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四大书院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5:38:24
我国的四大书院是?
我国的四大书院是?
我国的四大书院是?
包括: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抗日战争中为日军所毁,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接替其四大书院头衔)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石鼓山下.石鼓山峻峭耸拔,风景宜人,唐代元和年间,李宽在此筑庐读书.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李士真重建书院.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仁宗赐名石鼓书院,韩愈、周敦颐、朱熹、张栻、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蔚为壮观.石鼓书院修建于衡阳北石鼓山上,山并不高,但地势险要,为湘水、蒸水交会口,遥对耒河口.明清时书院不断扩大,原有的楼、阁、亭、祠等建筑物,都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今故址内还有明、清碑刻多处.解放后对书院进行了修复,培植了树木花圃,建以亭榭,现已成为重要的游览胜地.
1944年6月,石鼓书院毁于日军炮火.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衡阳的石鼓书院.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限于历史条件,只是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当时的建筑和陈列.1998年,国家邮政部发行“古代书院”即宋代四大书院邮票时,事先曾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终因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以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代之.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星子县白鹿镇境内),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初为唐代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李渤养一白鹿,出入跟随,人称之白鹿先生.后李渤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因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 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并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至此,白鹿洞书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一”,“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我国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24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自宋至清的700年间,白鹿洞书院一直是我国宋、明理学的中心学府,陆象山、王阳明等都曾在此讲学,书院殿阁巍峨,亭榭错落,师生云集,俨如学城. 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现在,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1928年,胡适来到白鹿洞书院,并对其赞不绝口.胡适盛赞白鹿洞有两个原因,一是“白鹿洞书院是最早的书院,是我国书院的‘四大祀宗’之一”;二是朱熹亲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 在他的《庐山游记》中,他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白鹿洞书院的自然风光极为毓秀,四山环台,古木苍穹,溪水古桥,别有洞天,现已成为文化旅游的佳镜.院内松柏交翠,花草争芳,环境幽静秀丽.馆内藏品反映了庐山历史文化的辉煌,有当地出土和及从外地搜集的古代青铜器和历代陶瓷,有唐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在庐山的手书碑拓,有明清著名书画家唐寅、郑板桥、朱耷的字画卷轴,最珍贵的则是《五百罗汉罗图》,血书《华严经》和水晶佛珠,皆属国家一级文物珍品. 白鹿洞书院,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凭借庐山这块风水宝地,并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获得了一种精深文博的厚实,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县学,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这正是它一千余年来生命力的所在,精魂所在,魅力所在的缘由. 白鹿油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定额愈百人,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 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著名理学家张木式主持岳麓书院,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博约相须”、“学思并进”、“知行互发”、“慎思审择”等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强调“传道”、“求仁”、“率性立命”.从而培养出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湖湘学派多数学者也在岳麓书院学习过.一时间,大批游学的士子前来书院研习理学问难论辩,有的还“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木式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 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遭到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书院被禁.后康熙为了表彰理学,放宽书院政策.康熙二十六的(1687)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以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等遣送至岳麓山,乾隆九年(1744)又御书“道南正脉”匾额送至岳麓山,岳麓书院又得以复兴.复兴后的麓书院,除了对斋舍屡加扩建外,其书院性质也由民办而逐渐演化为官办.随着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岳麓书院往往由从事诂经考史的著名汉学家主持,学习的内容也由理学转向经史考证,特别是在王文清主院期间,更以“群经教授诸子”.此后罗典任山长,“唯以治经论文,启诱后进”.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湘水校经堂”,专以研习汉学为主.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是王先谦,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经学家. 清代的岳麓书院,集聚了一代常识博洽、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出诸如王夫之、陶树、魏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郭嵩涛、李元度、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著名的湖湘学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两边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石刻“忠、孝、廉、节”四个高1.6米、宽1.2米大字.左右两廊有清欧阳正焕所书“整齐严肃”石刻.讲堂屏风正向刊张村撰《岳麓书院记》.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嵩阳书院学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兴学堂以后书院制才被废除.教学特点: 嵩阳书院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衡读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其特点主要是: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知训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气节感染学生. 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鲜感,通俗易懂,宣道劝仪,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都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 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仅登封就中了五个.名儒景冬,就这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嵩阳书院正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声名 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院内的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大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被封为“第二”呢?这里有个“先入为主”的传说,动人的传说,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泼墨挥毫,赋诗赞颂,更留给人们以启示. 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门外的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来,凡到嵩阳书院的游人都要提及这个问题.在民间,“智立唐碑”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嵩阳书院在我国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瞻富,景观奇特名扬古今.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环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纪故宫铭而文明.书院主要文物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除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府书院在他主持下“其名声著天下”.仁宗景佑二年(1035),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南京书院提名记》.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中州的一大学府,据《宋史》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从大中祥符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应试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