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蒙田的《热爱生命》感悟一百到俩百就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0:04:06
求蒙田的《热爱生命》感悟一百到俩百就够
求蒙田的《热爱生命》感悟一百到俩百就够
求蒙田的《热爱生命》感悟一百到俩百就够
1.《热爱生命》 蒙田 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关于蒙田】[编辑本段]蒙田(Michel.de.Montaigne ,1553-1592)生于1533年,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2.《热爱生命》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字,但是逻辑思路却异常清晰、严密.如果说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谈“生”,那么后半部分,作者要解决的就是“死”的问题.“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作者一语道破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死亡,一直是困扰人类的巨大问题,也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但是蒙田并不因此而畏惧或逃避.他写下了不少关于死亡的篇章.《直面死亡》这篇文章堪称对他的死亡观的最好概括.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沉思.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不再被奴役,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得失去生命并不是件坏事时,谁就能坦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蒙田通达的生死观一方面来自他对死亡本身的洞见,另一方面来自他充实的生命形态.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乐趣”是热爱生命的关键词.只有懂得发现乐趣、享受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蒙田在一篇随笔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例子.苏格拉底忍受饥饿、贫穷,忍受儿女的不恭和妻子的恶意中伤,同时还忍受暴政、牢狱、铁镣和诽谤,二十七年如一日.这样一位伟人学者和无敌的将军,却从不拒绝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且玩得十分高兴.在蒙田眼中,“这一切活动都与圣贤相称并为圣贤增光.”另一个例子是大西庇奥.“在他过去的丰功伟绩中,最受尊敬最受爱戴的莫过于他能悠然自得地像幼童一般捡拾贝壳,以及他和莱利乌斯一道沿海岸比赛奔跑拾物,如遇天气不佳,他们还会饶有兴趣地写剧本表现下层人最艰苦的生活现象.”
蒙田在文章结尾写道:“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这些句子使人联想起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观念.蒙田的《热爱生命》就像一首庄严的歌曲,歌颂生命的美与爱,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