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02:36:11
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营造和谐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

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 营造和谐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勤思考、多提问,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而这种氛围一定是和谐的、民主的,这样才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学生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现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的心理欲望和性格特征.在民主教学的课堂上,师生双边都处于心理愉乐而且维活跃的情景之中,在这样一个有疑问、有迷惘、有争论的课堂上,可以允许学生不必举手等待老师的同意就发言,这样学生就能自觉自主地迸发创造性思维火花.我们教师面对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质疑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引导、耐心释疑,尽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的.  
例如,在教学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时,在学习了用短除法求解为:2×2×3×3×2=72,有个学生提出求36和24的最小公倍数能否用36×2或24×3?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正确的,有的认为是巧合,也有的认为是不正确的.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不迷信教材,敢于发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短除法分析:  2×2×3×3×2=36×22×2×3×2×3=24×3  36 24  因此,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由此,我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并得出:探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捷的方法即可用其中一个数去乘另一个的独有的质因数.这样引导学生质疑、议疑、释疑,促进派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可常说,我很荣幸,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话虽简单,但足以证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  
二、引导动手操作,体验数学价值  
新课标特别强调体验.它把学数学看作是做数学的再创造活动.强调数学教学必须要注意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操作、归纳、分析和整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体验数学的价值,完善学生的人格.  
首先,教师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先设计四个小动物骑自行车比赛的动画片,其中的轮胎有方的、圆的,让学生猜猜谁最快,然后抽象出圆,给每四人一个图钉、一根线绳、一支铅笔,小组合作画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圆心的位置、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等知识.又如学习《圆柱侧面积》时,通过让学生沿圆柱体的一条高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等操作,使学生发现圆柱侧面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侧面沿斜线展开,展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直接将侧面撕开,利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些方法都能引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在这些实际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精神.  
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其次,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做到:有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有可行的操作步骤;提出思考讨论的问题;要重视组织教学.  
操作活动充分体现手脑并用,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智力活动和双手活动的相互结合,这样信息就通过两条相向而行的途径传递着,由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手在思考,大脑的创造区域也受到激发,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三、引导尝试探索,培养开拓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更加强烈.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会科学家走的路,教师的角色就要转变,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教学《圆周长》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也可用各种方法动手操作一下,然后用计算器算出圆周率,从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又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剪一剪、移一移,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跟谁有关?跟谁无关?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如最小公倍数的实践应用,教师可把一个动物画在两个多边形上,通过边靠边旋转最终得出需几次才能回到原来位置上,从而加深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例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将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先将圆柱沿底面平分割成8等份,对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学生观察割拼过程.  
学生回答后,接着再进行演示实验2:将圆柱体沿底面平分16等份,再拼成近似的长方体.  
我再问:这次是不是更象长方体了?  
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性,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鼓励求异思维,激发别出心裁  
思维的求异性是指碰到问题时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见,不盲从,不迷信.教学中,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各种独创之见,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都能促进学生思维求异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