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党锢列传 从李膺字元礼的文言文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1:27:46
后汉书.党锢列传 从李膺字元礼的文言文翻译
后汉书.党锢列传 从李膺字元礼的文言文翻译
后汉书.党锢列传 从李膺字元礼的文言文翻译
李膺字符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调任青州刺史.又被征召,再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调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老请求不会赴任,被转调监领乌桓校尉.鲜卑屡次进犯边塞,李膺常常亲身参加战斗,每每打退敌人,敌人十分惧怕.李膺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到纶氏居住,教授弟子常达到上千人.南阳的攀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攀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苟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仰慕就像这样.永寿二年,鲜卑侵扰云中,桓帝听说李膺有本事,就再次征召他担任度辽将军.在这之前,老百姓屡次遭受鲜卑祸害、自从李膺到了边塞,鲜卑人远远望见他的气势就都畏惧顺服,先前所掳掠的男女,全都送还到边塞跟前.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震慑边远地域.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让的府邻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头哭着说:“怕李校尉.”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高洁.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限制不准做官.
李膺“出身名门”,祖父李修曾经做过太尉。他本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后来,“举孝廉”,做过青州刺史、渔阳太守、蜀郡太守。又“转”护乌桓校尉。“护乌桓校尉”是武官,李膺做这个官时,经常亲自出马与来犯的鲜卑人打仗,结果是“每破走之,虏甚惮慑。”永寿二年(公元155年),鲜卑人“寇云中”,桓帝再次请出李膺,做“度辽将军”。此前,西方边境很不安宁,新疆、甘肃、内蒙等地,都有游牧民...
全部展开
李膺“出身名门”,祖父李修曾经做过太尉。他本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后来,“举孝廉”,做过青州刺史、渔阳太守、蜀郡太守。又“转”护乌桓校尉。“护乌桓校尉”是武官,李膺做这个官时,经常亲自出马与来犯的鲜卑人打仗,结果是“每破走之,虏甚惮慑。”永寿二年(公元155年),鲜卑人“寇云中”,桓帝再次请出李膺,做“度辽将军”。此前,西方边境很不安宁,新疆、甘肃、内蒙等地,都有游牧民族大规模的抢掠行动。而李膺到任后,少数民族“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于是“声振远域。”延熹二年(159年),李膺当了“河南尹”。东汉以洛阳为首都,“河南”是“京畿”之地,很不好管理。李膺与贪官较真,结果“反坐输作左校”――给弄去“劳改”了。幸亏“司隶校尉”(纠察百官,并管京城及近郊)应奉给皇帝上书,替李膺说话,才解除劳改。过了不久,李膺也当了“司隶校尉”。此时,有一个叫做张让的权倾天下的宦官,他弟弟张朔当野王县令,“贫残无道,至乃杀孕妇”。一听说李膺来当上级,马上弃官逃跑,到京师藏到哥哥张让家中的密室之中。李膺知道真相,带人冲进张让家里,砸开密室,硬是把张抓到了洛阳监狱。他担心夜长梦多,审讯完毕,便立即对张朔执行了死刑!这一下,张让抓到李膺执法的过错,就到皇帝那里告了一状。李膺是名高天下的大臣,皇帝(顺帝)没有简单处理,而是召见李膺,问他为什么知法却故意不守法。李膺没有按法律条文来辩解自己为什么急于行刑,而是引古人为例,说明严肃法纪的重要性。其实,按法律,李膺当然有“擅杀”之过,但皇帝听了他的话后,却对张让说:你弟弟该死,李膺有什么错?于是宦官们怕得要死,休息日也呆在皇宫里,不到外面去“野”了。皇帝觉得宦官们怎么不出门了,就问他们。他们说:“畏李校尉。”李膺当稳了“司隶校尉”,但是政治依然无比黑暗,于是,“处士横议”,读书人抨击政治丑恶势力,形成了一个议论风暴――有点像是1988年的样子。李膺的铁骨铮铮,让“士人”们极为欣赏、期待,于是都想认识他。当时,进了李膺的门的,被荣称为“登龙门”。这种情况,宦官等“黑暗势力”自然不能坐视,于是添油加醋,在皇帝耳朵边煽风点火,搞成了“党锢之祸”――禁锢了一大批读书人,并且把李膺也抓了起来(这回,你想起什么?)。太尉陈蕃不干了,说抓来的人,都是“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怎么能没有具体的罪名就抓、就动刑呢?皇帝听了恼羞成怒,将李膺抓到了直属内庭的监狱:黄门北寺狱。李膺怎么办呢?他故意在供词中牵入很多宦官子弟,使得宦官们怕自己也扯不清楚,于是宦官“请帝以天时宜赦”,大赦天下。结果,李膺免官回归乡里,居住在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的议论呢?是“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公元168年,桓帝死后,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外戚)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因此,“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不久之后,陈、窦二人死于宦官之手,“党锢之祸”再起,李膺等人便又罢官回家了。169年,“党锢”中的张俭逃亡(见“张俭三条”一文),朝庭“收捕钩党”,大家对李膺曰:您老不要在家等死了,还是逃了吧。李膺却答道:“困难的事不能推,有罪的时候不逃跑,这是大臣应有的品质啊。再说,我六十多岁了,老话说‘死生有命’,还逃什么呢?”倒自己跑去“自首”去了。结果,自己被酷刑而死,老婆孩子被流放到“远恶军州”(《水浒》常用语),门生、故吏、父兄都被禁锢。当时,有一个景毅的儿子叫做景顾的,刚刚成为李膺的门徒,还没有记录在他的学生名录中,于是没有被牵连处理。景毅“慨然”说道:“我因为李膺是贤者,才让儿子拜师,虽然没有在名册中,却不可以自己不说。”于是,上书说明自己父子与李膺的关连,辞官回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