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科学知识有哪些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基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3:11:02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科学知识有哪些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基础?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科学知识有哪些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基础?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科学知识有哪些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基础?
古埃及:天文历法,包括太阴历和准太阴历等,大体上将每年分为3个季节:泛滥季、长出五谷季、收割季.同时以365天为1年,1年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另外再加5天作为节日.比现行的阳历只少1/4天.古罗马的儒略历就是在此基础上修订的.
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在古埃及出现了,后来被欧洲人称作Hiérpglyphe——这是希腊语“神圣”与“铭刻”组成的复合词,即“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文字是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图特(Thoth)造的,和中国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很相似.
埃及很早就用十进记数法,但却不知道位值制,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例如111,象形文字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符,而不是将 1重复三次.埃及算术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复.他们能解决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并有等差、等比数列的初步知识.占特别重要地位的是分数算法,即把所有分数都化成单位分数(即分子是1的分数)的和.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在代数领域,古巴比伦人可解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学方面,则已知如何区别恒星与行星,还将已知的星体命名.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15分41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6分55秒
古印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
《准绳经》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数学著作,这是一部讲述祭坛修筑的书,大约成于公元前5至前4世纪,其中包含有一些几何学方面的知识.这部书表明,他们那时已经知道了勾股定理,并使用圆周率π为3.09,古印度人在天文计算的时候已经运用了三角形,公元499年成书的《圣使集》中有关数学的内容共有66条,包括了算术运算、乘方、开方以及一些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