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几次出使西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22:39:06
张骞几次出使西域
张骞几次出使西域
张骞几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与鸵鸟蛋等等.曾经奉命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因开拓了“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生活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大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戊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解忧的侍者冯镣深知诗文事理,做为公主使者常持汉节行赏赐于诸国,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称为冯夫人.由于她的活动,巩固和发展了汉同乌孙的关系.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汉宣帝任命卫司马郑吉为西域都护,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匈奴奴隶主对西域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是极其残酷的.西汉的封建制度,较之匈奴的奴隶制度要先进得多.因此,新疆境内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摆脱匈奴贵族的压迫,接受西汉的统治.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常驻的官员,派去士卒屯田,并设校尉统领,保护屯田,使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