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2:56:11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老北京春节如何吃: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腊八吃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在老北京,也算个节.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儿当然是熬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为了祭祀神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岳飞,有的说是从朱元璋那儿传下来的.但流传最广的,要算是纪念佛祖的说法.
  根据佛教《普曜经》记载,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嗜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整整六年.他在学满毕业的时候,正是中国的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徒所称的“释迦牟尼得道日”.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六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毕业的时候,已经是褴衣烂履,瘦骨嶙峋.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尼连河畔,向村人乞讨.村中牧牛女子,用钵孟接济牛奶,煮熟以后送给释迦牟尼食用,使释迦牟尼的身体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 的习俗.明代陈耀文所著《天中记》中说:“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这里所说的“七宝五味粥”指的就是“腊八粥”.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是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老百姓除了熬腊八粥供奉佛祖外,还把它当作亲友邻居间互相馈赠的礼物.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的用料很多,一般是用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绿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豆米掺在一块儿,加上小枣、栗子之类的干果熬成的,喝的时候,再加上红糖、白糖、玫瑰、木樨等调料.讲究的,则用糯米、薏仁米、菱角米、鸡头米、莲子肉混在一块儿熬成粥,再铺上密饯果脯、荔枝肉、桂元肉、松子、桃仁、青丝、红丝,还要摆出花样儿图案,真是又好看又好吃.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除了熬腊八粥之外,民间还有泡腊八蒜的习俗.也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把剥好的蒜瓣儿装进坛子,加满醋,封上口儿,我个暖和地儿放着,直到除夕晚上吃大年饺子的时候,才打开来享用.泡好的蒜瓣儿颜色碧绿,像翡翠一样,吃起来酸不唧儿的,稍有点儿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儿.
  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在清代的时候,宫里边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了以后进贡的.
  “送信儿的腊八粥”,是流传很广的民谣:过了腊八,债主就该上门付债了.而一般到了腊月三十,就没人追债了.
  二十三日祭灶王 :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旧北京家家祭灶.北京俗曲《门神灶》中唱道:“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土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这首俗曲描写了旧北京当时家家祭灶时的排场和真实情景.
  我国商朝已有灶神之说.《庄子·达生》篇中有“灶有害”的记载.司马彪注解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淮南子·记论训》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曰:“炎帝、神农,以火德于天下,死祭祖于灶神.”当时祭祖灶神,属纪念性质.据说灶君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故联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君何时回宫?大概是春节之前吧.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岁岁平安.这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灶君,也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叫回禄.祝融传说中的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一视为帝兽时火官,后人尊为火神.火神本是为人类造福的,也成了火灾的代名词.老北京人祭灶君、祭火神,因为自古以来,在春节前后天气干燥是多火灾的时候.慎火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谚话有:“送信儿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之说,意思是腊八传来春节即将到来的信息,一到年关债主逼债,而二十三日是逼债最紧要的时候,所以是要命的关东糖,到除夕午夜吃饺子,一般债主按规矩就不来了.一些穷苦之家,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关东糖祭灶,因此,旧京民间有歌留传说“‘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柱香,今年小子混得穷,明年再吃关东糖.”从前北京有许多灶王庙,家家户户供灶王爷.除少数民族外,汉族人差不多都有祭灶王的风俗.灶神为民间灶头供奉之神,也称灶君、灶王、灶王爷.原始人为了表示对火的发明者的感激,每年夏天祭祖他,夏天象征火,灶也代表火.我国北方有腊月二十三日用糖果祭灶之俗.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扫尘土”.扫尘土不仅有益于环境卫生,还有益于防火,因为把一些可燃性垃圾彻底清除了,就清除了一个起火因素.
