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盈利性支出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19:18:35
政府的盈利性支出是什么意思?
政府的盈利性支出是什么意思?
政府的盈利性支出是什么意思?
政府支出
一、政府支出规模增长
政府支出的增长,可以从政府支出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方面来考察.政府支出的绝对量,就是政府支出的实际数量,直接表现为政府支出预算中的绝对金额的增长,它能够比较明显地反映政府支出的现状和增长趋势.但是,研究政府支出增长不能仅仅局限在研究其绝对值,而是应该同时分析其相对值,即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因为如果脱离了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单纯的政府支出绝对量,往往不能全面反映政府支出与其紧密联系的经济问题.因而,一国政府支出绝对规模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但要全面反映经济发展各方面的特征,仍需要把各政府支出量与其他经济指标相比较,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政府支出规模存在的问题.
衡量政府支出规模相对增长时,一般来说,主要将政府支出金额与GNP或GDP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把政府支出分成若干项目(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等)与 GNP或GDP进行对比.对政府支出的规模,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都不是相同的,并明显地呈现出增长趋势.
二、政府支出规模增长成因分析
(一)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
1、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2、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理论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4、威廉·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二)政府支出规模增长原因综合分析
1、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国家机构的行政效率.2、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物价水平、征税能力和政府的经济干预.
3、社会性因素.如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增、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支出规模.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支出规模变化实证分析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规模增长趋势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府支出绝对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张,政府支出增长率也比较高,但政府支出在GDP中的比率却不断下降.
1、政府支出增长率.
(1)预算支出增长率.
(2)预算外支出增长率.
2、政府支出比率.总体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包括预算内外支出)比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二)我国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学界开始对转轨经济下的财政职能展开讨论,并就此根据政府支出的性质将政府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性支出、社会文教性支出、国防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其中后四类统称为社会管理支出.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20多年来我国政府支出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即是经济建设在政府支出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经济建设支出的迅速下降直接导致了整个政府支出规模增长速度的放慢.应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增强,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下降有其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还起着主导作用,经济建设支出下降过快会制约财政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支出比率下降趋势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支出比率下降的外部原因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带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政府重新确定自己的职能,原有包办一切的工作方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政府支出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是合理的.政府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以及较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恢复奖金制度等原因,使政府集中性财力下降,必然产生政府支出在GDP中所占比率下降的现象.
四、政府支出的分类
(一)政府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
按政府职能分类,实际上就是按费用类别分类.按照政府职能划分,政府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二)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国民经济面临工业化的繁重任务,政府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与购买性支出相比,转移性支出的重点在于体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发育程度高,社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财政分配政策重点倾向于体现社会公平,因而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以此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
(三)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社
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在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下,主要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科技三项费用.(4)农业支出.(5)林业支出.(6)水利和气象支出.(7)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8)教育事业费.(9)科学事业费.(10)卫生经费.(1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3)国防支出.(14)行政管理费.(15)外交外事支出.(16)公检法司支出.(17)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18)债务本息支出.(19)其他支出.
政府支出按具体用途分类,是同国家预算科目的设置相一致的,这种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
(四)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
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外交支出.(3)国防支出.(4)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支出.(6)、科学技术支出.(7)文体广播支出.(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医疗卫生.(10)环境保护支出.(1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农林水事务支出.(13)交通运输支出.(14)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5)其他政府支出.包括未划分到以上功能中的财政支出.这种政府支出划分方法,有利于体现政府各项支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可分析资源在不同领域的配置状况.
(五)政府支出其他分类方法
1、政府支出按部门划分
政府支出按部门分类:预算支出可分为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商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社会保障等部门支出.
将预算支出分为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商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社会保障等部门支出,一方面,可以分析政府的部门政策导向,一般而言,政府对那些部门投入多,那些部门事业发展快;另一方面,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分类,直接为编制部门预算服务.
2、政府支出按预算编制方法划分
政府支出按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资本性预算支出.经常性预算支出,是指满足政府履行日常内外职能所需要的支出,这部分支出一般都是无偿性支出;资本性预算支出,是指投入社会再生产领域,形成各类资产的支出,这些资产以后可为国家财政带来利税收入.将预算支出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资本性预算支出,可分析政府履行基本公共管理职能与干预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3、政府支出按预算管理体制划分
政府支出按预算管理体制划分,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中央预算支出,是指中央政府满足全国性和跨区域性公共物品服务的支出,体现中央政府职能实现的程度;地方预算支出,是指地方各级政府满足区域性公共物品服务支出.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分析各级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具体情况,以及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五、政府支出绩效
政府支出过程,就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将社会经济资源集中到手中,并根据政府职能需要,进行支配与使用.由于社会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政府在集中了相应的资源后,就面对这样的问题:对已经集中的有限资源由谁支配,给政府部门,还是交给某一微观经济主体.从绩效角度说,主要看谁支配这些资源后,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政府支出绩效评价问题.通常认为,只有当这些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并通过政府支配能够发挥出比由微观经济主体取得更大的成效时,政府占有并支配资源对社会才算是有益的.政府支出追求绩效,其依据也是如此.可以说,政府支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指提高政府支出的绩效.
