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中的名句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23:44:45
赤壁中的名句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赤壁中的名句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赤壁中的名句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摘要:一般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而本文认为,

赤壁中的名句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
赤壁中的名句
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

赤壁中的名句杜牧写的啦和他的秋夕了啦
摘 要:一般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而本文认为,一般的文学评论在评价杜牧这首《赤壁》诗时,并没有把它放在晚唐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去看,而是把它与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去单独地分析、理解.这样得出的主题未免浮光掠影,舍本逐未.如果我们把它放在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晚唐时代,就能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就能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对待抗敌战争的情绪是怎样的低落,不是欢快而是忧愁,整首诗的基调不是昂扬向上而是哀伤低沉的.诗人的情感世界不仅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而且也与其自身的遭遇有关.本文主要从杜牧所处的那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晚唐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坎坷身世,结合本诗表层下隐含的另一层主题来探讨此诗.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以别于“老杜”(杜甫).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中晚唐时期,唐帝国国势渐微,士大夫往往好追忆往事,议论得失,借古讽今,因此咏史、吊古的诗歌特别盛行.这首《赤壁》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诗人从赤壁古战场江边的沉沙中获得一把断戟,这是一把没有完全腐朽的兵器.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认出它是几百年前赤壁战役的遗物,因而引起怀古幽情,不禁追忆起三国时的那次重大战役和主要人物.这两首诗的前两句,是假托还是事实,很难确定.也许诗人真的在赤壁古战场获得这样一把断戟.此事无关大体,可以不必硬做索隐.
诗的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抒发的议论.诗人并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论,而是抓住在赤壁之战中起关键作用的“东风”来写,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这件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兵压境.当时,曹军有二十余万雄兵,号称八十万,而孙刘联军不过二万,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曹军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势如破竹.如果没有东风给周瑜的方便,如果幸运之神没有降临吴国,那么,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二乔就要被曹操掳走,囚禁在铜雀台里了.二乔,即大乔和小乔,是东吴著名的两个美女.大乔是孙权哥哥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都督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曹操建此台以纳姬妾歌伎,乃晚年行乐之处.
一般认为,这两句诗是从假设失败的角度,反衬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其实不然.本人认为,晚唐诗人杜牧在捡到三国时赤壁战场的一把断戟后,并没有立刻联想到吴蜀联军同仇敌忾、抵御外敌上,而是认为如果没有幸运之神的降临,东吴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主题,还有另一层隐含更深的主题将在本篇末论及.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也认为:“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杜牧这首诗,形象生动,音律婉转优美,然而气魄不足.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论道:“诗重蕴藉,然要有气魄.无气魄,绝非真蕴藉.”诗人面对这一把沾满刀光血影的断戟,胸中早已没有盛唐李白那种“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豪壮的英雄气概,没有了那种血与火的壮美.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唐帝国的安全面临两大威胁,一是藩镇割据,一是西部吐蕃和西北部回鹘的大肆入侵.杜牧《感怀诗一首》中写道:“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这里写到: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起,到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止,前后共七十三年,为什么朝庭一直含羞忍耻地听任藩镇跋扈?英勇无敌的大将军均已死去,朝中再也没有这样的大将可以去削平叛乱了.而现在的庸将们一批批出征,如同儿戏.唐代的历朝天子只能每天长吁短叹,忧虑的是究竟把军事大权托付给谁呢?从这首《感怀诗一首》可以看出,藩镇之祸经历了七十多年,朝庭大多采取姑息政策,听任藩镇与中央对抗,以至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诗人此时黯然神伤,只能“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如果保持沉默,自己会感到耻辱;可是自己对朝庭呼吁,又没有人响应支持.诗人就处于这样一个无奈无助的彷徨的境地.
从《赤壁》最后两句诗,我们可以品味出,在国家衰亡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晚唐的诗人是那么的失落、无奈和无助.他们早已丧失了中唐、初唐时的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充满热血、朝气、激昂慷慨的大唐气象和拔剑起舞的民族气魄.这就是时代影响了诗坛,时代影响了诗人.
《孟子·万章(下)》中谈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认为,在“颂其诗、读其书”之前,应该先论世,方可以知人;知人,才可以理解他的作品,作出准确的评价.一般的文学评论在评价杜牧这首《赤壁》诗时,并没有把它放在晚唐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去看,而是把它与所处的时代割裂开来去单独地分析、理解.这样得出的主题未免浮光掠影,舍本逐未.如果我们把它放在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晚唐时代,就能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对待抗敌战争的情绪是怎样的低落,不是欢快而是忧愁,整首诗的基调不是昂扬向上而是哀伤低沉的.
诗人的情感世界不仅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而且也与其自身的遭遇有关.杜牧出身于豪门世族,祖父杜佑曾做过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牧十岁时祖父去世,家道日渐中落.他经历了从宪宗至宣宗六朝,当时,正处于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因他“刚直有奇节”(《新唐书》本传),“疏旷不拘细行”(见《唐才子传》卷六).不愿趋炎附势,因此两派都不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未能施展才华抱负.杜牧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方州县府生活度过的,激烈的牛李党争在他的政治生活中投下了阴影.
从杜牧生平简介可知,他仕途坎坷,失意不幸,怀才不遇,屡遭排挤,心情抑郁有时不免寄情声色,放浪形骸,人生态度由积极转向消极.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晚唐赵嘏的《代人赠杜牧侍御》也可佐证,又如厌世颓伤的诗句:“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冬日题智勺寺北楼》.这种潦到失意的感伤情调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史论类型的诗歌.诗人的情感世界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在史论中有时乐观自信,充满希望,如“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有时却很悲观哀伤,如《赤壁》这首诗.当然这种哀伤是很深沉的,不仔细体会很难品味得出.
从唐敬宗和唐文宗开始,唐帝国出现了明显的衰败倾覆之势,陷入了一场无法挽救的危机之中.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藩镇阻兵,陵慢于外”“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见《唐纪》六十)在晚唐那个时代,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大唐帝国日薄西山.这个时代的阴影笼罩在诗人心灵上,始终挥之不去,盛唐气象的幻想与日薄西山的凄凉现实,使他更加沉溺于深沉的无法排遣的忧伤之中.即使是繁华的秦淮河,在诗人眼中也只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色凄冷而迷茫,诗人心中一片孤寂冷清.面对这样一把断戟,联想到以往那些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诗人也只能发出怀古伤今的无奈和哀怨的感叹:如果没有类似“赤壁东风”这样幸运之神的降临,大唐帝国崩溃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回天无力呀!正所谓“中原鹿不由人”.
悲观也罢,哀怨也罢,忧愤也罢,颓废也罢,缺乏理想的色彩也罢,这就是一个晚唐诗人在他作品中蕴涵很深的在表层下隐含的指陈时局的另一层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