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09:07:54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绵延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时代,诞生了不少伟大的科技成就,数十年来被人们顶礼膜拜;然而随着冷战的渐渐远去,这些在人类文明史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
绵延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时代,诞生了不少伟大的科技成就,数十年来被人们顶礼膜拜;然而随着冷战的渐渐远去,这些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功绩其真实性越来越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怀疑.继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被证明是一场十足的竞赛骗局之后,美国人一向引以为荣的阿波罗载人飞船首次登月的壮举近来居然也陷入了真假之争的漩涡之中.前不久,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了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1979年所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了许多质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电影纪录片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伪造出来的.戈尔多夫还强调,他是经过对所有登月照片进行长期地认真地科学分析和认证之后做出这一结论的.无独有偶,曾经参与过阿波罗计划的美国科学家比尔·凯恩日前更是抛出了一记重磅炸弹,在他正式出版的《我从未登上月球》一书中,有理有据的指出,阿波罗计划欺骗了全世界,所有的影像资料只不过是在南极大陆上的模拟月球试验场上拍摄的,美国宇航员从未登上月球.此言一出,可为惊世骇俗,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公众对阿波罗计划的质疑也达到了数十年来的顶点,据一项权威民意调查显示,有近2500万美国人表示不相信阿波罗行动是真实的.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竟然对此风波始终缄默不语,越发使人迷惑不解.且不说如果阿波罗计划确属伪造会给美国政府和舆论界信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单就目前的众说纷纭和造假呼声甚嚣尘上的状况,人们就不得不问:一直自诩对公众绝对诚实、开放的美国政府和新闻界到底隐瞒了多少东西?还有多少像阿波罗计划这样引发争论的人类文明成就会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被重新审视?
20世纪60年代正是美苏冷战较量正酣之时,美国载人航天活动也格外频繁,其中最为令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早在60年代之初,美国航空航天局就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随后便有了这样的载入史册的经典版本: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阿波罗1号到10号先后进行了多次近地轨道飞行试验和登月预演.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月球轨道,成功登陆后,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爬下了5米高的9级台阶,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从而那张震撼世界的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脚印的照片便诞生了.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18分钟后,另一位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他俩拍摄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进行实验并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探测信息.结束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登月舱飞离月面,升入月球轨道,与由科林斯驾驶的、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指挥舱会合对接.3名宇航员共乘指挥舱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溅落.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成就了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数十年来,人们对阿波罗计划真实性的怀疑从未消失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影《摩羯星一号》就影射阿波罗计划可能是场骗局.但是怀疑的呼声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涨.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比尔·凯恩在其著作中对登月照片提出的几个疑问:
1.月球没有大气层,因而也就没有空气折射的问题,那么应该清晰地看到月空中群星闪耀的图景,可是NASA提供的照片上却看不到一颗星星;
2.登月飞船降落在月球表面时,应该有巨大的粉尘被推进器吹起,可是在照片上和纪录片中显示的月球陆地表面却平静如常;
3.一些登月照片上的穿凿痕迹明显,在远景和近景之间有一道十分隐蔽的线,使人怀疑是否是采用了电影特技中的“褪光扫描法”,即先画出远景再用光影予以掩饰.
一些天文爱好者也指出,即使是在地球上,喷气式飞机的引擎可以将鸡蛋大的石头吹出几十米远,可是在引力弱得多的月球上,登月舱在登陆时至少会吹动极其壮观的烟尘,定然飞沙走石才对,可是在提供的录像上却恰恰相反.#S#
在戈尔多夫和凯恩的著作问世后,网络上掀起了关于阿波罗计划的争论,阿波罗计划骗局说的支持者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证据:
第一,阿波罗计划的登月照片是伪造的.根据在月面所拍摄照片上的阴影计算的太阳入射角和NASA所公布的宇航员在月面活动时间、坐标点与月相周期比较发现有十分明显的相悖之处.反对者指出:以阿波罗11为例,登月点是在月球上的静海,东经23.5度,北纬0.6度,从地球发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点32分,在月球上的舱外活动时间约两个半小时,是从第109小时7分33秒到第111小时39分13秒.据计算,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度到7度,几乎紧贴地平线.但是阿波罗11那张美国国旗插上月球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有近30度,显然不合逻辑.
