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十个都要,是09年的!要十个人的,完整点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7 19:27:21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十个都要,是09年的!要十个人的,完整点哦,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十个都要,是09年的!要十个人的,完整点哦,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十个都要,是09年的!要十个人的,完整点哦,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十个都要,是09年的!
要十个人的,完整点哦,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事迹,十个都要,是09年的!要十个人的,完整点哦,
卓琳 平凡至伟
  原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邓小平同志夫人卓琳
  1937年,卓琳离开北平.转到延安
  1939年认识邓小平并与邓小平结为连理.为着支持抗日,鼓舞士气,卓琳跟随邓小平不避炮火连天.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
  卓琳在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后,依然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遵循着党的原则,有着共产党人不可动摇的信仰.
  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卓琳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 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仍然以顽强精神,赴港见证香港回归.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卓琳与她的丈夫邓小平同样是农历牛年逝世,逝世同样是九十三岁.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积蓄10万元全部捐给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卓琳的颁奖辞: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陈 淮这样评价她: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陈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
  有她重重的笔墨.
  宋文骢 壮志凌宋文骢(1930.3.26-),飞机总体设计专家,歼10飞机总设计师.原籍云南省大理.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世纪60年代初,宋文骢就和同志们一道首创了我国飞机设计第一个气动布局专业组并担任组长,开始了对飞机新式气动布局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中后期,上级发文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今年,歼-10在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 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里.上午11时11分,由空军151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梯队准时飞越广场上空,由我国自行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战斗机编队惊艳亮相,成为万众注目的焦点.歼-10的横空出世,令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宋文骢的颁奖辞: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杜玉波这样评价他:
  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
  纪宝成: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阿里帕·阿力马洪 母爱最真
  这是中国最西北的一个小县城.连日的降雪给这片广袤的草原披上了银装,气温也骤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12月10号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从一百多公里外的村里赶回了清河县城,看望他病重的维吾尔族妈妈——阿尼帕老人.
  这个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个不同民族、不同血脉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长大的地方.如今,他们已各自成家立业,但这个宁静的小院和70岁的老母亲阿尼帕一直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牵挂.
  和所有的家庭一样,全家福记载着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1963年,阿尼帕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着.生活拮据但日子过得却其乐融融.可是就在这年冬天,和阿尼帕一墙之隔的哈萨克邻居亚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这三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怜,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生活的艰难.
  今年已经53岁的托乎提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初收养的三兄弟之一,那时他只有8岁,回想起当年阿尼帕妈妈收养他们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之后的十年间,阿尼帕又先后收养了回族孤儿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汉族孤儿金海、金花和金雪莲,这时,她和丈夫抚养的孩子增加到了19个.
  流浪街头的小淑珍当时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满是脓血.
  阿尼帕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经过两个多月的清洗和治疗,小淑珍的头上终于长出了黑茸茸的毛发.
  一直到现在,王淑珍始终保留着长长的黑发,她说这是妈妈给她最珍贵的礼物.
  为了保证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米2的大铁锅,她几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换成了食物,春天粮食不够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还要出去捡麦子、收土豆.尽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为了多赚些钱为孩子们交学费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后就去为工地打土块,而阿尼帕也在县食品厂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
  阿尼帕夫妇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吃饱,还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条,做成小油灯,19个孩子们就在这一盏盏跳动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上完了小上学、中学.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
  正是因为阿尼帕对这个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艰辛,让兄弟姐妹们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关爱.今年已经三十三岁的热阿黑是阿尼帕最小的亲生女儿,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她的心里充满了辛酸和感动.
  阿尼帕的19个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渐渐长大,四十年的岁月,这份大爱也逐渐打动了周围的邻居们.
  每到逢年过节,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这时,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这是一段拍摄于2005年春节时的一段录像,享受着天伦之乐的阿尼帕老妈妈和阿比包爸爸无比幸福.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阿里帕的颁奖辞: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阎 肃这样评价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
  王晓晖: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
  张正祥 勇者无敌
  26年来身体力行保卫滇池,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胜利封停.
