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主题转化,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断趋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1:23:10
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主题转化,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断趋同?
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主题转化,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断趋同?
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主题转化,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断趋同?
所谓“趋同论”是指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的核心的看法就是随着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相似点越来越多,最终将趋同于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新制度”.
趋同论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现实背景: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为了缓和内在矛盾,克服自身的政治、经济危机,采取了某些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调节措施,借鉴和吸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做法;二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借鉴和引入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机制.这两种制度发生的现象相似性的变化,是“趋同论”赖以产生并存在的现象学依据.从“趋同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它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改良进行了不正确的观察与分析甚至歪曲的产物.正是把两种社会制度改革过程中在所有制、经济运行机制、分配制度等方面现象、形式上的相似作为本质上的相同,于是得出“趋同”的结论.
为了认清“趋同论”的真实面目,我们不妨剖析一下其赖以立论的理论依据.
其一,现代资产阶级“趋同论”者认为,高技术和信息化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已经改变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性,使单个资本家私有制和家族私有制发展成为以法人社团所有制为主体,包括财产国有化成分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形式.“趋同论”的代表人物荷兰学者简·丁伯根等人甚至认为,法人社团所有制的出现意味着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私有制消失了.所谓法人社团就是按照法律程序组成的,拥有产权和经营权并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社会经济实体,它的首脑是少数大股东和大经营者.事实上,法人社团的出现虽然打破了资本的个人或家族独占性,却使资本进入了集团社会化阶段,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1],它并未改变私有制的本性.同样,资本主义的财产国有化,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本质上不过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而已,无论怎样也不能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画等号.正像恩格斯所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2]
其二,丁伯根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由于在两种社会制度下,经济体制都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因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必然趋同.不可否认,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性危机使仅靠完全竞争市场就能达到资源有效配置和充分就业的传统经济理论破产了,随之出现了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实行经济计划化,通过制订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对市场经济进行综合性调节.这对于战后经济恢复和经济振兴、推动公共部门投资尤其是消除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减少经济的周期性震荡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不论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化,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及其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围,其计划的内容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总是要受到私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则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就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3]
其三,“趋同论”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是“民众收入均等化”. “民众收入均等化”,按丁伯根的理解,就是所有的代表性居民集团都得到了同样的满足.而事实上,满足不过是一种心理现象,收入均等才是社会现象.心理上的平衡并不等于事实上的均等.另外,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一样是隶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决定了社会居民收入的必然分化;尽管资本主义国家有时也对居民采取某些调节政策,但目的是为了缓和激化的分配冲突和阶级矛盾,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决非旨在居民收入均等化.大量事实表明,“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要求平等的报酬或仅仅是公平的报酬,就犹如在奴隶制基础上要求自由一样”.[4]
从形式上、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现实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但是根据这种表面的相似并不能得出两种制度“趋同”的结论.这种相似主要是经济发展手段及方法上的相似,不是经济制度的同一.即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部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或者是资本主义吸取了某些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其最终目的都不是要过渡到与自己对立的社会形态上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消灭对手、发展自己.正因为双方各自的目的性都很强、很明确,所以双方吸纳对方制度成果的程度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不违背各自基本经济制度的价值取向,不损害自己的根本制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异己文明成果的发展空间,使它不可能反客为主变为主流制度,所以说“趋同论”是不能成立的.
同时还应看到,“趋同论”实质上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反映着垄断资产阶级意志和要求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带迷惑性的、特殊形态的“和平演变”的理论.因为从表面上看,“趋同论”似乎十分公允、不偏不倚:既批判资本主义,又批判社会主义;既颂扬社会主义,又颂扬资本主义;它要建立一种融二者长处于一体的新社会、新制度.就形式上来看,“趋同论”所宣扬的趋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向对方趋同.但是从实际上看,由于从“趋同论”中产生的新社会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趋同论”本质上是要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使社会主义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为资本主义,以确保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存在.因此,“趋同论”没有反映客观规律,而是主观意志的产物,所以不可能成为现实.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将会证明,“趋同论”挽救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命运,社会历史总是朝着客观规律指引的方向运动的.
1.刘小江.驳“趋同论”.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2)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趋同论者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三条:一是两种制度所有制的趋同.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所有制性质都发生了变化,资本已社会化,社会主义也多种经济成分化,二者趋同;二是两种制度的经济形式趋同.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实行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两者趋同;三是两种制度分配都趋向均等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贫富均等成为“福利国家”、社会主义实行共同富裕,二者趋同.除此之外,趋同论者还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趋同还表观为政治上的多元化,社会制度自由化,思想领域中的和平共处等方面、但经济的趋同是他们最主要的论据和理论基础.他在该文对这三条理论依据一一进行了批驳.
2.程又中.“趋同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社会主义研究.1997(5)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趋同论”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一战时起至50年代中期是兴起的阶段,而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则是广泛流行的阶段.通观这一发展过程的世界历史背景.必须承认,其中有两大构成要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资木主义的形势,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社会主义的形势.“趋同论”正是随着这两方面形势的发展并在其影响下萌生和流行开来的.
3.谭培文.利益趋同论辨析.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利益趋向与资本主义不相同.尽管任何市场经济的某些客观经济因素的确有一致的地方.但决定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如所有制等,与资本主义相歧异.因而,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趋同论是对昔日“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眷念的回音,其实质是倒退论.
4.陈松林.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需要,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但是其结局不是导致资本主义的永存,而是导致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和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从表面、形式上看,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然而根据这种表面的相似并不能得出两种制度“趋同”的论断.“趋同论”挽救不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命运.
5.程又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趋同论”的几点思考.社会主义研究.2002(6)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20世纪 40 -80年代流行于西方学术界的“趋同论”,在一般含义上是指当时的苏联式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差别将逐渐消除,“两制”将发展为一种新制度;在具体含义上,是指“两制”根本区别之外的体制成分的趋近.“趋同论”是在观察当时“两制”表面现象基础上对“两制”关系发展趋势的一次初步的、肤浅的把握.它虽有片面性,但不失为对“两制”关系予以认识的全过程中的一个片段.今天的任务,是理论联系实际,把对“两制”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向深入.
6.钱宗起.警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论的再现.国际经贸探索.2003(1)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曾一度流行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论时隔近20年,又沉渣泛起.鼓吹者的理论根据,实际上是不顾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三制”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缓解社会矛盾、调和阶级关系的措施;实行股份制,使资本社会化并没有改变劳资关系的对立.这些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涌现的社会主义基本因素.
7.王建新.趋同论与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求索.2005(7)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趋同论仍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种理论.趋同论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在从本质上否定趋同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趋同论作为与全球化相联系的理论所具有的两面性.趋同论对当代文化的冲击意义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它引发了文化多元化和一元化的论争.故当代中国的和谐文化建设应该以全球化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民族性与开放性的和谐统一.民族性是文化的灵魂,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坚持民族的、开放的方向,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和谐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以民族性和开放性为基本取向的中国和谐先进文化必将成为世界的先进文化.
8.朱萌.关于“趋同论”的研究现状和思考.赤峰学院学报.2005(1)
在该文中,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分崩离析,世贸组织的建立,世界经济加快了由区域化、壁垒性朝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人类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同特征,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不复存在了呢?两种制度能否趋同,敢问路在何方?一直以来理论界对“趋同论”思潮的产生时间、“趋同”目标及性质界定等方面争议颇多.该文通过对“趋同论”研究现状的考察,进而阐发了作者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