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段落的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09:27:55
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段落的哦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段落的哦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段落的哦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段落的哦
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
段落的哦

柳叶儿课文赏析,有吗?段落的哦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认知目标: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并体会从中饱含的感情.
  3、能力目标:能与其他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
  2、难点: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1、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2、摘抄“咏柳”的诗句.
  3、初步赏析文中生动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口头描绘一下你所能想象到的艰苦的生活.
  提示:可从衣食住行角度来讲.如捋槐树叶、吃地瓜叶子、榆树皮、抠树皮、挖野菜、草根充饥……当然,也有人吃柳树叶子来填饱肚子.
  出示几枝柳条.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柳叶,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
  提示:学生具体描绘: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3、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可见柳的身影.文人墨客们对柳“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是传诵千古的咏柳佳作,描写了春柳婀娜多姿的形态.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写柳的诗句.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4、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嚼jiáo涩sè瓜秧yāng咔嚓kāchā捋luō逞能chěng噌噌cēng甩shuǎi蒙蒙亮mēng咯嘣嘣bēng勒紧lēi飕飕sōu兀地wù痴chī攥干zuàn剁碎duò茬chá
  (2)多音字:
  嚼(大吃大jiáo,咀jué) 蒙(mēng头转向, 启méng ,měng古)
  勒(lēi紧 悬崖lè马)
  (3)解释词语:
  兀地:突然 舒展:不卷缩,不皱.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攥:握 赞赏:赞美赏识.
  5、作者介绍
  宋学孟,当代作家,山东昌邑人.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作家班.代表作有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特殊历史的《深秋的颜色》.
  二、初读课文
  1、简介写作背景:
  要想知道宋学孟在咀嚼什么,我们先要来了解一段历史.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这篇叙事散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童年趣事.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明确:恋——抢——吃——赞,或者,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予以肯定.
  3、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2):抒写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引起下文.(倒叙)
  第二部分(3~14):回忆小时候爬高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一层(3~5):交代抢柳叶儿吃的原因和时间.
  第二层(6~8):写摘柳叶儿的“乐”.
  第三层(9~11):具体描写去抢柳叶儿的情景.
  第四层(12~13):写吃柳叶儿的乐趣.
  第五层(14):抒发对柳叶儿的无限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回应上文.
  (现实→回忆→现实)
  4、本文是一篇写童年趣事的叙事散文,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本文作者对小小的柳叶儿怀有怎样的感情?你的依据是什么
  (可根据文中原话来回答)
  明确: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作者对柳叶儿有着无限的感激之情.第14自然段,“多亏了那些树叶,……”“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总之,我们可以体会出全文感情的基调:苦中带涩.
  ②结合课文描写的内容,说说你认为柳叶儿好吃吗?
  明确:不好吃.苦中带涩.可紧紧结合12、13两个小节来描述.(具体见教参p122)
  ③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乐”在何处?
  明确:一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二乐抢摘柳叶儿;三乐吃柳叶儿(品尝).即:爬树之乐;抢柳叶儿之乐;吃柳叶儿之乐.满足三种欲望.
  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小,因为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涩啊!(寻找、分析、品味课文中相关的描述.见10节、13节)
  文中写道,“天蒙蒙亮”就去抢摘柳叶,“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折柳叶儿并不是令人舒服的差使.而“柳叶儿”吃起来也并不可口,“苦中略带着些涩味”.吃的时候加工过程也很复杂,要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在攥干剁碎”,加工过程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可以想见,就是为了要把柳叶儿里面的“苦涩”的味道去掉,可见柳叶儿并不好吃.而吃的时候呢,如果做菜包子吃,全家也只允许我一个人放开了吃,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利,这里又可以看出柳叶儿虽然不好吃,却非常的珍贵,反映出了那时的饥荒的严重程度.
  所以文中所说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
  三、朗读、品味语句
  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像上步一样去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
  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学生交流)可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
  (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陶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
  (3)第10段中,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
  (4)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
  (5)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
  4、小结;文章明在写品“柳叶儿”之乐,实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尝柳叶儿之乐,苦乐相依,折射出作者对“乐”的辩证思考,即审苦与审乐完美结合.而以苦写乐,正是我们常见的衬托手法.(点出主题思想及主要写作方法)
  5、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语段.体会文中苦乐相伴的复杂感情.
  四、拓展延伸:
  1、设疑:你怎样看待“苦”与“乐”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
  2、学生畅所欲言.提示:一切“乐”的品得均建立在“苦”的基础之上.
  3、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长辈的童年吃的食物,与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对比,以“吃”为话题,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课文
  1、这些咏柳名句中,“柳”是多姿多情的代表,柳常与一个字相谐音?(留)柳,留相谐,你能在《柳叶儿》中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吗?
  (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课文第二段中“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那苦中带些涩的滋味儿.”一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为什么苦中的带些涩还要去品尝?结语说:“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解开了开头的悬念,表达了对“柳叶儿”作为救命粮的留念之情.
  (2)苦、乐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