线和湖这块面,泛光之白就无从着落,同样,没有潮这条线,天地这块面也不会因为空间被潮占有而暗淡下来呈现青色.对立的点线面结合得如此妥帖,读之宛如观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横卷,让人领悟到雄浑壮阔之美.“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