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地理信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10:21:37
五条地理信息
五条地理信息
五条地理信息
1.地球
(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皮球似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3.两极:南极和北极分别是地球上最南最北的两点.
4.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③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5.纬度:赤道为起点,向南向北各90°.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6.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①指示南北方向.
②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状.
③长度都相等.
7.经度:起点为本初子午线,东西各180°,东西半球界线为20°W和160°E的经线圈.
8.经纬网:可确定一定的位置.
(2)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一天即24小时.
③形成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一年.
③形成季节变化.
④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66.5°,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3.五带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地图
(1)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直线比例尺)
2.方向:
①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4.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2)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上辨别地势的高低起伏.
3.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海陆面积的比例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海陆分布大致为陆地集中分部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形成的.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有五种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2.七大洲地形特征:
①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大.
②非洲以高原为主.
③欧洲以平原为主.
④南极洲为冰雪大陆.
⑤南、北美洲均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⑥大洋洲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3.世界著名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4.世界著名高原和平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
5.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
(3)地形的变化
1.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的表现:褶皱、断层、地震、火山.
2.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的表现:风、流水、冰川、海浪.
4.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2.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①时间长短不同.
②天气时刻在变,气候较为稳定.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名词含义:
①气温年较差:一年中一个地方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②等温线:根据世界各地气温的观测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形成的线.
2.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一般分别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和日出以前.
②气温的年变化:一是南、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值、最低值出现的月份不同;二是热、温、寒带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
③气温的年际变化:地球表面各年气温不同,气温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3.气温分布:
①气温分布的纬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极地逐渐降低.
②海陆影响——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③地势影响——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3)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名词含义:
①气压: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力.
②等压线:在地图上,把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用曲线连起来形成的线.
③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叫做信风.终年吹着信风的地带,叫做信风带.
④西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偏转为西风.在南北纬40°~60°盛行西风的地带,叫做西风带.
⑤东风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偏转为东风.在高纬度盛行东风的地带,叫做极地东风带.
2.气压高低的变化:气压高低随海拔高低而变化;气压高低随气温高低而变化.
海拔高——气压低
海拔低——气压高
气温高——气压低
气温低——气压高
3.风: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运动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4.世界上的主要气压带和风带:
①七个气压带由赤道向两极,高低气压带相间.
赤道地带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为低气压带.
两极地区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为高气压带.
南纬30°和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气流下沉,为高气压带.
南纬60°和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带,气流上升,为低气压带.
②六个风带:风由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名词含义:
①降水: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
②等降水量线: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形成的线.
2.水汽来源:海陆各种水体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
3.形成降水的三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凝结核;水滴增大.
4.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
②两极附近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
5.降水季节分配:
①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②全年少雨区.(干旱地区、两极地区)
③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④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⑤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5)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
1.名词含义:
①洋流:大洋表层的大股海水常年朝一定的方向流动.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③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3.气候的地区差异:
①热带多雨地带,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②温带湿润地带,分布在中纬度受到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
③寒带和亚寒带,在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
④干旱地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少雨地区.
⑤高山地带,气候从山麓到山顶作垂直变化.
(6)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
2.自然带按纬度的分布最明显的标志——植物.
3.九个自然带的气候、植物和动物:
①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雨林;猩猩、河马.
②热带草原带:一年分雨季和干季,干季炎热干燥;稀树高草;斑马、长颈鹿.
③热带沙漠带:终年气温很高;少数耐旱植物;单峰驼.
④温带沙漠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冬季较寒冷;少数耐旱植物;双峰驼.
⑤温带草原带:气温比热带草原带低;短草;黄羊.
⑥温带阔叶林带:较高纬度地区寒冷干燥;杨树、桦树;梅花鹿、大熊猫.
⑦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较低;松、云杉;熊、松鼠.
⑧苔原带:气温很低;苔藓;驯鹿.
⑨冰原带:气温极低;冰雪覆盖;北极熊、企鹅.
5.世界的自然资源
(1)概述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水、森林、矿产、阳光等.
2.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
3.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2)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原、建筑用地等.
2.土地资源的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3.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①人口增加,耕地减少.
②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
(3)水资源
1.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
2.水资源储存:
①海水占96%——不能直接利用.
②冰川是淡水主体——利用少.
③河水、湖水、地下水——大量利用的水.
3.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
4.淡水资源的分布:
①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②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5.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和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遭到污染;浪费水现象严重.
②解决方法:节约和合理用水;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
(4)森林资源
1.森林是物质资源.
2.森林的作用:提供木材.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3.保护森林资源:合理采伐;人工造林.
(5)矿产资源
1.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现在社会离不开矿产资源.
2.矿产资源的种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3.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要保护、珍惜并合理利用.
(6)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1.名词含义:
①能源: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由物质的运动而产生的能量资源.
②新能源: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者过去曾被利用过,后来被其他能源取代了,而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
2.核能:主要是原子能,它是从铀矿中提取的核燃料.
3.核能的优点:能量大,核燃料运输量小.
4.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
5.风能:风力发电.
6.陆地上能利用风能的地方:主要在常年风力较强的沿海和内陆高原.
7.生物能:主要是利用生物燃料制造沼气.
(7)环境保护
1.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2.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
3.节约能源,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