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词人生平赏析和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和姜夔的作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7:51:49
结合词人生平赏析和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和姜夔的作品
结合词人生平赏析和
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和姜夔的作品
结合词人生平赏析和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和姜夔的作品
吴文英
(约1212-1272)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 觉翁,四明(今属浙江)人.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广,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今传有《梦窗集》.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为北宋之秾挚“.又说他“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另外,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然客观地讲,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①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
①:埋葬.
【简析】
此词上片情景两融,所造形象意境有独到之处.首二句是 伤春,三、四句即写到伤别,五、六句则是伤春与伤别交 织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厚.下片写清明已过,风雨已 止,天气放晴了,但思念已别的情人,何尝忘怀?虽不忍 去游故地而又不忍不去,尤见其情感浓深.
姜夔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暗香
【宋】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奴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奇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的是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这两首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六层.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蓦山溪》).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这是第二层.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 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换头,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次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些少六句,三致意焉."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发挥.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当?quot;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何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这首词构思绵密,自出机抒.词的创作虽与林逋《山园小梅》有关,但其境界却远远超林逋的诗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不相类.林诗"曲尽梅之体态"(见司马光《温公诗话》),陆词借梅比喻诗人的品德,姜夔这首词却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正如张炎《词源》所说?quot;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其次是,对比 照应,似纵旋收.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暗香》、《疏影》与《扬州慢》一样,前无古人,纯属自创.这两首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这首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压"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诗意的增强.
吴文英
(约1212-1272)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 觉翁,四明(今属浙江)人。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广,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今传有《梦窗集》。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
全部展开
吴文英
(约1212-1272)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 觉翁,四明(今属浙江)人。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广,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今传有《梦窗集》。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另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为北宋之秾挚“。又说他“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另外,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然客观地讲,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①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
①:埋葬。
【简析】
此词上片情景两融,所造形象意境有独到之处。首二句是 伤春,三、四句即写到伤别,五、六句则是伤春与伤别交 织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厚。下片写清明已过,风雨已 止,天气放晴了,但思念已别的情人,何尝忘怀?虽不忍 去游故地而又不忍不去,尤见其情感浓深。
姜夔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暗香
【宋】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奴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奇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的是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这两首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六层。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蓦山溪》)。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这是第二层。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 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换头,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次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些少六句,三致意焉。"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发挥。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当?quot;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何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这首词构思绵密,自出机抒。词的创作虽与林逋《山园小梅》有关,但其境界却远远超林逋的诗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不相类。林诗"曲尽梅之体态"(见司马光《温公诗话》),陆词借梅比喻诗人的品德,姜夔这首词却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正如张炎《词源》所说?quot;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其次是,对比 照应,似纵旋收。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暗香》、《疏影》与《扬州慢》一样,前无古人,纯属自创。这两首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这首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压"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诗意的增强。
收起
吴文英的生平主要是现代人根据他的词推断的,所以没人敢说准确。这手大概是纪念他苏州一个离婚的姬妾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