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知音的典故?多个!急!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9:07:53
有关知音的典故?多个!急!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有关知音的典故?多个!急!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有关知音的典故?多个!急!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

有关知音的典故?多个!急!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
有关知音的典故?
多个!
急!
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

有关知音的典故?多个!急!不要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详细!
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意思: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王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王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王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国王,历史上称为“齐桓公”.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把王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王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