政府支出的绩效,是指各项政府支出所发生的“成本”与所得“收益”的对比关系.提高政府支出绩效,实际上就是政府通过相应的经济活动,达到“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这样一种最优效果.当然,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别,这是因为,政府除像微观经济主体一样,可直接从事某些经济活动外,还处在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只需要分析发生在其自身范围内的直接的和有形的成本和收益;而对政府来说,则不仅仅要分析其自身范围内直接的和有形的成本与收益,还需要分析与政府部门有关的长期的、间接的和无形的成本与收益.二是双方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其经营目标是以追求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会选择亏本的方案;而政府则不同,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为达到这个总体目标,有时牺牲局部利益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处理政府支出使用情况的过程中,政府就可能面对较为尴尬的境地,处理极为复杂棘手的问题.
六、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
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目前,各国政府在分析政府支出绩效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
所谓“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有些政府支出项目,如政治、国防之类的支出,其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却难以衡量,况且,这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这类政府支出项目,就不可能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测算政府支出绩效,而只能运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来对其进行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法相比,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表现在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从确定政府支出项目最终方案的程序看,使用最低费用选择法与“成本——收益”分析法大致相同.并且由于最低费用选择法免去了计算支出效益与无形成本的烦琐,此种分析法所分析的内容比起成本收益法来看要简单得多.其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按照国家总体发展计划,相关政府部门确定建设项目目标,归集各自提出多种备选方案.
其次,以现有货币单位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出已经归集的所有备选方案各种可能发生的有形费用,并分别予以加总.在计算费用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需要多年安排才能完成全部支出的项目,都要用贴现法折算出“费用流”的现值,以保证备选方案的可比性.
最后,按照计算的各种备选方案的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的多少排出顺序,以供政府决策部门的决策者们进行择优选择.
一般地,最低费用选择法被运用于政治、国防、文化、卫生等政府公共支出项目.实际上,对使用最低费用分析法来确定政府支出项目的最佳方案,从技术上看已经没有太大困难,而真正的困难在于所有备选方案的确定.因为,这里提出的备选方案应能无差别地实现同一个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并不容易.
(三)公共定价法
还有些政府支出项目,如公路、电信、邮政等,对它们来说,同样是“易于衡量成本,难以计算绩效”,但通过这些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实际上都属于准公共产品,都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进行相关交易.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此类项目,则可以通过设计“公共定价法”来衡量它们的成本与收益,并可直接提高它们作为准公共品的绩效.
实际上,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微观经济主体都会自觉地采取措施,保证使自我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消费者追求福利或效用)实现最大化.期间,市场价格成为各微观经济主体是否采取行动,如何采取行动的信号.同时,价格机制成了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的主要市场机制.
对政府来说,由于其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那么,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到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种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公共定价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能源、通信和交通等公用事业以及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基本品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方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
七、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性资金,属政府筹集的税收等公共资金.(2)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政府采购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的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采购管理的公开性.政府采购是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的,整个采购过程全部公开,接受社会有关各方监督.(4)采购范围的广泛性.政府采购从汽车、办公用品到军火武器无所不包,涉及货物、工程及劳务等各个领域.(5)采购的数额巨大.政府始终是国内市场最大的客户.
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竞争性原则.通过竞争,投标人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商品和劳务,并想方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价格,实现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2)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指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法律、程序及过程都是公开的,以保证政府采购的客观公正性.(3)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指参加政府采购投标的人都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不能有任何的歧视.
政府采购的方法较多,常见的主要有:公开招标采购、选择性招标采购、限制性招标采购等.公开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按法律规定,在有关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发布招标广告,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经过投标人投标,及开标、评标和中标,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采购所需的货物、工程及劳务.选择性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直接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进行招标采购的方法.限制性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因进行特殊项目采购,需要与供货方商谈有关细节,但对谈判程序的适用条件加以严格限制,并对谈判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的采购方法.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其多方面的意义,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的角度分析,主要有:(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财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过程,可以直接监督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应有的监督功能.(2)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政府采购中,通过投标人公平竞争,为招标单位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劳务,可大大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据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的试点经验,一般可节约资金15% —30%左右.(3)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政府可通过选择采购的商品、投标人等方式实现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
参考资料:http://www.open.edu.cn/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2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