第二,登月录像也是伪造的.经过对阿波罗登月录像进行分析,有人提出录像带中的宇航员在月面上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在地面上的跳跃动作、高度相同.而月球上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应该轻易地比地球上跳得高六倍,远六倍.可是从录像上看,宇航员跳离地面还不到一米远.
第三,登月计划的工程进度有悖常理.1967年1月,阿波罗一号才刚刚研制出来,技术可谓极不成熟.在作登月舱充纯氧试验时,电线碰擦引起大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便进行了诸多重大的改进,登月计划的硬件技术研制被迫推迟了一年多,可是才到了1969年7月,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一次登月成功,从技术层面看,令人难以信服.
第四,用来运载阿波罗登月飞船的火箭土星五号为何被弃而不用?土星五运载火箭功率巨大,其技术成就超过时下的各类型火箭和航天飞机,但是却被废弃,甚至连图纸也没有保存下来.更令人诧异的是,美国直到今天都没有合适的运载工具把空间站送上地球轨道,就是因为没有功率强大的运载飞行器,现代航天飞机也只不过一次把不超过二十吨小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而六十年代就研制出来的土星五,传说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一百吨以上载荷送至地球轨道,把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用于发射空间站应该轻而易举.登月前后的5年间,美国共发射了17个土星五用于运载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率达100%!以如此优秀的表演记录,竟然退出江湖,着实令人费解,NASA至今只是以土星五制造成本太高为由作答.
第五,如何解释宇宙空间的辐射对宇航员的影响?今天人们都知道,外太空有各式各样的宇宙辐射,有些可能致命.一般的核电站都是用几米厚的铅块加混凝土层阻挡可能的核辐射泄漏,让宇宙飞船采用几米厚的金属层来抵挡辐射显然不现实,而宇航员穿的那十几毫米厚的宇航服对阻挡高能射线根本没有作用,当年登月的时候这个致命的问题又是如何估算和解决的呢?
第六,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可能吗?正如凯恩指出的那样,登月舱降落月面时,必然会吹起巨大的粉尘,那么照片上阿姆斯特朗的第一个脚印又如何来得那么清晰?而且出于避开巨大的沙尘的考虑,降落在月球岩石平面才是最佳选择,如果确实如此,那脚印又从何而来?对此美国政府一直没有明确回答.
质疑者们还提出了许多其它问题,比如,温度对摄像器材的影响:月面白天温度高达250华氏度,照片显示,宇航员所用相机是裸露在宇航服之外的,没有任何保温设施.胶卷在150度即受热卷曲而失效,怎么可能拍出照片呢?
当然,捍卫阿波罗登月壮举真实性的声音也坚决回击,针对凯恩所说的照片中没有星光的问题,中国摄影家鲍昆指出,在夜间拍摄晴朗的月亮时,大概的曝光组合为F5.6/1/2-1秒/ISO100℃(视大气能见度而定),这时夜空中的星星在底片上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即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如猎户座的天狼星也需曝光在2-3秒以上,而且留下的也只不过是该星的运动轨迹.#S#月面的摄影环境其实就是把地球的白天和黑夜一起置于相机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对立的选择,根本不可能拍出常规意义上的效果,二者只能居其一,因此登月照片造假说不能成立.对于照片中呈现的光亮程度和明暗对比不协调的问题,鲍昆认为,不可能是由于造假时使用人工光源所致,最直接的理由就是登月舱的表面本身就是巨型的反射光源,把太阳光反射到月面导致明暗对比度不均匀.
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的方子舟先生则从阿波罗登月之举的人文环境的角度反驳造假说,他的推理是:首先,美国政府造假所冒的风险太大了.当年的登月过程曾经对全球进行实况转播,造假一旦暴露,信誉损失不堪设想;况且阿波罗计划涉及到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想要堵住他们的嘴谈何容易?如此之多的科学家不会拿自己的人格开玩笑.其次,美国新闻界是讲信誉的,其强大的舆论监督能力也绝不会容许这样的弥天大谎上演.再者,造假说的支持者们所提供的证据仅仅是对一些照片和录像资料的技术分析,并不必然推导出阿波罗计划是虚张声势的骗局的结论.
