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6:06:44
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佛并不需要金装,所谓“黄金装佛装自己”这是给自己种福田,培植善根福田有三种: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优婆塞戒经讲记》摘录《优婆塞戒经讲记

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
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

佛为什么要金装求解答
佛并不需要金装,所谓“黄金装佛装自己”
这是给自己种福田,培植善根
福田有三种: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优婆塞戒经讲记》摘录
《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种田.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先讲福田的种类和布施的因果律.善生菩萨又为我们请问:『世尊!菩萨既然已经受了优婆塞戒,受戒之后应当如何供养三宝?』 佛开示说:『善男子!世间的福田总共有三种:第一是报恩田,第二是功德田,第三种是贫穷田.』报恩田是说这个福田对你有恩,你应当要报恩,所以这个福田叫做报恩田.功德田是说这个福田有功德在身,所以是功德田.贫穷田是说他自身没什么功德,或是没有回报财物给你的能力,所以叫做贫穷田.田的意思是: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生出果实.福田则是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能造福于种田者. 佛详细解释说:报恩田是指父母、师长、根本上师.也就是说,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但只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布施当然是拿了钱往外去行善,但是有人把本来供养父母的钱财删减甚至取消了,拿去外面大道场为自己做面子,心想:『我有能力每个月供养许多钱.』譬如每月供养师父一万元.这其实是向父母克扣了月银来布施的,这是愚痴人!因为父母是首先应该要报恩的人,当你报恩时,不但报了他们抚养你的恩德,同时也已种了福田,来世福德无量. 佛特地指出:父母也是福田的一种,所以称为报恩田. 除了父母以外,师长--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人――纵使他们无法帮你证悟,但毕竟都是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除非他未悟言悟,并且害你成就大妄语罪.只要没有害到你,他所说的是表相正法或世间正理,对你有启蒙的恩德,不管他的法层次多么低,也都应该回报他们的恩德,所以也是报恩田.你回报他们的恩德时也是在种福田,不单是报恩而已.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 释迦牟尼佛. 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帮你证悟的师长――他就是你的和上.不管和上有没有幇你证悟,只要剃度了你,他也算是你的和上.帮你得法的上师也是和上,又称为得法和上;这些和上都是报恩田,因为他们都有恩于你,你如果报恩的话,既是种福田,也是报恩,一举两得.既然在报恩田中种福田是一举两得的事,有智慧的人应当如是做.
第二个功德田,是说他有功德在身.譬如在佛法中亲证了三乘菩提之一或全部,乃至只是大乘菩提中完成四加行的观行者,都有功德在身.譬如四加行初步的暖法已经获得,已能了知所取的六尘是缘起性空,就已经是功德田了.始从获得四加行的暖法,到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暖、顶、忍是属于初果向,世第一法就已经是初果人了.初果向也是有功德的,因为已能了知所取六尘缘起性空,证得所取空了,从此不会再因为求取财物、享受五欲而造作恶业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仍不入初果,但是初果向者不会造作恶业,因此有功德在身.从初果向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的人,因此这些人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向开始都算是功德田.
贫穷田是没有能力在世间法上回报的众生,比如你做无畏施,但被施者无法在世间法上回报你,所以是贫穷田,指的是一切穷苦困厄之人.穷苦人是说很贫穷的人,困厄则如很有钱的人,但是被冻结而无钱可用了!或是被羁押、无期徒刑,永远无法提领钱财来使用,就是困厄的人.你救济他们,都属于在贫穷田中种福田.
佛接着说明:如来世尊具有两种福田的性质:如来世尊于众生有恩,所以众生供养如来世尊,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如来世尊于世、出世间法究竟证知,所以具足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所以如来世尊同时也是功德田.三乘菩提法义一样具有两种田的特性,因为三乘菩提正法于众生有恩,所以我们护持正法时,就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三乘菩提也具有无量无边功德,能让我们成就三乘菩提,也能让我们依之而利益无量众生,所以也是功德田.所以,我们弘扬三乘菩提正法,护持三乘菩提正法,就是在功德田与报恩田中种福田.