  他只是一个农民,妻子因不堪家庭的落魄的离开,小儿子因被多次恐吓而精神分裂,自己因被人报复而导致残疾,被恐吓与被打成了家常便饭.但他坚持着.坚持绕滇池一千多圈,他被别人叫成疯子,他却说:“那些人才疯了,滇池养育我,疯子才不认爹妈,只认钱.”朴实的话透出纯洁而执着的灵魂!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张正祥的颁奖辞: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陈锡添这样评价他:
  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
  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
  李灵 心灵放歌
  为关注留守儿童,李灵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目前已有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暑假期间,李灵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李灵的颁奖辞: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姝威这样评价她
  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于丹: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李灵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
  陈玉蓉 母爱齐天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前不久,叶海滨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就在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须全部切除,需要母亲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塞回碗里去.
  陈玉蓉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7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医生说“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的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彭长城这样评价她:
  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
  王晓晖: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编辑本段]朱邦月 一家之主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矿71岁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照顾同时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三人.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朱邦月的颁奖辞: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易中天这样评价他
  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
  朱玉
  这个最为普通的中国男人,以病残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在别人眼里异常坎坷的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依然有光明.
  沈浩 践行信念
  2009年病逝.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其任职期间小岗村有诸多发展.在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时,村民们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2009年11月6日,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沈浩1986年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安徽省财政厅综合处工作,历任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等职,2004年2月作为省财政厅优秀年轻干部下派至凤阳县小岗村任党支部书记,今年11月6日在小岗村不幸辞世.
  安徽省财政厅11日发出《关于确认沈浩同志为因公牺牲的决定》.《决定》写道:2006年底,沈浩任期即将届满时,在小岗村98户农民强烈挽留下,沈浩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留任,成为当时全省唯一连任两届的下派干部.6年来,他以振兴小岗为己任,带领小岗村群众呕心沥血求发展,凝心聚力奔小康;他舍小家、为大家,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一心扑在了小岗村;他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大力弘扬小岗村精神,为加快小岗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各级组织充分肯定和小岗村广大干群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
  安徽省财政厅认为,沈浩的业绩,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党员的崇高境界,他那种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无私情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学习,决定在全省财政系统深入开展向沈浩学习活动.
  根据安徽省民政厅、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公牺牲、病故审批确认及一次性抚恤金发放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经财政厅党组研究决定,确认沈浩为因公牺牲.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辞: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4].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汉俊这样评价他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
  去,你是一座丰碑
  ]翟墨 云帆沧海
  2007年1月6日至2009年8月16日,翟墨从中国日照启航,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南非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航行二万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翟墨卖掉了自己珍爱的作品,从朋友手里买来了一艘二手帆船开始了训练.手掌船舵绝不像手握画笔那么容易,在茫茫大海中,他第一次知道了恐惧.
  翟墨:能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你能生存下来,这就是一种美.
  艰苦的海上训练,翟墨逐渐掌握了远航技巧,他试着完成了在中国海域环行的计划.在筹备环球航海的五年里,他始终没有忘记外国航海家对他不断摇头的表情,环航世界的信念在翟墨心里一天比一天坚定.
  出发前,他想到了为自己买一份保险,以防不策,受益人是他的母亲.然而,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敢为他承保.
  他知道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安稳,能在有生之年抱上个孙子.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翟墨的颁奖辞: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陈 淮这样评价他
  这不是一个个人的足迹,这是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陆小华: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萨布利亚·坦贝肯 光明心生
  怀.事迹: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 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 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颁奖辞: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明.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涂光晋这样评价她:
  她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虽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却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西藏盲童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王振耀:她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的白求恩!一个外国盲人能够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这需要一种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种博爱的慈善情怀!
  特别奖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他们: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涂光晋: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阎肃: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