真假之争至今尚未平息,其结局如何、阿波罗登月壮举究竟是为己正名还是身败名裂都还没有水落石出,但对于阿波罗计划和一切类似的与科技工程有关的政府行为进行重新评价似乎已是不可避免,争论本身即表明,美苏冷战时代留给新世纪的种种人类文明的辉煌记忆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政府过分炫示的功效,美国航空航天局迫于压力已经承认,登月计划的部分照片中确实有矫饰和伪造的成分.同时,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之争论直接带来的是政府信用问题.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詹姆斯·哈德博士提出证据认为,NASA有意对公众隐瞒了对所谓宇宙飞碟(UFO)的观察和研究,在他的抗议和要求之下,美国航空航天局辩解说,之所以隐瞒了宇航员们目击UFO的证据是担心这些事实会引起“公众恐慌”,这一说法无法服众.而阿波罗计划究竟是真是假?也许当年美国政府提出实施阿波罗计划的初衷,只是在声势上压倒苏联获得争霸竞赛的心理优势,也或许是想把苏联拖入太空军备竞赛的罗网之中,把大量的金钱挥霍在太空里,拖垮苏联经济.但是不论阿波罗登月行动真假如何,美国的目的似乎达到了,苏联的确在经济军事化的轨道上越走越远,直至整个国民经济崩溃.但是对于公众来说,政府的可能存在的欺骗行为是不可饶恕的,航空航天局至今对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争论讳莫如深,不置一词,那么2500万美国人表示不相信登月壮举确有其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支持“登月骗局”论据
1.航天员放手后,国旗杆仍摆动多时.
2.在太阳神17号电视传送画面中,两个航天员同时入镜,但两个影子长短不一,且向着不同方向,证明现场有不同光源.
3.太阳神16号航天员John Young站在月球上向国旗敬礼时,背景中竟拍摄不到星星,而他亦没有影子.
4.照片中近景一块石头上面似乎有一个C字,分明是电影道具.
5.在太阳神14号和17号的传送画面中,航天员遮光面罩反射了很大的强光,那是射灯的反射,证明现场只是一个布景.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五型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而且,航天器的一部分——装有火箭发动机的登月舱能脱离航天器,载着宇航员登上月球,并返回绕月轨道与阿波罗航天器结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
第一次载人阿波罗飞行由于发生悲惨事故而被推迟.当时在一次发射演习过程中,航天器突然着火,造成3名宇航员死亡.随后,经过几次不载人的地球轨道飞行之后,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终于载着3名宇航员绕地球飞行了163圈.
迈出载人月球探测第一步的是阿波罗8号,它从绕地球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在完成绕月飞行后安全返回地球.之后,阿波罗9号在绕地球轨道上进行了长时间飞行,并对登月舱进行进一步检验.阿波罗10号则飞入绕月球轨道,并使登月舱下降到离月球表面15公里以内,以检验其性能.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使逐步推进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达到高潮,阿姆斯特朗也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美国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果.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阿波罗计划又先后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1970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13号,虽因氧气瓶爆炸发生事故,但仍然安全回到了地球.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到1972年12月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17号登月为止,先后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广泛考察,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月岩样品就达440公斤.阿波罗飞行同时把许多仪器安装在了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如太阳风实验和月震测量等.
阿波罗计划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人类月球探测进入了一个“宁静”期.这期间,世界各国均未对月球进行新的探测.直至1994年和1998年,美国成功发射“克莱门汀”和“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行了探测,标志“又快、又好、又省”的月球探测新时代的开始.
至2004年1月,除美国之外,欧洲国家、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也都已经制定或正在实施相应的月球探测计划,例如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已于2003年9月27日顺利升空,踏上了月球探测之旅.
组图:探索月球的秘密——纪念人类登月35周年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头盔中影像)和巴兹·奥尔德林(如图)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登月方案: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从“阿波罗”号飞船的3种飞行方案中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方案.
二、辅助计划:为登月飞行进行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是:①“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1961-1965年):共发射9个探测器,在不同的月球轨道上拍摄月球表面状况的照片1.8万张,以了解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②“勘测者”号探测器计划(1966-1968年):共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通过电视发回8.6万张月面照片,并探测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数据.③“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1966-19677年):共发射3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区拍摄高分辨率照片,获得 l000多张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据此选出约10个预计的登月点.④“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1965-1966年):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进行医学-生物学研究和操纵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和进行舱外活动的训练.
