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个人的处世美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6:37:23
什么是一个人的处世美德
什么是一个人的处世美德
什么是一个人的处世美德
谦逊处世的美德观念
孔子:“满遭损,谦受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下面一段摘自一位居士: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人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成为智者的选择.那么在当今社会,与人相处,我认为关键是要学会低调!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须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低调做人,就是要不喧闹、不娇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盈若亏,不娇不狂.苏东坡的《河豚鱼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方的河里有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在桥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绕过桥柱,反而生起气来,认为是桥柱撞了自己.它气得张开嘴,竖起颚旁的鳍,胀起肚子,漂在水面上,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飞过的老鹰看见它,一把抓起来,把它的肚子撕裂.这条豚鱼就这样成了老鹰的食物.苏东坡就此发议论说:世上有在不应该发怒的时候发怒,结果遭到了不幸的人,就像这条河豚鱼,“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却“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真是可悲!即使别人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也要尽量宽容.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一定要讲求适当的方式.一般人认为,挨批评肯定是苦的,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因为“苦”,受批评者往往要产生抵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批评的负效应.有些人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甜口良药也治病的效果.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进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去融化别人心田的冰雪变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愚蠢,大概也会苍老得快;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同事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在太高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因为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同事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 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邻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