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旧舍”真意为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1 15:59:25
“秦人旧舍”真意为何?“秦人旧舍”真意为何?“秦人旧舍”真意为何?《红楼梦》十七回,会芳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随贾政等一帮清客相公游览新建成的省亲院子并题写对额.来到一处,“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

“秦人旧舍”真意为何?
“秦人旧舍”真意为何?

“秦人旧舍”真意为何?
《红楼梦》十七回,会芳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随贾政等一帮清客相公游览新建成的省亲院子并题写对额.来到一处,“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景色豁然开朗,美不胜收,于是贾政问众人此处该题以何名.有人说叫“武陵源”,贾政嫌太俗气,又有人说叫“秦人旧舍”. 不管是“武陵源”还是“秦人旧舍”,取的都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典故,意思说此处景色清静出俗,如世外桃源般.清客相公们说话不免媚俗,他这样吹捧也是无可厚非.《桃花源记》的故事是一个武陵人打渔误入桃花深处,忽发现一群秦朝避祸于此的人,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忧无虑地生活了上百年,表现的是作者陶渊明向往隐士生活躲避俗世的情怀.这里的“武陵源”和“秦人旧舍”取的也是字面意思,可谓古学今用,都与典故相关,也与眼前此景相配,即使不算好对额,也算是颇有创意的.然后贾宝玉的反映却让人吃惊,他说:“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取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而贾政听了,给了两个字的批语:“胡说.”于此,这段内容便戛然而止. 通过后文我们可以得知,后来贾政是同意此处暂用“蓼汀花溆”四字的,可是后来元春回来,又把“蓼汀”二字去掉,只用“花溆”二字给此处题名.这一处地方的最终定名可谓一波三折.省亲园子是在宁国府会芳园的基础上扩建的,后来名叫大观园,很有可能秦可卿生前就住在此处不远的地方,而秦可卿又是个极度敏感的人物,最重要的是,她也姓秦,这样一理解,似乎可以隐约窥见贾宝玉说“越发过露”的真意.贾宝玉表面的意思是“秦人旧舍”寓意不详,武陵人发现的那帮世外桃源里的人只是为了避祸才居住在那的,而如果此处叫“秦人旧舍”那就是说住在这的人也是为了避祸的了.按照曹雪芹的写作习惯,我觉得曹雪芹的本意恰恰就是为了说明原来住在这里的人就是为了避祸的.那人是谁?姓秦,名可卿.她原来住的地方,自然可以叫作“秦人旧舍”.然而在十六回,秦可卿风风光光的丧礼之后,那段风波已经算是结束了,贾家迎来了新的春天和繁荣,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怎么可能再旧事重提呢?曹雪芹在这里其实是话里有话,让读者“透过表面看本质”,越发地让人觉得秦可卿这个人物的重要性. 关于秦可卿这个人物,研究的已经够多的了,不管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不管她是谁的女儿,起码有一点可信,她不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营缮郎从养生堂抱回来的孩子,她的身上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定有着关系贾家命运的重要作用.后来显然她的这股势力坏事了,所以不能再提了,贾家自然是想掩盖之而后快,以求自保了.这里,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口,在《桃花源记》典故的遮掩下再次提了出来,再次提醒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实在让人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独特构思,真可谓处处有密码,处处有机关.看《红楼梦》如何能囫囵吞枣,如何能只看表面意思呢.或许有反对者说这有点牵强附会,但是细细斟酌每一句话,不觉得有点怪吗?如果只说桃花源里的秦人旧舍不好,那不过是不吉利的意思,为什么偏偏用“越发过露了”几个字,“过露”即背后的真实的意思过分表现出来了,是什么事情过露了呢?显然是秦可卿的事.贾宝玉在严父贾政的的眼皮底下立刻否决了“秦人旧舍”的名字,不得不让人觉得不正常,可能贾宝玉并不知道秦可卿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提着笔在写的曹雪芹,他是在借贾宝玉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罢了.真实意思是,秦可卿的那事已经过去了,不能再提了,实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真实目的是让读者不要忽然秦可卿这个人的重要性.而贾政的批语也简单,“胡说”也意味深长,没有什么不好,哪里不好,也是直接全盘否决,接着情节一转.可最终的暂用名却是用了贾宝玉“蓼汀花溆”四个字的,难道此处真是就是为一处美景取名的过场一样的平凡文字吗? 其实这个观点早就有人提出来了,我不过是拿出来细说一下罢了.刘心武先生是秦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对此处早已作出过分析.周汝昌先生有一首诗,《诗赠心武兄赴美宣讲红学》,最后有一句:“芳园本是秦人舍,真事难蛮警梦中.”说的也是此意.刘心武先生的秦学观点刚出来时,红学界的重头专家们一个个义愤填膺,什么文化方向的大帽子都扣上了,还有一篇文章叫什么《新索隐的路走不长》(大意),这就是大错特错了.学术研究,从来只有观点正误,方法论本没有对错一说,怎么又扯上把索隐法否定了呢.蔡元培先生的索隐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了,就认定索隐法没用了吗?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里不也有一章“新索隐”吗,谁敢说它是错误的呢?我觉得,任何一种观点,只要它不能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就不能完全地扼杀了.再说,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自然规律的,不是你人为的就可以左右得了的,他是错误的,自然会消亡,只要是正确的,你再怎么阻拦它照样流芳百世. “真事难蛮警梦中”,只要它是真实存在的,是终究会被发现的,捏造是没有用的,《红楼梦》的真情也是这样一步步被探轶出来的.而一个新的正确的红学流派,红学观点,也不是某几个人,某个什么会,什么所可以扼杀的.所谓“真事难蛮”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