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18:57:26
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进两千年,至今仍无定论.

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
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

佛教如何解读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进两千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楼主要以佛教解释格物致知,嗯,你对"格物致知"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不知道你的定义,还要硬解你这个问题,就像有人对你说"今天请你吃那个什么",好不好?
前段说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有七十二种.又怎么拿佛法解读呢?
就按《现代汉语词典:“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说吧.就是个探索事物的本质然后总结成规律(四书五经),是吧?佛教的目的也是探索事物的本质然后总结成规律(佛经)呢.在这一点上,佛家和儒家的做法是一样的.只是,佛家比儒家更加接触到事物的本质.佛家是探索整个宇宙的本质,儒家重点在探索人文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