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人残志坚”的故事?3Q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4:47:07
谁有关于“人残志坚”的故事?3Q
谁有关于“人残志坚”的故事?3Q
谁有关于“人残志坚”的故事?3Q
身残志不残 闯出艳阳天——残疾人宋正潘创业的故事世纪之交,历史把目光定格在这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边陲小乡—松坪乡逐渐在世人面前变得清晰起来.在瓮安县松坪乡二类贫困村——大山村,有一个规模养猪场,这个场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总投资17万元,现饲养种猪26头,年均出栏生猪400余头,年产值30余万元.叫人佩服的是,这个养殖场是一名肢体带残疾的人创办的,他就是36岁的农民宋正潘.宋正潘小时候就因小儿麻痹症而导致一条腿残疾,至今行走依然不便,这么多年来,他并没有被艰难行走所屈服,生活对他来说,反而更加充满信心,充满激情,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同样能做到,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比别人差……”,这是残疾人宋正潘的座右铭.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初,通过几个朋友的鼓励支持,利用自己多年积蓄的几万元钱,并在乡政府的协调、支持下,贷了4万元款,建起了300余平米的养猪场.当年,通过自繁自养,出栏商品猪186头,产值13万余元,获利近2万元.宋正潘拿着一踏踏斩薪的钞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宋正潘在办养殖场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由于经验不足,规模不大,头两年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认为,只有扩大养殖规模,才能抵御抗风险的能力.2007年底,他又投资5万元,扩建了200余平方米.规模上来了,但恰遇当年市场价格低迷,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始终上不去.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看书看报找资料,又不知走了多少路,最终与村里的几位养殖大户商量,建立一个生猪养殖协会,一个农民自己的营销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实现与大市场的连接起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运来外地去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得到最大的利润.就这样,即便在市场价格最低谷时期,大山村的养猪户都能够持平或略有微利.他们富裕起来了,但并没有忘了乡里乡亲.2007年,在县畜牧局、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下,通过瓮安县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注入,每个大户都热心热肠地确定了自己的帮带对象,使之达到共同致富,这些对象以民政救济户为主.通过项目的实施,截止目前,养殖大户一个又一个涌现出来,大山村现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户有36家,正走进养殖队列的农户有16家,大山村养殖小区的养殖规模如今年已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宋正潘成功了,但成功的背后,他又承受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作为一个残疾人,他不但没有为社会、为政府增加负担,反而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利益.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宋正潘为自己的残疾人生不断书写着“健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