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图10所示,小车后壁上附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块,它与车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至少为 时,物块可恰好不落下来(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若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3 22:33:49
19.如图10所示,小车后壁上附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块,它与车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至少为 时,物块可恰好不落下来(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若小
19.如图10所示,小车后壁上附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块,它与车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至少为 时,物块可恰好不落下来(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若小车向左加速度再增大,物块相对于小车静止,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将__ __(增大、减少或不变).
20.如图11所示,质量为m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金属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21.某同学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得到一段纸带如图12所示.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相邻计数点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B、C和D各点到A的距离为s1、s2和s3.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c=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9.如图10所示,小车后壁上附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块,它与车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至少为 时,物块可恰好不落下来(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若小
19的那个动摩擦因数应该为μ.使物块不下落,则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mg,由f=μN,得N=f/μ=mg/μ,由牛顿第二定律,N=ma,a=N/m=g/μ.车再加速,物块受到车壁的作用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但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
20.把F正交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力Fsinθ和水平方向的力Fcosθ,由于物体匀速,所以摩擦力f=Fcosθ,N=mg-Fsinθ,μ=f/N=Fcosθ/mg-Fsinθ
21. 选头两段研究,AB位移为s1,BC段位移为s2-s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s2-2s1)/T².C点的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
所以Vc=(s3-s1)/2T
19的那个动摩擦因数应该为μ。使物块不下落,则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mg,由f=μN,得N=f/μ=mg/μ,由牛顿第二定律,N=ma,a=N/m=g/μ。车再加速,物块受到车壁的作用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但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
20.把F正交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力Fsinθ和水平方向的力Fcosθ,由于物体匀速,所以摩擦力f=Fcosθ,N=mg-Fsinθ,μ=f/N=Fco...
全部展开
19的那个动摩擦因数应该为μ。使物块不下落,则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mg,由f=μN,得N=f/μ=mg/μ,由牛顿第二定律,N=ma,a=N/m=g/μ。车再加速,物块受到车壁的作用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但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
20.把F正交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力Fsinθ和水平方向的力Fcosθ,由于物体匀速,所以摩擦力f=Fcosθ,N=mg-Fsinθ,μ=f/N=Fcosθ/mg-Fsinθ
21. 选头两段研究,AB位移为s1,BC段位移为s2-s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s2-2s1)/T²。C点的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
所以Vc=(s3-s1)/2T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