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介绍一下《一个都不能少》和它所反映的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09:57:10
有谁能介绍一下《一个都不能少》和它所反映的问题
有谁能介绍一下《一个都不能少》和它所反映的问题
有谁能介绍一下《一个都不能少》和它所反映的问题
看了两次「一个都不能少」这出电影,有两种不同的感觉,前后截然不同,所感的对象亦有分别.再次重电里的细节,刻情的一点一滴也教我回味,亦引发我再度的思考.首次看毕「一个都不能少」,充满整个脑子只是代课老师魏敏芝找回贫苦学生张慧科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扣人心弦;但第二次的焦却落在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上,有可悲亦有可喜.
可悲之处在于贫困山区基础教育推行之缓慢及推行者之其身不正.资源短缺、经济落后是基础教育迟迟也未能在贫困山区中普及起来的最主要原因.自中国大陆于八十年代开始实行革开放,至今已有二十年,但富起来的只有一小撮沿岸地区的市民,更使贫富悬殊的问题加剧,大部份居于穷乡僻壤适龄孩儿仍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有幸入学的却又每一刻也在求学和生计间作拉锯式的取舍.除了因为资源短缺的缘故外,又有谁会关注到政策推行的问题上呢?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和香港不少慈善团体也纷纷筹集资金及物资,送往中国各贫困山区,弓兴建「希望小学」,不断推动山区的教育工作.但一批批的资金及物资有多少能送到贫苦学生的手中,又有多少资源是真真正正的花在有需要的学生身上呢?正当魏敏芝嚷着要到城里找回学生张慧科,到村长家中请求帮助,村长却一面收起一碟碟大鱼大肉、吃余吃剩的?,一面拒绝魏敏芝的请求,还说没钱,想帮也帮不了.这是多么的人愤怒.由村长对魏敏芝的严厉态度,到贿赂张慧科说出擅跑学生的藏身之处,再到电视台把魏敏芝、张慧科送回水泉镇,村长见到一大车文具及收到助学资金的眉飞色舞的样子,都足见村长唯利是图的作风.这不就是教育工作推行中的可悲吗?
可幸的是,水泉小学仍然有一位鞠躬尽瘁,满心热挚的高老师,成为了黑夜中的一线曙光.在数月也没有发工资,没有钱买粉笔,把仅有资源耗尽的情况下也对二十多个学生不离不弃;面对老母病危在床,不得不赶回家采望的情况下.就在准备出发的清晨仍放不下心头大石,此忑不安,不愿把自己作为它师的身份放下,依然想过不回家探病.但现实却不容许这事发生,唯有叮嘱魏敏芝好好看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极度贫困皂情况下仍然愿意付出五十块作为魏敏芝的代课酬劳.高老师工作态度之认真,对学生就学的坚持,对山区教育的不离不弃,正是山区教育工作推行的可幸之处.
「一个都不能少」整套电影以纯真、朴实、自然的拍摄手法,带出现今中国山区的基础教育推行的实况和问题,流露出真挚皂情感、动容的气氛.片末只以学生用七彩演纷的粉笔写字的情景作结,并没有交代水泉小学的及展及高老师的复职,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亦正是我们该对山区教育推行问题加以正视的地方.
很多人都说「一个都不能少」这电影十分感人,说小主角敏芝很伟大……种种对此电影主角行为的赞美,我都不赞同.我看到的,只有中国人的市侩,按章办事的迂腐以及对事物的短视以及教育制度失败的悲哀.
戏中的小老师魏敏芝,本来就是一个个性刚烈、鲁莽的农村姑娘,她去代课的目的不在于作育英才,贡献国家;她为的只是五十块钱的工资.而推动她坚持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动力,也只不过是高老师额外打赏的十块钱而已.最记得还当记者访问她为何非要找回张慧科回乡不可的原因时,她犹疑不语只懂痛哭的那段情节,可能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她的原因也只是自己多日来吃过的苦头而哭.在我眼中,她根本与电视台的接待员女士毫无分别,她们一样是在「按章办事」,一样是没工作热诚,一样是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魏敏芝多的只是一份?劲而已.
另外,电影想带出的讯息是:中国人的短视.事实上,中国大陆又何止一间「水泉小学」,岂止一个张慧科?简陋的校舍、辍学的儿童,遍布了中国各穷乡之中,城市人看见的只是冰山的一角,为何他们只懂同情施予给一间水泉小学,一位小老师和一位辍学儿童,对其他却漠不关心?只可说一句:他们短视、思想表面化,对深一层的问题,好像未曾顾及过.
这故事不但说出贫村小学不幸,更是说出整个中国的不幸,固执功利的魏敏芝是一个幸,只有水泉小学才被关心正视也是一个不幸,中国人的思想到现在仍是单?发展更是一大不幸.
种种的不幸只可归疚于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我想,导演开拍此电影的目的,可能是想中国人作一个反思,反思整个社会的前途,反思中国人的不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