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里的秦攻宜阳想了解一下里面提到的人的人物性格,和他们的一生...我还想了解一下,秦攻宜阳的背景里面有什么通假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2:18:07
战国策里的秦攻宜阳想了解一下里面提到的人的人物性格,和他们的一生...我还想了解一下,秦攻宜阳的背景里面有什么通假字
战国策里的秦攻宜阳
想了解一下里面提到的人的人物性格,和他们的一生...
我还想了解一下,秦攻宜阳的背景
里面有什么通假字
战国策里的秦攻宜阳想了解一下里面提到的人的人物性格,和他们的一生...我还想了解一下,秦攻宜阳的背景里面有什么通假字
周赧王,名姬延(公元前?~前256年).周慎靓王子.慎靓王死后继位.在位59年,病死.葬于牵水北岸(今陕西省陇县),一说葬于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县).
周赧王姬延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左右出击,南攻楚,东击三晋(韩、赵、魏),向中原地区扩展.
楚国于公元前306年灭越国后,几乎占有了整个南部中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大、人口最多,兵力最众的大国,具有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吴起变法的失败,旧贵族势力的强大,阻碍了楚国的发展,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为了抗秦,楚国和齐国结成了联盟.秦国力图拆散齐楚联盟,以便各个击破,于公元前313年派纵横家张仪赴楚,对楚怀王说,如楚国和齐绝交,秦王愿以商于(今湖南省浙川内乡一带)600里之地献楚.楚怀王不顾屈原、陈轸、昭睢等有识之士的劝阻,听信子兰、靳尚、郑袖等一群佞臣宠妃的话,应允了张仪,派使者跟他回秦受地.张仪一到秦,就假装坠车伤了脚,闭门谢客.三个月后,张仪得知齐楚确实已经绝交,才接见楚国使者说:“秦国的土地岂能随便送人,我说的是将自己的六里俸邑赠给你们.”楚怀王听了怒不可遏,不顾陈轸等人劝阻,发兵攻秦,于公元前312年与秦军战于丹阳(今河南省丹江北).楚军大败,主将屈匀及副将70余人被生俘,8万士兵阵亡,汉中郡被秦占领.楚怀王恼羞成怒,倾全国兵力再次攻秦.同年与秦军又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再次大败.韩、魏乘机出兵攻楚.楚两面受敌,只得匆忙撤退,向秦国割地求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因致力于攻打三晋,楚国暂时解除了来自秦的威胁,但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于公元前301年发生了庄跻领导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阶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99年,秦王以结亲为名,约楚怀王去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相会.楚怀王再次不听屈原劝阻,听信子兰之言赴会,果然被秦兵劫持,押送到秦都咸阳.两年后,他逃跑不成,忧愤而死于秦.他死前,秦军攻楚,杀楚军5万,夺去15座城市.公元前280年以后,秦军更开始集中兵力攻占了大片楚地,并于公元前278年由名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国都城郢.楚国就此一蹶不振,一步步地在走向灭亡.在郢都陷落后,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不忍心眼见楚国灭亡,投汨罗江(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自尽.
秦在攻楚同时,又向三晋出击.公元前314年,秦趁齐攻燕之机,出兵攻打三晋,夺取了不少地方.公元前308年,秦军出函谷关进攻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经过几个月的激战,秦军于第二年攻克宜阳,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合兵抗秦,会战于伊阙(河南省洛阳市南),秦军在白起指挥下大胜,歼敌24万多人,韩、魏两国的兵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后,秦继续进攻、蚕食三晋,到公元前286年止,已经占据了三晋一半的土地,首当其冲的韩、魏大大被削弱了.
秦国的日益壮大,使秦昭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要称帝以示尊严,准备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约齐闵王一起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12月,在纵横家苏秦劝说下,齐闵王去帝号,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号.两强称帝,暴露了他们吞并五国、瓜分天下的企图,使五国十分惶恐,导致了五国攻秦和六国攻齐两大事件.韩、赵、魏、齐、燕的五国攻秦,由于各国各怀目的,难以统一步调,最后无功而散.公元前284年, 燕、秦、楚、赵、魏、韩六国在秦王组织下联合攻齐,燕军在名将乐毅指挥下大败齐军,长驱直入,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攻取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齐王逃奔于莒.五年以后,在齐国名将田单指挥下,齐军才打败燕军,收复失地.经过这次打击,齐国国力大衰,此后就不是秦的对手了.
楚、齐逐渐衰落时,赵国却强盛起来.公元前307年,赵国国君武灵王深知本国处于燕、东胡、林胡、楼烦、秦、 韩之间,不强兵就会亡国,决心奋发图强,振兴赵国.针对赵当时的主要对手是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形势,他决定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但是,当时赵国人穿的是长袍大褂,袖长腰肥,领宽下摆大,不适宜骑马作战.于是,他从改革服装着手,自己首先改穿了窄袖短褂的胡服.许多贵族认为这是违背礼教,大逆不道.赵武灵王终于说服了有影响的贵族公子成,然后下了严厉的命令,要臣民改换服装,使胡服在全国得到推广,建立起一支善于骑射的强悍骑兵.这件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它说明了当时我国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在习俗上逐渐接近.赵国依靠骑兵,连年出击,到公元前296年,攻灭中山国(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后,领土大大扩充,国力增强,一时成为抗秦的主要力量.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韩上党郡守冯亭以17城降赵.两年后,秦军攻取了上党,继而进攻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赵国名将廉颇率军固守不出,挡住了秦军.秦国施用反间计,施放谣言说,廉颇容易对付,而且他快要投降了.昏庸的赵孝成王竟然相信了谣言,撤换了廉颇,以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统帅.赵括一反廉颇的战术,出兵大举攻秦.秦军此时已经暗中换上了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主将.白起指挥秦军佯逃,诱赵括追击到秦军阵地之前,然后包围了赵军.赵军被围40多天,粮草断绝,赵括率精兵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40万人降秦.白起担心降卒暴动,除放回240个小孩外,全部予以坑杀.这次战役史称“长平之战”.它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赵括长于空谈,导致亡军殒身,引出了“纸上谈兵”这一成语.
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和“西周’(注),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于“西周”(即王城).时秦国已攻占了韩、魏、赵三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姬延在忧心忡忡中度日.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派使者请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姬延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公元前256年,姬延准备就绪,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在伊阙的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结果,等了3个月仍不见其他四国的兵马到来,士气涣散,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
“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姬延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台”(即逃债台).此后,秦军不肯罢休,攻下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负黍(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后,直扑东周王城.姬延惊慌,打算逃奔韩国或魏国.西周公劝说道:“秦吞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韩、魏两国也不会幸免,大王与其到那时被俘受辱,还不如趁早投降,结局或许能好些.”姬延无奈只好率领臣下和宗室,到祖庙哭拜了一番,三天后,亲自带着家眷、图册,去秦军军营投降.秦昭襄王受降,封他为周公,命令他居住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并夺去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宝器.至此,东周宣告灭亡.
姬延当时已经年老,奔走于周,秦,梁等地,经不起劳苦,到梁城后不满一月就病死.姬延死后谥号为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