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选材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21:23:41
记叙文的选材特点
记叙文的选材特点
记叙文的选材特点
记叙文的特点 由于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因此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也就是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使读者受到感染和影响.
训练要求】
掌握记叙文写作中选材与截取的基本知识,并初步运用于写作实践。
【知识导引】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如同一个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和好坏,也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
全部展开
训练要求】
掌握记叙文写作中选材与截取的基本知识,并初步运用于写作实践。
【知识导引】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如同一个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和好坏,也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熟悉和掌握了材料,进入写作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材料。作者掌握的材料,能否成为文章中的有用部分,关键在于选择和取舍。这里,清人李渔有一段话值得我们借鉴。他说:“作剧如裁衣,其初以完全者剪碎,其后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难,全在于针线缜密。”这位大学问家讲的是作剧,用的比喻是裁布缝衣,也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应是完整的,我们在写文章时不能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予以反映,而应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进行选取。这就是做所谓“剪碎”的工作。李渔说“剪碎易”,在这里应该说“剪碎难,凑成更难”。比如写“秋游香山”,每一个人游览的过程都是“完全”的:是不是要把游览的过程完全记述下来呢?回答是否定的;应该“以完全者剪碎”。同样的“秋游香山”,在老作家钟敬文的笔下选择了“秋天的颜色”这样的话题,从碧云寺的“秋意”写起,先是“石桥下的水声”,再是“树木的呼啸”,然后落到“叶子的颜色”上,集中描绘了点缀着殿堂和牌坊的一片久历年代的丛林。作者的笔锋指向香山一带自然的丰富色彩。我们在文中几乎看不到作者游览的具体过程,但每一个景点的采集和渲染,无不使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足迹和视野之所及,感受到作者游览时心灵的激荡。同样是“秋游香山”,在散文家杨朔的笔下,又呈现出另一幅景象。他在以“香山红叶”为题的游记中,借一位“老向导”的导游,确也描绘了不少沿途的风光、趣闻,也看到了山坡上满眼的红叶;但作者处处都着力于对“老向导”滔滔不绝地介绍香山典故的描写。文章读到结尾,我们才发现,作者是在借景喻人,说明这次秋游看到的最好的红叶就是那位饱经风霜的“老向导”。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的“香山景色”,不同的作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作不同的选择。
选择材料,有没有可供遵循的标准呢?应该说是有的。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总的说来,选择材料贵在一个“严”字,即如鲁迅所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茅盾提出选材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这“百般挑剔”体现了选材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挑剔”。
一、围绕和突出主题
二、真实而又典型
三、新颖而又生动
请看例文。
剜野菜
郑振杰
小时候家里穷,一年打下的粮食,刚到春天就露出囤底儿了。尤其是旱涝荒年,庄稼不行,全家人只好靠野菜过日子。
打记事起,我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在一天早晨,跟奶奶到村北飘着淡淡云雾的河套里剜野菜。刚开春不久,河边的枣树还没有开花,地里的庄稼还没有出土,但河套里带小刺的青青菜,开喇叭花的洋葫芦苗,还有马齿菜、婆婆丁、钱菜谷、醋醋柳、水蓬棵、扫帚苗……星星点点的,已经在向阳的地方冒出细嫩的青芽,水莹莹的,很招人喜爱。于是,我和奶奶操起铲子,挎上篮儿,踏着化了冻的松软泥土,携一路清香去寻它。这时候,已有好多人来剜野菜。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东一群,西一伙,只要肯猫猫腰,谁都能领到一份大地的馈赠。
青青菜虽说有小刺,但刚刚长出时又鲜又嫩,回家洗净了,家里人多用它沾酱吃。马齿菜的吃法最多。把它洗净剁碎,放上葱花、盐,用筷子蘸点香油,调成馅,做成高粱面的大饺子,能一饱全家人的口福。洋葫芦苗的茎和叶子不仅可以吃,它的根又白又脆,像肥肥胖胖的藕,也是我们小孩子的美味佳肴。童年挖这种野菜的根时,我们很喜欢唱一首歌谣:“洋葫芦苗,往家刨,刨不到底,你娘生了个小小子。”那时候只知道念着好玩儿,现在想想,觉得挺可笑。
多亏了那些野菜,剜光了一茬,又长出一茬……那年月,有多少父老乡亲都是靠着它们活下来的呀!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再没有尝到野菜的滋味。
今年清明,我回家乡去扫墓,刚爬上熟稔的小桥,猛抬头,我惊讶起来,因为河套里又有不少剜野菜的人。走近了,却多数叫不出名字。
“哈,是你呀,大兄弟,哪阵风把你吹回来了!”一个五十挂零的汉子,突然拉住我的手。我端详了一下,觉得很眼熟,但一时叫不出他的名字。
“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认不得小时候光屁股掏雀窝的你刘大哥啦!”
