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12:11:41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累得腰酸胳膊痛,也实在不好受.于是他想,要是有什么窍门就好了.一天,他向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18口大水缸,郑重地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这18缸水写完,就知道了.”
父亲的话激起了王献之的好奇心,他很想看看水缸底下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于是,王献之的热情又高了起来,面对一口大缸,蘸水磨墨,挥笔临帖,开始了漫长的学书生涯.
王献之写完一缸水,就感到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有点飘飘然了.一天,他很得意地把自己写好的字拿给妈妈看.王夫人端详了好久,指着一个“太”字的下部说:“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一听惊呆了,原来妈妈指的这一点,正是爸爸在指教他写字时,加在“大”字下部的那一点.写了整整一缸水,连一“点”都还没有写像.王献之深深舒了一口气,想:看来路途还长得很哪!
这时候,王羲之进一步勉励儿子:学书没有秘诀可寻,而全在于“功夫”二字.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找窍门找出来的.只要功夫真正练到了家,就一定能够成才.他对儿子讲了东汉大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说明一个书法家能取得成功,要下多少功夫,花多少代价.他还告诉儿子:功夫不全在字内,还有些功夫在字外.也就是说,除了练字本身要下苦功以外,还要认真读书,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这些基本素质,都是成为一个大书法家不可缺少的.父亲的这些教导,使王献之很受启发.
王羲之除了在家指导献之练字外,还经常带着献之到野外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以陶冶情操;他还坚持和儿子一起锻炼身体,以增强献之的腕力和臂力.这样一来,献之每天端坐在那里练字,就是一连练上几个小时都不觉得很累.
就这样,王献之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也成了有名的大书法家.1【就这样,王献之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也成了有名的大书法家.】从这句话你联想到哪几句名言?(至少四句)2.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3.由文中的---------我们可以想象到练字的辛苦----------则形象地写出了人的骄傲自满的心态.4.要学习好书法,除了练字本身要-----之外,还要认真-------,加强------,完善-------.5.写近义词 窍门 指教 勉励 启发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羡慕 端详 秘诀 陶冶
【非诚勿扰 后果自负!】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语》;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2.启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3.“累得腰酸胳膊痛”;“写完一缸水,就感到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有点飘飘然了”
4.下苦功,读书,道德修养,人格
5.秘诀 指导 鼓舞 启示
6.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和父亲一样写好字
端详:仔细地看
秘诀:能够事半功倍的写好字的办法
陶冶:怡情养性,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