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结构,分条阐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3:33:45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结构,分条阐述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结构,分条阐述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结构,分条阐述
内部结构研究
2002年9月13日,美国福克斯(Fox)公司和国家地理频道通过电视转播为观众奉献上一套两个小时的节目,主要内容是介绍一个取名为“金字塔漫游者”的机器人的主要性能,特别是它爬进埃及大金字塔的一个神秘通道后所拍摄到的情况. 这个通道的横截面面积为9平方英寸(相当于58平方厘米),位于大金字塔的王后棺木停放室南墙上方大约246英尺(相当于65米).在这个通道的底部是一个石板,石板上有两个铜把手.在这个石板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至今没有人知道.但是,此次这个机器人从通道口进入后,所拍到的情况可能会使我们对这个位于吉萨高原附近的大金字塔有更多的了解. 埃及大金字塔墙壁上的这些神秘通道自从18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就对它们的由来进行了种种猜测.一种理论认为,它们是为修筑金字塔内部设施的工人提供空气用的通风口.但是,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为什么在工程还没完成之前,就用正好合适的石制封条给封住洞口了呢?而且,它们为什么不在金字塔的表面上露出洞口呢?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在这些通道内的石板后面还有一个秘密墓室. 还有一种古老的说法称这些通道为“星座通道”,因为这些通道的洞口看上去都是指向大犬星座和猎户星座的方向,可能当时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法老王的灵魂走上天堂.但是这种理论1993年被一名在德国考古协会工作的工程师鲁道夫·甘迪布鲁克(Rudolf Gantenbrink)部分推翻了. 他制造了一个小型机器人,并使它爬进了这些通道,然后通过机器人拍下的照片,发现这些通道里面是弯曲的,所以它们不会指向哪些特定的星座.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这些通道当初被设计为“灵魂通道”的可能.自从甘迪布鲁克的机器人发现通道内的石板后,考古学家就渴望能对这些通道内的情况进行更多的了解和研究. 埃及最后同意一个探索小组对这些通道进行考察,该小组领头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考古学家马克·莱纳(Mark Lehner)和国家地理协会的探险家也是埃及古迹委员会主席 扎西·哈瓦斯(Zahi Hawass). 此次用的这个机器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离出去的一家机器人制造公司生产的.该机器人能够爬上通道,并能吸附于地板和天花板上.当它到达通道内的石板上后,它会发射出一个测试用电池.机上安装的一种特有的雷达系统会探测出里面是否有一个秘密房间.如果说它探测到有一个隐藏的墓室在里面,那么它就会伸出一个细小的光纤录像机,这种录像机可以插进石板上任何一个裂缝,看一眼早在4500年前就已经秘密保存起来的历史. 另外,当这个机器人推动那块石板时,如果石板移动,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压力表就会有所感知.如果石板没有移动,机器人上安装的一个电流检测器将会通过石板上的铜把手检测到石板另一面有没有其它的铜制物质.如果电流通过,电流检测器会通过测量电阻的大小知道铜器的长度.机器人上还安装有一个超声波系统,该系统将测量出通道壁上石头的厚度和通道底端石板的厚度.
编辑本段建造原因
埃及金字塔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这是一种公认的说法). 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我们最熟悉的,现存的八大奇迹之一. 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霍特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啦"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编辑本段构造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30年时间. 1989年3月16日,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部金字塔区一座金字塔底的浅坑中 挖掘出一具4400年前古埃及王妃的木乃伊.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前1100年)时代.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