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0:55:01
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了稳定,那就是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

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
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

人文关怀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
“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了稳定,那就是承认和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封建主义专制传统比较多,而民主自由的传统相当少.或者说,霸道多,人道少.像社会关系中至今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人身依附关系和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现象,不尊重人格、人权的现象,否定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作风,等等.
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具体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4、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6、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原本也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然而,我们发现,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起来了,从而也使马克思的理论形象受到了误解.
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的曲解模式使人文关怀被遮蔽起来.
第一种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妨称之为“工具论”.虽然这种理论承认马克思哲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全人类,但它又坚持认为,第一,这个目标是长远的;第二,这个目标是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人们在解释其学说时,通常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遗忘乃至压抑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而把其阶级斗争的属性加以强化域夸大,甚至干脆把它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手段.更有甚之,人们干脆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纯粹的阶级斗争学说,并使之与人文关怀尖锐地对立起来,以致谁要谈论人文关怀,谁就是在曲解或非难马克思哲学.
   第二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妨称之为“科学论”.诚然,马克思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当人们仅仅着眼于从“科学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时,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也会被掩盖起来.因为“科学论”关注的仅仅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性,而对其他的重要待征,特别是人文关怀的特征,往往不予重视.此外,“科学论”还强调,在人类社会中唯一起作用的力量就是“规律”或“必然性”,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探讨和追求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总之,把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并用前者去否定后者,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形象的扭曲.
第三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实践论”.“实践论”是这几年最流行的理解模式.与上述两种理解模式相比,乍看起来,“实践论”是最接近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人们通常把生产劳动理解为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当然,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也探讨了实践的其他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等.但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其他形式都是从生产劳动这一基本形式中引申出来的.其实,问题正出在这个共识上.人们通常以下面这种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即自由是对必然的理解,只要劳动者认识了外部世界的因果律,也就在劳动中达到了自由;而把这种方式的自由推广到其他的实践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中,人们也就在相应的实践领域中获得了自由.
在这里,存在着对马克思思想的惊人的误解,而这一误解又是与人们对康德哲学缺乏了解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康德的看法,纯粹理性和认识论关系到自然,而实践理性和本体论则关系到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生产劳动只是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实践形式,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形式,所以它并不真正关系到康德和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形式,即人类在政治、法律、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实践活动,只有在这些实践领域里,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正是有感于此,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交往行动”(作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而与“工具目的性行动”(作为生产劳动)区分开来.
  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上述三论会流行起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哲学与它所继承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关系时,往往把它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割裂出来,并使之与这一传统对立起来.诚然,马克思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以奢谈“抽象人”和崇拜“抽象的人性”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做过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乃至抛弃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而是要使它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总之,马克思的意图是留下小孩、倒掉洗澡水,而不是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而马克思的一些后继者在解释马克思哲学时.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夸大马克思哲学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之间的差异,从而把两者尖锐地对立起来.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自己放弃了人文关怀的提法.这种理论上的自我束缚和自我否定,给马克思哲学的传播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未能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视野,因而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人”这一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本质差异.由于这一差异没有以普遍的方式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上,所以,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对于解释者来说,始终是封闭的.传统哲学教科书把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误解为一般唯物主义,因此,它是从“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去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正是在这个基本命题中,“人”这一特殊的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被磨平了.从这样的基础出发去论述马克思哲学,必定会遮蔽其人文关怀.事实上,只要这一哲学基础还没有成为反思的对象,哪怕人们天天在讨论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人文关怀仍然像一张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邮票,随时都可能被撕下来.
  再次,社会主义国家最初是在东方建立起来的,由于东方社会长期以来处在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所以独立人格及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关怀在东方社会中缺乏相应的土壤.这就使东方社会的学者在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时,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维度给遮蔽起来了.这种遮蔽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一些东方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仍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完全不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
  每一个认真地研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充满了人文精神.无论是他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写下的《资本论》,还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或《人类学笔记》,无不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先,马克思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伟大继承者.他不仅张扬了“自由”这一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不仅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劳动者的真实处境和人性复归的可能性,而且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读了西方哲学,特别是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强调其本质乃是对人的问题的真正的关注.事实上,马克思正是沿着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来从事自己的哲学思考的.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既不赞成历史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生活条件,奢谈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也不赞成抽象的经验论者撇开人的社会特性侈谈人的本性.马克思强调,他自己在哲学上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实际上,马克思也正是从这样的“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探讨社会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的问题和人文关怀决不是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一张邮票,而是贯彻马克思全部学说,尤其是其哲学思想的一条红线.
  再次,马克思哲学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物质理论的实质并不是奢谈“抽象的物质”,而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物质的普遍样态——商品的拜物教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全面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并鼓励劳动者起来在实践中改变这种关系.
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要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现在,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人们从全局出发,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
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人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