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激励同学的学习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3:55:31
怎样才能激励同学的学习心
怎样才能激励同学的学习心
怎样才能激励同学的学习心
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系统由多种动机由多种动力因素组合而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动力因素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体身上,占主导地位的动力因素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教育时,应针对特定时期学生的动机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年龄越小的学习,外部动机对他们的学习起的作用就越大.年龄大些的学生,内部动机起的作用才逐渐增大.因此,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征.下面笔者采取“小角度、深层次”的创作原则,就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认识学习意义,确立学习目标
当一个学生尚未认识到学习的重大意义时,他是不会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引导人们认识学习的作用,了解学习每一项科学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孔子就很懂得这一点.据《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篇》载: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予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宜,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镟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子路以为自己很有才能,根本就用不着学习.他并且用竹子作比方说:“南山的竹子,用不着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就可以射穿犀牛皮做的盔甲.可见,有什么必要去学习呢?”这说明子路由于不了解学习的意义,最初是毫无学习动机的.孔子便针对这点予以启发道:“把砍下来的这根南山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磨得尖尖的箭头,这样,射入得不是更深些吗?”子路听后,恍然大悟,随即连连下拜说:“我一定记住您的教导.”这说明子路在孔子的启发下,认识到了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了积极学习的动机.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使子路终于成为孔子及门的高材生.
认识了学习的意义,接下来就要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确立意味着建立一个奋斗的标准,一个在学习上要获取某种成功的意向,这个标准或意向将贯穿随后的日常学习活动之中.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指导作用,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明显的目标指向性活动.
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既要注意确定一般的学习目标,更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一般目标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所以,在经过教育影响使学生基本树立一般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精心策划学生的特殊目标.一个较好的方法是把各门科目的单元目标以及有关活动列举出来,提供给学生选择或分配给学生.只要学生作出选择或接受单元目标,就等于确立了特殊目标.这时,学生会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倘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难确立自己的特殊目标,特别在初中和上学生之中更是如此.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的好奇心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心理学家怀特(White, 1959)指出,人有一种探索和认识外界环境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会引起个体的好奇行为和探索行为,并表现为求知欲.克什(Kersh,1962)的研究就显示发现学习比指导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原因就是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向有适当难度的任务挑战,可以满足其好奇心.
教育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实践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从出生起就具有一种好奇求知的本性,只不过儿童入学后,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开始出现公化,有些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随着学习的成功而不断得到发展,而大多数学生则因学习失败而对知识失去好奇心、求知欲.成功的教学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例如,在一堂植物课上,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一位荷兰学者曾做过的试验:取干土60Kg,置于直简形木桶内.然后,把2Kg的柳树嫩枝插入土中.连续5年只给树苗浇灌雨水.5年后,树苗长大了,树重60Kg,比原来增加了58Kg,而桶中土的重量为59.934Kg,也就是说土减少了57g.问:“植物依靠什么增加了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教师所讲述的这一有趣的试验表明:植物长大了,而土壤几乎未减少,然而生活经验却告诉学习,植物靠吸取土壤中的养料维持生命,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从而形成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新教材学习的迫切愿望与浓厚兴趣.
三、重塑学生角色,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方式与抱负水平等.积极的自我概念与消极的自我概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前者为促进作用,后者为妨碍作用.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应该设法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通常,在学校中改善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有效方法是给学生提供某种机会,使他们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以及得到别人的承认.有一类活动是改变学生在学校的现行角色,使之但任积极的新角色.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这样的角色改变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在角色改变活动中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角色改变活动的做法首先是使学生的身人参与地位得到改变,例如,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就是一种改变方法.如果学生不接纳这种改变,那么他仍然会保持原状,不发生变化;如果学生接纳了这种改变,那么,他将会做出相应的角色行为以及知觉到外界(老师和同学)的正面评价.但,这时还不能说学生已经把这些角色行为与他人评价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还需要有一个把外在行为与评价转化为内在秉性的内化过程.这个内化过程包括了个人—社会比较与自我重新评定两个方面.个人—社会比较指学生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较,以及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学生通过在比较中吸收有关自我的积极信息,减少原有自我概念中的消极成分,明显地体验到新角色的意识感和成就感.在个人—社会比较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自我的重亲朋评定,这种评定是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结果使学生把积极的角色行为与外界评价纳入价值自己的体系之中,从而部分地改变了过去某些消极的自我评价,提高了原有的自我概念水平.
四、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首先,应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有关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这样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进一步增强其今后承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同时,应预防学生将失败归于稳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需要指出的,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只取决于努力”这种不现实的认识,应该让他们正确估价自身的能力,同时又认识到努力对于取得成就的巨大作用.
其次,通过专门的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的归因模式,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积极归因训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习困难或成绩不佳时,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第二层含义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自信心.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作“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作“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五、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一般的知识、技能可能迁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是可以迁移的.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一书中,把原理和态度的迁移看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在学生还没有对某种学习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之前,教师不应是消极地等待,而应是积极利用学生装原有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地使之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心理学家伯尔林(Berlyne)指出,人有一种“认识的好奇心”(Epistemic Curiosity),总是试图获取用以理解和控制环境的各种知识.他认为,这种认识的好奇心源于遇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观念冲突.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一般对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感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原有动机转移的可能性,让学生产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需要.便如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发现他所教的一个班的学生普遍喜欢生物学.根据这一情况他在教学法中,就巧妙地把生物知识“嫁接”到思想政治课中来.例如,在讲“利和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时,他讲了“杀人蜜蜂”的故事,巴西科学家引进了一中非洲蜜蜂,这种蜜蜂产蜜量高,繁殖能力强,但后来,由于管理不善,一些蜂逃了出来,在亚马逊河流域迅速繁殖,以处蔓延,袭击人畜.在巴西,被这种蜂蛰死的有150人,在委内瑞拉有300人被蛰伤,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利和弊相互转化,如果只看到有利的一面,没有看到有害的一面,掉以轻心,就会造成类似横贯美洲的蜜蜂杀人的大祸.这一例证,学生爱听,注意力集中,他们就很轻松地理解了抽象的理论,成功地实现了原有动机的转移,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逐步增强了学好思想政治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