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宝鸡宝一中小升初语文真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7 15:41:03
2011年宝鸡宝一中小升初语文真题
2011年宝鸡宝一中小升初语文真题
2011年宝鸡宝一中小升初语文真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a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
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儿.
C.音乐(lè)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yuè).
D.小菊做的飞机模(mú)型精致极了,跟真的一模(mó)一样.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分)( )
A.赤橙黄绿清兰紫,谁持采炼当空午?
B.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河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泄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贱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振耳欲聋.
C.一家外国报纸清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D.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下列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①《火把花》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他爷爷与地主老财有着深仇大恨.
②我们对老张的遭遇深表同情.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B.安徒生的作者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C.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姑娘们跳起了动听的舞蹈.
D.大地把太阳照得一片通红.
5、下列句子说得最委婉的一项是(2分)( )
A.怎么不把你的《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给我用?
B.快把你的《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拿给我用!
C.你为什么不把《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给我用呢?
D.能把你的《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语文思维训练教材》借给我用一下吗?
6、下列句子表意准确、简明、连贯的一项是(2分)( )
A.我要尽快早日报答母亲对我的母爱.
B.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很快进步了.
C.围绕中心选材,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D.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7、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C.郑板桥是清代一位有名的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D.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8、下列和所给例句修辞方法同类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天亮时才发现,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
A.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B.红安养育了223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
C.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D.昨天我遇见那个小光头了.
9、数量从“1”增加到“9'和从“9”减少到“1”,下列对二者的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增加了8倍,减少其9分之8
B.增加了9倍,减少了8
C.增加了9倍,减少了9分之8
D.增加到9倍,减少了8倍
10、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 )
A.一儿曰:“日初出大余车盖,级日中,则如盆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虽与之俱学,佛若之矣.
C.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D.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11、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进一个"叫"的同义词.(4分)
虎( ) 马( ) 犬( ) 狮( )
狼( ) 蝉( ) 猿( ) 羊( )
12、把括号内的三个备选词语分别填到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3分)
地震是自然中对人类最大的惩罚之一.
(备选词语:危害灾难灾害)
13、读句子,回答问题.(3分)
A.这里产的蜜桔,每个只有四五十克重.
B.站在离浮雕十二三米的地方,就能将上面的人物看得清清楚楚.
(1) A句中的“四五十克”是说蜜桔重还是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句中的“十二三米”是说距离远,还是说距离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将原句中加点的部分各改动一个字,使其中数字所表示的轻重、远近与原句意思相反.
A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B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0分)
坟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 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 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 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4、从体裁来看,本文属于(2分)( )
A.童话 B.小说 C.寓言
15、给本文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是(2分)( )
A.叹息
B.大人物和小人物
C.蚊子和狮子
16、文章运用了( A.拟人B.夸张C.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 A.外貌动作B.语言动作C.心理活动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中心.(2分)
17、文中两次写到蚊子吹喇叭.
(1)第一次吹喇叭是因为(1分)( )
A.心中无底,借此鼓气 B.藐视强敌,勇敢出击
C.迷惑强敌,制造战机 D.虚张声势,吓唬强敌
(2)第二次吹喇叭是因为(1分)( )
A.战斗之余,习惯吹奏 B.战胜强敌,得意忘形
C.鼓足勇气,准备再战 D.嘲笑强敌,再接再厉
18、这种打败大人物的人却被小人物打败,原因是(2分)( )
A.这种人之所以能打败大人物,是因为他头脑灵活,机智勇敢;正是因为打败过大人物,才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被胜利冲昏头脑,最终被小人物打败.
B.这种人之所以能打败大人物,是因为他勇猛善战;正是因为打败过大人物,才不可一世,疏于防范,最终被小人物打败.
C.这种人之所以能打败大人物,是因为他深知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正是因为打败过大人物,才会麻痹大意,意外地被小人物打败.
D.这种人之所以能打败大人物,是因为他能以已之长克敌之短;正是因为打败过大人物,才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最终被小人物打败.
(二)(30分)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见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时,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表演潜水了.”
19、请在文段方框处填上恰当的标点.(3分)
2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掩盖-( ) 惊奇-( )
2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
A.声音延续 B.解释说明 C.意思转折
2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2分)( )
A.意思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话语突然停止
23、“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句中“没”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没”字的意思是□□;后一个“没”字的意思是□□.(2分)
24、“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________.(2分)
25、“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则寓言刻画小猫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3分)(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27、本文的写作顺序是(3分)( )
A.先总后分 B.总分总
C.先分后总
2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3分)( )
A.做人要乐于助人,不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
B.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聪明,瞎乱猜测.
C.做人要诚信实在,不要文过饰非,自欺欺人.
D.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固执己见,狂妄自傲.
30、小猫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作文(30分)
这边风景独好
参考答案:
一、
11、答案:啸 嘶 吠 吼 嗥鸣 啼 咩
12、答案:灾害 危害 灾难
13、答案:(1)轻 (2)远 (3)只有-竟有 就能一才能
二、
16、答案:A B
19、答案: :,
20、答案:掩饰 惊异
23、答案:没有 沉没
24、答案: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用虚伪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作“饰非文过”.)
25、答案:跳进泥坑里,浑身糊满污泥.
26、答案:跳进泥坑里,浑身糊满污泥.
27、答案:小猫自我吹嘘,文过饰非,最后导致死亡.
30、答案:自欺欺人,文过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