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说书阅读答案 文章中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赞美他的说书艺术?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4:56:58
柳敬亭说书阅读答案 文章中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赞美他的说书艺术?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胜
柳敬亭说书阅读答案 文章中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赞美他的说书艺术?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胜
柳敬亭说书阅读答案 文章中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赞美他的说书艺术?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胜
柳敬亭是扬州评话的创始人之一,其说书艺术十分高超.本文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尤以散文见长.本文极言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篇幅虽短,却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其说书艺术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段先写柳敬亭外貌的丑陋和不修边幅,再以事先下说书定金说明其身价之高,最后与当红名妓王月生作比,衬托其受人欢迎的程度.这是文章的开篇之段,有“虎头”之功.中国传统审美观以人的肤色白皙为美,有所谓“一白遮百丑”的说法,而柳敬亭作为一个登台亮相之人,面色黑黄,并且满脸疙疙瘩瘩的,实在难以以貌取胜,甚而有碍观瞻;天生长得不好看甚至难看也就罢了,亦不注重仪表的修饰,“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人的外观如此,其说书如何呢?一个“善”字,与前面外观的“不善”形成鲜明对比.要注意,“善说书”三字是全文的文眼,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的.善说书,其艺术魅力远胜于相貌丑陋对柳敬亭的影响,他身价很高,且得事先下定才能得其一展才艺.
第二段写作者亲历柳敬亭说《景阳冈武松打虎》,极力摹写其说书艺术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方面的独特和高超.其所说《景阳冈武松打虎》,内容“与本传大异”,说明柳敬亭说书的内容经过了自己的艺术加工,使之与说书这种艺术形式相适应,且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声音洪亮,讲到关键的地方,更是加以强调,气势磅礴,好像要把屋顶给掀翻一样.细微处极细,武松大吼一声,连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
第三段写柳敬亭必得听众倾耳谛听才开始说书,若有人悄声说话或面有倦色就会停下不说,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艺人的自尊自重.每次说书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情节入情入理,其说书艺术的高超无人能比.本段最后假设其他说书人听柳敬亭说书,会惭愧得咬舌自尽,说明不仅一般听众认为他说书艺术非常高超,就是行家也自叹弗如,对柳氏说书艺术的肯定又进了一层.
第四段写柳敬亭虽相貌奇丑,但其神情风流却与美貌的王月生一样不相高下,二人的行情也“正等”.这是在结构和内容上对文章开头的呼应,使得文章首尾完整,并进一步突出了对柳敬亭的褒扬.
问题探究
1.文章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赞美柳敬亭的说书艺术?
本文篇幅十分短小,全文共二百多字,但就是这短短的篇幅让读者对柳敬亭高超的说书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行文安排和一些艺术手法的运用.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赞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却先说他外貌的丑陋,再以王月生作比来衬托其说书艺术非同一般.其次,文章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舌死也”一句,以其他说书人反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另外,“武松沽酒”一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凸显柳敬亭说书的细致入微.
2.文章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月生?
王月生是张岱笔下一位与众不同的歌妓,她“不喜与俗子交接,或时对面同坐,起若无睹”(《陶庵梦忆》),宛若“不俗”的名士.好的文章,讲究“虎头豹尾”,作者在文章首尾两次提到王月生,其用意是肯定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身价与王月生相当;貌虽丑,但神情风流与王月生一样美好.当然,首尾两次写到王月生也使得文章前后呼应,在结构上更加完整.
语言品味
张岱十分喜欢《世说新语》式的语言,山人张东谷曾有评价他父辈的话:“尔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会吃不会吃.”张岱认为有晋人风味,大加赞赏.后有人将其改为“张氏兄弟赋性奇哉!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张岱大恶,认为这样字字板实,一去千里,是“点金成铁手”.所以张岱在描写人物时往往喜借用《世说新语》的语言.写柳敬亭悠闲自在、不修边幅的样子,用了《世说新语》中评价刘伶的句子“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悠悠忽忽,随随便便,放荡不羁的样子,意谓柳敬亭行事不喜约束,但求自在;土木本朴实无华,以二者来形容人物的不事修饰再恰当不过了,且在语意上与“悠悠忽忽”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