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3:27:14
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段佛语我非常喜欢,曾多次将它抄在日记中,抄在写字台前的台历上,因为它对我的为人、做事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寒山是唐代的一位非常知名的高僧,苏州的寒山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寒山与另一位高僧拾得的这次闻名四海的对话,在我国佛教历史上历久不衰让后人至今赞叹不已.这是一次智者之间的问答,表现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我初见这段对话,并不是在苏州的寒山寺,甚至也不是在国内,我是在韩国的一个寺庙中首先见到的.那是1996年底,我随我区政府代表团去韩国光州广域市西区参加两区结好庆祝活动,主人邀请我们参观光州的一个著名寺庙.这段著名的对话,被寺庙的僧侣用汉字刻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寺庙墙上.看到了它,我立刻眼前一亮,好像一股清泉顿时冲开了心中的浑浊.因为那个时间,正好有个堵心的事解不开,老感觉有人在故意与我找别扭,郁闷的很.这段对话,使我突然间豁达、轻松了,我立刻把它抄下来,带回国去.后来一查,在国外看到的名言,竟出自我们的祖先,出自祖国的先哲高僧.当时我真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
于是,我有意查找了有关资料,对这段对话进行了研究.在这段对话中,寒山师傅问得很好,拾得师傅答得很妙.其实,拾得的回答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豁达、那种超然、那种大度、那种洒脱,也就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所宣扬的“清净无为论”中的“少私寡欲,不去争斗”.很明显,这是一种救人的、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而不是一种救世的学说.但对人的修行来说,“少私寡欲,不去争斗”的确能给人以极大的解脱.每个人身边总有些不快,这种不快很多是别人对你的嫉妒、诽谤、讽刺、攻击甚至迫害所造成的.怎样对待别人的恶为(或善意的恶为),怎样摆脱身边的这些烦恼,是我们经常为之头疼的事.于是,有的人明中争斗,结果争的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有的人暗中生气,结果气的七窍出血,永世窝囊.“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种处世方法,既不明争,也不暗斗,而是不斗气也不生气,正起眼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能笑到最后.
之所以说这段对话影响了我的一生,是因为的确身边有一批这样的人,而我用“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的方法获得了胜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有那么些人看你不顺眼,想着办法整你、治你、斗你.如果你把心思放在反抗上,那就正好中计了.我采取的方法是,面上事事过的去,暗中自己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工作学习成绩去“游戏”人间,“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远远的被我甩在身后.凡事要低调,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要先做好了再说.我给我自己制订的做人座右铭“少话少事少事”(少说大话、少做卤莽事,就会不出大事),就是“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的翻版.这种处世方法绝对不是消极的,我认为是防守式的进攻,是积极的.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固然可取,但不闻世事、时时“清心寡欲”,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生态度去生活,也颇是有些对己、对世太不负责任了.拾得师傅的回答,只是一种思想的反映,也仅仅是一个教育人要“修其身,完善其性”的美好愿望.它有着积极、善良的一面,但也有着不现实、颓废的缺陷.人都是生活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而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现实的社会,既有它的美好、善良、真诚,也有它的丑恶、暴戾和虚伪.对于那些社会中坏的一面,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呢?比如,对公共车上猖獗盗窃的小偷,对大街上行凶作恶的歹徒,用“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的方法对待肯定是不行的.对于阴暗的事物,对于伤人、伤俗的歪风,对于欺弱压小的暴虐,对于一手遮天的恶徒,“不抵抗政策”非但换不来安定,只能是让它们得寸进尺,越发肆无忌惮!于是乎,对话改为“只是反他,抗他,驳他,击他,斥他,蔑视他,几个回合,消灭他!”
“寒山问拾得”的这段经典对话所以传世不衰,是因为它有睿智的哲理,因此就有无限的生命力.我想,能一分为二地把这段对话的精髓占为己有,以后做人时会更敞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