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远虑近忧课上讨论发言用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6:52:16
中国经济远虑近忧课上讨论发言用的
中国经济远虑近忧
课上讨论发言用的
中国经济远虑近忧课上讨论发言用的
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很快,一季度通胀压力严重,到三季度又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为了应对形势的剧变,政府果断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彻底转向.108个基点的降息已经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能表述的了,而由中央政府提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各地方政府汇总上来的数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8万亿,要知道,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不过13.7万亿元.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说:中国经济的“近忧”有所缓和,但“远虑”增加了.这句话值得细细琢磨.
首先看投资这块.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以投资促经济,这是我们屡试不爽的法宝.在10年前的上一轮紧缩中,通过扩张投资我们顺利走出了泥潭.但此一时彼一时,目前我们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规模已非10年前所能比.10年前积极财政政策释放出的大量产能,通过后来加入世贸组织,打开国际市场得到了消化,但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外需减少成为一个短期难以改变的趋势,而启动内需又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旦本次投资形成的产能释放,而需求没有相应提升,经济陷入通缩的风险大增;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GDP构成中消费比例过少,上世纪90年代是60%,现在仅有百分之三十几,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年复一年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GDP数字倒是振奋人心,但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同步增长.因此,如果本次投资不更关注于民生内容,改善百姓收入预期从而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看“双降”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央行早就取消了信贷规模管理,之前的小幅降息已有3次,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企业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缺钱,而是需求不足.不要忘了,现在是经济危机年代,投资机会少之又少,如果硬性要求银行放贷,只会增加其呆坏账的风险.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在应对通缩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对于启动经济增长可能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尤其在目前面临内外需双走弱的情况下.毕竟,中国央行还无法像美联储那样把货币发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例,正如2006-2007年房价高涨时期,银行连续加息没能阻挡楼市火爆一样,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冷的情况下,连续降息也很难根本逆转行情.虽然目前的“两率”仍处于相对高位,未来还有进一步下调空间,但不解决需求问题,货币政策很可能会陷入“失灵”的困境.
经济周期是市场的自然规律,调整有时候也并不都是坏事.通过调整可以消灭多余的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而投机消退和价格下降还能让普通大众受益.调整本身也能给创新带来天然良机,可以说,没有重大的制度创新,中国下一个30年的高速增长很难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