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1、法国 2、俄国改革背景、改革情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2 17:06:46
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1、法国 2、俄国改革背景、改革情况
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
1、法国 2、俄国
改革背景、改革情况
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1、法国 2、俄国改革背景、改革情况
1、 法国
改革背景:
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集中在巴黎、马赛等一些大城市,全国90%左右的人口是生活贫困的农民;17世纪初,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尽管是欧洲的经济强国,但政府也不得不时常靠出卖官职来补贴国库的不足;同时,封建大贵族和教会上层的势力仍然很强大,贵族叛乱和宗教战争始终困扰着法国,使法国经常处于动乱之中,严重阻碍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长期以来,法国地方大贵族的割据势力和中央政府的矛盾一直存在,中央政府一直想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始终未能完全如愿.一旦中央政府软弱,就会发生地方大贵族的叛乱.1652年,地方大贵族发动的叛乱甚至一度攻占了巴黎.
改革情况: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亲自执政.路易十四信奉“朕即国家”,一方面,他使用武力坚决镇压贵族的反叛;另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建造新的豪华宫殿,让地方大贵族以进宫侍奉王室的名义,享受声色犬马之娱,制服了封建割据势力.同时,他采取种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政治上,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直接派人监督地方官员.军事上,规定中央有权调动各省的军队,进一步整顿军备.文化思想上,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取消信仰新教的自由,全体臣民必须信奉天主教.对外关系上,争夺欧洲霸权,拓展海外殖民地.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欧洲很多国家都实行过,其主要内容定: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为此,要发展工商业,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出,当时,法国于工工场生产的许多产品,如锦缎、丝绒、水晶玻璃等,质地优良,畅销欧洲各国宫廷、路易十四通过改革,增加了法国的财富,提高了国力,把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2、 俄国
改革背景:
俄国17世纪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是,效率低下的农奴制度和统治阶级闭塞愚昧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成为当时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改革情况:
1689年,彼得一世开始掌握俄国统治实权.为尽快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彼得一世在俄国推行了多方面的改革.首先,大力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向西欧学习,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发展学校教育,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同时,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振兴国家经济、为了给工场土提供廉价劳动力,他下令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还鼓励地主自己开设工场,使用农奴劳动,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使农奴的境况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背景:1.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在克罗米亚战争的失败,大大加剧了国内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3.封建贵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企图通过改革拖慢革命的爆发,继续维持统治。
情况:1.取消农奴,农民地位有所提升,但依然被剥削。
2.此次改革存在欺骗性、掠夺性。...
全部展开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背景:1.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在克罗米亚战争的失败,大大加剧了国内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3.封建贵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企图通过改革拖慢革命的爆发,继续维持统治。
情况:1.取消农奴,农民地位有所提升,但依然被剥削。
2.此次改革存在欺骗性、掠夺性。
收起
1,法国
改革背景:18世纪的法国是个封建制王国,等级森严。但资本主义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需要冲破封建经济制度的束缚。
改革情况: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封建王朝。8月,颁布《人权宣言》,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雅各宾派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颁布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
全部展开
1,法国
改革背景:18世纪的法国是个封建制王国,等级森严。但资本主义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需要冲破封建经济制度的束缚。
改革情况: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封建王朝。8月,颁布《人权宣言》,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雅各宾派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颁布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等。1794年,雅各宾派被推翻后,热月党掌权,局势动荡。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又于1804年称帝,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肯定了人权,允许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
2,俄国
改革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封建农奴制经济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使资本主义难以快速发展。同时农奴制经济内部也出现矛盾,地主与农奴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农奴大量逃亡。克里木战争使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发。
改革情况:1861年,沙皇亲自下令解放国内所有农奴,规定农奴解放后,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它实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为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大量封建残余,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收起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背景:1.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在克罗米亚战争的失败,大大加剧了国内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3.封建贵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企图通过改革拖慢革命的爆发,继续维持统治。
情况:1.取消农奴,农民地位有所提升,但依然被剥削。
2.此次改革存在欺骗性、掠夺性。
1,法国
背景:18世纪的...
全部展开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背景:1.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在克罗米亚战争的失败,大大加剧了国内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3.封建贵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企图通过改革拖慢革命的爆发,继续维持统治。
情况:1.取消农奴,农民地位有所提升,但依然被剥削。
2.此次改革存在欺骗性、掠夺性。
1,法国
背景:18世纪的法国是个封建制王国,等级森严。但资本主义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需要冲破封建经济制度的束缚。
改革情况: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封建王朝。8月,颁布《人权宣言》,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雅各宾派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颁布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等。1794年,雅各宾派被推翻后,热月党掌权,局势动荡。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又于1804年称帝,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肯定了人权,允许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