“你是金生哥。”经他一说,我想起来了。见他身旁放着一大篮子野菜,便问:“家乡早就富裕了,你们怎么还吃野菜呢?”
“哈哈,你可寒碜你哥了。现在,白面卷子都吃烦了,谁还希罕野菜?这是剜来卖的。”
“有人买野菜?我不信。”
“我开始也不信,可这是真的。你可能不知道,有不少城里人挺喜欢尝一尝咱家乡的野味,他们说野菜不上化肥,不施农药,还能治好多好多的病呢!”
逗趣了一阵,我放下提包,情不自禁地帮他拔起野菜来。于是,恬静、惬意之中,还多了几许丰收的喜悦。
(选自《光明日报》1995年5月2日)
这篇记叙短文,在选材上很富新意,生动有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果有人仍然在写一般性的忆苦思甜文字,就显得不合时宜。过去人们在贫困时候的种种生活素材,并不是不可以写,而是看你怎么写。旧的材料要萌发出新意,才能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本文选材的新颖生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上:一是写过去靠野菜过日子,取材的侧重点不在于“苦”,在某种程度上却在于“乐”。请看,早晨跟奶奶到“飘着淡淡云雾的河套里剜野菜”,到处“冒出细微的青芽,水莹莹的,很招人喜爱”,“东一群,西一群,只要肯猫猫腰,谁都能领到一份大地的馈赠”。回家后,这些野菜的吃法又多种多样,不仅可以“饱全家人的口福”,而且是“小孩子的美味佳肴”,难怪他们会唱出又好玩又可笑的童谣来。这些描写哪里是在“忆苦”,简直是在“思甜”。作者把过去的苦日子用今天的新视角表现出来,实际上将原材料完全加以改造了。另一点是写今天又一次看到并亲自剜野菜的情景。这段描写更是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对话,道出了人们新的思想境界。如果说过去是靠野菜度荒,那么,今天则是靠野菜致富保健。同样的“剜野菜”,在不同的年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如果说过去的生活乐趣还带有儿时的天真,那么,今日的惬意,则是真正欢乐的情趣和丰收的喜悦了。本文所以能取得这样独特的表达效果,当然有作者立意和表达技巧的高明,但同时也不能不说是作者别具慧眼、选择材料的新颖生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截取”,指的是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如何确立起点。记叙性文章面对的是客观事物,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要避免照搬生活,就有一个把“过程”截断、从哪里写起的问题,也就是在“剪碎”材料的过程中,从哪里下第一刀。这种“截取”,通常包括两层意思。从“完整”的生活素材中选择一个叙述的起点,是截取。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一生,作者从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第一次到鲁家做工写起,这样就将祥林嫂从小如何受苦、后来又如何被骗、逃婚等情节过程全部剔除。从已选择的材料择取某一部分放在开头,作为文章的起点,也叫“截取”。如《祝福》将祥林嫂之死揭开这一悲剧的序幕,便于吸引读者、统摄全文。这后一种选择文章开头的截取,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中更为重要,它与文章的结构形式直接联系,常常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古人有所谓“凤头豹尾”之说,也有人认为开头要如“爆竹”,“骤响易彻”。这就是说,文章的开头应是最美、最动人的部分,既具有扣人心弦的撞击力,又具有展开篇章的贯穿力。
如何进行截取、写好文章的开头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叙事的角度看,可以是“顺叙”,将事件的发端放在开头,那选材的起点与文章的起点就统一起来了;可以是“倒叙”,将事件的结局放在开端;也可以截取某一生动的或高潮的部分放在篇首,然后再展开前因后果的完整记叙。从行文的角度看,引入情节的手法更是千姿百态。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一类是“委婉曲折,形象导入”。前一类可以是“落笔入题”,如朱自清和俞平伯以同一题目《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作的两篇文章开头,都是采取这种写法。朱文平铺直叙,“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俞文稍有修饰,“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也可以是提纲挈领,开宗明义,如余秋雨的《废墟》的开头:“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就为全文定下了基调。还可以是要言总领,直接切入,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了吧。”这就为下文描绘荷塘满月的另一番景象铺开了画幅。后一类可以先交代背景、再进入具体情节,如《雨中登泰山》的开头:“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用作者对泰山的向往、古人对泰山的赞美来展开登山的情境;可以先描写景物,烘托气氛,如宗璞的《废墟的召唤》,开头描写了“冬日的斜阳”“月牙儿的轮廓”“干皱的田地”点缀着“断石残壁”,给圆明园的废墟烘托了凄冷的气氛。也可以先发议论,再引入题旨,如老舍《济南的冬天》的开头,作者拿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文章引入了正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