  腊月二十四扫房 : 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经历代相传,形成了春节前扫房的习俗.即便是人少而又贫困的人家也要扫房.这不仅是一种迎接诸神下界的准备,而且也是一种扫除秽气、晦气、穷气的重要举动. 扫房确是一件相当麻烦但又不能不搞的事.大户人家主人指挥仆人们去干;一般住户则全家老少一齐动手,将室内家具陈设一律搬到庭院,擦拭干净,尤其是上边的铜活一定要打亮.对于室内主要是扫除墙角顶棚上的塔灰、蛛网,撕掉墙壁上的旧年画,待进行粉刷或裱糊后,再贴上新年画;撕掉玻璃窗上的旧窗花,擦净后待除夕时贴上新窗花;尤其是佛堂、祠堂更要精心整理打扫,诸如香炉、蜡扦、花筒、海灯碗、供碗等祭器都必须擦亮,佛前旧联对,挂钱等物,一律揭掉焚化.
  扫房以后,人们还要“择吉”到澡堂或在家里沫浴洗澡,剃头理发,表示除旧迎新.
  扫房以后,全家即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准备过年了.
  腊月三十守岁 :农历腊月三十为一年的除夕.如果小年,除夕则在腊月二十九.老百姓管这一天叫“年三十”.在所有的节日里,“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乐呵的一天了.
  先是要贴春联.家家户户的街门、屋门两边都要贴上用红纸写成的春联,门楣上还要贴横批.春联内容大多是增福、增寿、招财、进宝什么的,反正都是吉祥话.其次是贴门神.老北京的门神用的是唐朝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位,一个白脸儿,一个黑脸儿,一左一右威风凛凛.据说,驱邪捉妖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的住户还要贴挂千.挂千也叫挂钱,用红纸或彩纸剪成,贴在门窗上,据说可以避穷神.
  据说,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诸神要下界来考察人间的善恶,这些神里面有财神、土地爷诸位.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也在此时回到人间,继续做他的“一家之主”.这时候,人们都要恭恭敬敬,谨慎行事,还要烧香磕头,请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关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时光.先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享用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吃食.菜肴中大多是炖鱼、炖肉、炖鸡、丸子、扣肉之类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凉菜,比如,用蔓菁、大红袍罗卜做成的辣菜,还有糖辣白菜、芥茉墩儿什么的.主食则以饺子为主,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猪肉韭菜做馅儿.吃饺子时,决忘不了拿“腊八醋”当调料.
  年三十晚上这顿饭,人要齐,席间还要多说吉祥话儿,预示以后的日子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按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大家要痛痛快地玩他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对岁数大的人来说,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借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放爆竹庆贺春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俳优》说:“古时爆竹,皆为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哔哔有声,而山魈惊惮.
  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今天,我们放爆竹虽有除旧迎新、取个吉祥兆头之意,但已没有什么迷信的色彩了.
  春节习俗——舞狮子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
  据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还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短兵器的敌方,连接近它都很困难,宋军的士兵开始吃了大亏.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于是,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一个“狮子”由两个战士披架着,隐伏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放出了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阱里,人和象俱被活捉.……从此,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传到民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可见,在唐代已有类似现代的狮子舞了.
  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人们喜欢舞狮子呢?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
  春节习俗——耍龙灯
  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镇,有“耍龙灯”的习惯.
  “耍龙灯”也叫“舞龙”,又称“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在历史条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
  两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第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如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的).龙头部分也分轻重不同,一般重量约三十多斤.龙珠内点蜡烛的称“龙灯”,不点的称“布龙”.
  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的主要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裆子(穿花),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龙中,不论表演那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就是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农村耍龙灯还有个习惯,就是不仅在本村耍,还到外村表演,到镇上或城市宽阔的街头、广场去“赛演”.每当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动万人空巷.
  各地的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6.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7.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8.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北方的习俗比南方还多,比如包饺子,而且要贴窗花,各种的花纹,寓意来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讲究,多不胜数.
  过年吃年糕、水饺、汤圆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因其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再加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口味,特别受杭嘉湖一带市民的欢迎,市场空间很大.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春节的传统食物.而过年吃水饺,则是受到了北方过年习俗的影响,但和面、剁馅、擀皮等复杂程序却让人望而却步,因此速冻水饺成了超市一个大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