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4:40:50
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除陆小曼外,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音.
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当时医学不发达,堕胎意味着生命风险,但是为了追求林徽音,徐志摩强迫张幼仪堕胎.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张幼仪与儿子一起在美国幸福生活,活了八十八岁,一九八八年在纽约去世.徐志摩的冷血寡恩,不尽人道、夫道、父道,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徐志摩抛弃张幼仪的事迹却成了徐志摩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标榜!说这是徐志摩反抗“四千年史髅不绝”的“忠孝节义”!
徐志摩与林徽音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门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音一见钟情,林徽音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情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音不知何故却悄然随父回国去了,徐志摩成了孤家寡人.
林徽音不久便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但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行订婚仪式.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在热恋着林徽音,深怕两人重拾旧欢,驳了梁家的面子,同时也怕梁林订婚给弟子以重击,因此他要儿子和林徽音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梁老的苦心徐志摩自然不晓,为了追求林徽音,他从英国回到国内,但愿望还是落空了.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结婚.至于林徽音为何和志摩刚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绝情于志摩后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林徽音至死仍三缄其口,这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林徽音与丈夫梁思成一起为中国的建筑学以及保护北京城的古建筑(城墙等)做出了很大贡献.林徽音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逝世,享年五十一岁.
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小曼聪慧活泼,通外语,会唱歌.其父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英俊的王赓将军为婿.王赓曾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后成为美国总统)是同窗之友,就职于北平警察局,后任哈尔滨警察总长.王赓办事认真负责.陆小曼生性风流,三天两头到外头游乐.于是王赓认为陆小曼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也没有守住妇道人家的本份;陆小曼则认为王赓不够体贴,喝过洋墨水的的人还如此古板.这时王赓留学美国时的好友,北京大学的同事徐志摩悄悄地介入进来.陆小曼确实有一些文化素养和灵性,但谈不上造诣,比起同时的女才子差得甚远.成为王将军夫人后,聪明漂亮加显赫的身世,才成为北京上层社会交际花,也由此认识了徐志摩、刘海粟等社会名流,拜师学画等.
从传统道德讲,徐志摩追求陆小曼,算是对结发妻子不忠,对朋友王赓不义.然而徐志摩向来是随兴而为、不拘绳墨,一旦“邂逅赏心,相倾怀抱”,就顾不了身外之事了.陆家和徐家都认为他们是不孝子女,是丑闻,极力阻止.徐志摩、陆小曼认为:“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徐志摩则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两人在风气初开的潮流中,受到青年男女的怂恿、喝采,豪气干云地踏上“不思旧姻求新婚”的道路.像郁达夫云:“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那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于是,一九二六年农历七月七日,徐志摩,陆小曼两人在梁启超的证婚下举办了婚礼.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任公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应老友胡适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飞来飞去.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结果飞机失事.死前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晚清名臣翁同和的孙子.翁瑞午是典型的上海小开,家里有钱,自己有闲,会玩、会吃、懂得哄女人.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烟.被上海小报匿名讽刺,让徐志摩大光其火.徐志摩多次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
徐志摩死时,是36岁.那一年,陆小曼29岁,与翁瑞午自然同居在一起了,但两人不正式结婚.翁陆两人晚年分裂.翁另有新欢.1960年,陆小曼在上海街头遇到老友、郁达夫的遗孀王映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出著名婚恋事件的女主角),不禁哭诉道,说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翁瑞午也跑了,“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深的凄凉和孤独啊.”
陆小曼是1965年4月3日孤身一人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的,终年63岁.陆小曼的灵堂上只有一副友人的挽联.她死前惟一的愿望是和徐志摩合葬,但徐家坚决不答应.她的骨灰一直寄存在某处,直至1988年,由其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堂侄出资,才在苏州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