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祖国 建国之前中国的人民的艰苦抗争或建国后的60年的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3:13:15
我们伟大的祖国 建国之前中国的人民的艰苦抗争或建国后的60年的发展
我们伟大的祖国
建国之前中国的人民的艰苦抗争或建国后的60年的发展
我们伟大的祖国 建国之前中国的人民的艰苦抗争或建国后的60年的发展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中华民族不是社会学人类学的民族,仅仅政治上是一个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蜚声于全世界,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贡献, 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最早祖先的演化过程.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还说明了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北方、中原、南方三种不同的系统特征.在华夏、夷、三苗等族开发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一带和长江流域的同时或稍后,氐、羌、戎诸族开发西北和西部地区,濮、越等族开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狄、匈奴等族开发北部草原地区,肃慎、东胡等族开发东北地区.随着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加强,为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800 年的诸侯割据,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后的两千多年来,统一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汉族因在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所以他们所建立的中央王朝也最多.这些王朝都得到少数民族的支持.匈奴、鲜卑、吐蕃、回鹘、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也在部分地区以至全国范围内建立过政权,各民族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著称于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以及举世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和火药的应用.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虽然曾经互相侵扰和攻伐,出现过民族压迫和剥削,但始终存在着逐步接近、互相依存、友好合作、共同前进的关系,并成为中国民族关系中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各民族人民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促使各民族的劳动者联合反抗阶级压迫.如东汉的汉羌人民起义,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和贵州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布依族、侗族起义等,都是多民族参加的斗争.至近代,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殖、反帝的共同目标和寻求民族解放的共同命运进一步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成一个坚强整体,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持续斗争.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击了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西南和中东南地区,进行了反对英、法、日、美等帝国主义的斗争,挫败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外国侵略的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各民族之间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内容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人民生活大有改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面貌呈现于全世界.
“中华民族”一词,人人在用,天天在用,我们的国歌中也提到了中华民族.但是要问:何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究竟包括哪些人?也许有很多人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内外一些语文工具书上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解释.外国的工具书解释得极为简单,不论是"中华民族"还是"汉族",他们一律释为Chinese.我们对他们难作苟求,这种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他们当然更难说得清楚.但是海峡两岸出版的工具书如果解释错误,那就说不过去.可惜事实正是如此.可以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所有的工具书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解释都不确切.
大陆新版《辞海》释曰:“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台湾三民书局版《大辞典》释曰:“族名,指组成中国各民族的集合体.”
但如此解释,显然不妥.因为, 一、民族与国家本来是不同性质的两种群体,不应混为一谈.二、按照以上的解释,"中华民族"既然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那就可以说中华民族=中国人,也就是把几千万海外华人扫除在外.
错误的产生,绝非无因.我们过去对民族与国家的区别一向不太重视,混淆不清,由来已久.“民族”之说,产生于近代,历史上则常以“国家”代替“民族”.过去所说的爱国思想,实指民族意识;所说的爱国志士,实指民族英雄.在辛亥革命时期,既有“中华民族”的提法,又有“中华国族”的提法,或竟直称为“国族”.这就真正把“民族”与“国家”混为一谈了.对日抗战期间,“国家至上”与“民族至上”并提,只见其同,未见其异."国歌"中也只提“中华民族”而未提“国家”.在进行宣传教育之时,分不清民族与国家,尚无大碍;但是科学的研究历史之时,却不容许存在这种混淆.我们在探讨什么是“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时候,一定要摆脱“国家”这个概念的纠缠,纯粹从民族角度上去探讨问题.一定不要忘记“民族”是自然形成的,而“国家”、“政权”是人为的这种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