众僧就不一样了,众僧具足三种福田.因为出家以后修学佛法来教导众生,于众生有恩,所以是报恩田;众生在僧宝身上种福田,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众僧也都或多或少有其功德,从未得暖法的凡夫僧,到已得暖法乃至已得四向、五果,甚至菩萨僧与究竟佛地(因为诸佛也摄属僧数),所以在声闻僧与菩萨僧身上种福田,都是在功德田中种福田.众僧也是贫穷田――但是示现在家相的诸地菩萨僧除外――因为众僧都不经营事业赚钱,他们修道所需的一切物资都由众生来供应,当然不可能赚钱来回报你的供养,所以同时又是贫穷田.除香火旺盛的名山名寺僧人外,绝大多数僧宝都还是属于贫穷田,也有很多人出家后很努力在修行办道,根本不向信徒劝募钱财,从来不开口:『我现在办道缺少资粮.』日子过得很清苦而专心在修行,这种僧众也是很多的,他们是如法的贫穷田.由以上所说,可知众僧具足三种福田: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 因为是田,以能生福的心田因缘,在家菩萨们既然受了优婆塞戒,就应以至诚心殷勤供养三宝,应该至心供养佛、法、僧.田的意思是可以种下福德,也能在未来世收割福德果实.如果想要在未来半年拥有许多粮食,你就得要种下稻子、高粱、大麦;不肯下种而每天翘着二郎腿等着收割,是不可能的.想要收获就得先种田,在出世间法中说的修集资粮,以及世间法中说的『行善得福报』,所谓『善有善报』是一样的道理:福田下种了,未来就得到福果的回报. 福田有三种,每一种都可以种,除非一种情况:真的不富裕,只好集中所有的资财去种一次最好的福田;否则,各类福田都可以种.种福田、得果报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它是田――能生福德之田地――种了以后在未来世可以得到该有的福德回报,这就是布施的因果.布施的因就是种福田,未来世收割福报的果实,布施的果就是来世收取大量的福德回报.既然布施有因果,又因为布施的行为有很多种差别,当然会导致未来世的福报有很多种差别不同,这在稍后 佛将会提到.所以 佛说三种田,意思是在说明这三种是菩萨修集福德的田地,在福田种下布施的因,就有了未来世福德的果,福田的道理就是如此.所以,若有人不布施而求来世富裕,就是妄想者. 由布施于福田而生出了世间福德果报,所以不论此世拥有多少财富,自己都要安分:只管努力经营,不要怨天尤人,都是往世的自己修来的.如果修集福德时,是你单独种下的福田,来世别人都无法截取.若你未来世小时生在贫穷家庭,你是老幺,还没有能力赚钱,但其实你将来很有福报,可是别人无法从你身上截取你该有的福报.等到你成家立业了,开始赚大钱时,大家都分家了,也拿不到你的钱,除非你愿意帮忙他们.所以布施的因果是确实存在的,这也是我们所亲自体验的.这部分,后面 佛还会再说到,我们这里就暂时不说;只说明因为它是福田,所以你下种一定时间后,就会有福德果报的回收,谁都无法来劫夺,因为这是你所独有的,因为不是与人共同种下的福田. 既然发愿要修学佛道,那是很长远的事,要历经三大无量数劫.在三大无量数劫中,想要行菩萨道时一直都能轻松愉快,就应该有世间的福德资粮;然而世间的福德资粮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是单靠聪明就能得到.常常可以看见聪明人与憨厚人,同样一种买卖,聪明人每次经营都赔钱;憨厚人看来笨笨傻傻的,很容易相信别人而似乎常常会受骗上当的人,却是每次都阴错阳差而赚大钱,这种现象太多了!所以,福报不是靠小聪明得来的,而是过去世种了多少福田,这一世就有多少福报.不种福田而想要有收获,是不可能的.所以,种福田就是布施因,未来世的收获就是布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