三、运载火箭:“阿波罗”号飞船使用大推力的“土星”号运载火箭发射.运载火箭研制分两个阶段进行:①研制“土星”1号和1B号,用以获取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经验并进行“阿波罗”号飞船的 飞行试验.②研制“土星”5号巨型3级运载火箭作为飞船登月的 运载工具.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的右脚脚印
四、试验飞行:1966-1968年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在近 地轨道上鉴定飞船的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考验登月舱的动力 装置.1968-1969年,发射了"阿波罗"7、8、9号飞船,进行载人飞 行试验.主要作环绕地球、月球飞行和登月舱脱离环月轨道的降 落模拟试验、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模拟登月舱与指挥舱的分 离和对接.按登月所需时间进行了持续11天的飞行,检验飞船的 可靠性.1969年5月18日发射的"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了登月 全过程的演练飞行,绕月飞行31圈,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下降到 离月面15.2公里的高度.
五、"阿波罗"号飞船:"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
1.指挥舱——宇航员在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也是全飞船的 控制中心.指挥舱为圆锥形,高3.2米,重约6吨.指挥舱分前 舱、宇航员舱和后舱3部分.前舱内放置着陆部件、回收设备和姿 态控制发动机等.宇航员舱为密封舱,存有供宇航员生活14天的 必需品和救生设备.后舱内装有1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 和贮箱,还有姿态控制、制导导航系统以及船载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
2.服务舱——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 舱体为圆筒形,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主发动机用于轨 道转移和变轨机动.姿态控制系统由16台火箭发动机组成,它们 还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 服务舱分离等.
3.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地面起飞时重14.7吨,宽 4.3米,最大高度约7米.①下降级:由着陆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 4个仪器舱组成.②上升级:为登月舱主体.宇航员完成月面活 动后驾驶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指挥舱会合.上升级由宇航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宇航员座; 舱可容纳2名宇航员(但无座椅),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 电源等设备.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登陆月球,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站在
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旁留影.
4.登月飞行——"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 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 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 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第三级火箭熄火时格飞船送至环绕地球运行的低高度停泊轨道.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加速,将飞船送人地-月过渡轨道.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开始接近月球,由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宇航员N.A.阿姆斯特朗和E.E.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驾驶登月舱与母船分离,下降至月面实现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仍留在指挥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登月宇航员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2千克,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抛弃登月舱,起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再人走廊,抛掉服务舱,使指挥舱的圆拱形底朝前,在强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减速.进人低空时指挥舱弹出3个降落伞,进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罗"11号飞船指挥舱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溅落.
飞船总长9.2米,总重7790公斤.返回舱直径2.5米,约6立方米.并装有52台发动机,能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神六”与“神五”在外形上没有差别.“神舟六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逃逸救生塔和一个过渡段组成.
“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1人.
“神舟六号”搭载航天员2人.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突破.
“神舟五号”飞行时间为21个小时.
“神舟六号”飞行时间为119个小时
“神舟五号”宇航员活动范围只限于飞船返回舱,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神舟六号”宇航员活动范围包括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将打开返回舱与轨道舱连接处的舱门,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活动.
杨利伟在神五上的21个小时中,食用了点心和咖啡.带上神五的食品都是即时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
在神六上,两名航天员可以吃到热食热饮,食品种类将从神五的二三十种增加到四五十种.仅仅是在主食方面,就包括白饭、八宝饭、咖喱饭、什锦炒饭四个品种.
“神舟五号”宇航员如厕:使用尿不湿.
“神舟六号”宇航员如厕:使用特制马桶.由两个和身体接触的小口容器,一根长管子,以及一个尿液收集容器、一个垃圾桶和一个抽风装置组成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1日宣布已与预定要降落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去联系.
据CNN报道,当地民众在预定降落地点德克萨斯州中部听到爆炸声,美国当局已经作了最坏准备,就是宇航员可能全部遇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实况画面显示,该航天飞机在进入大气层后可能已经解体,本来应该为单股的飞行轨迹变成了多股.美政府官员说,“哥伦比亚”失踪“不太可能”与恐怖活动有关.“哥伦比亚”号上共有7名宇航员,其中包括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伊兰·拉蒙.
"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两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员均登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