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钱学森 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个人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9 21:41:09
除了钱学森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个人以上,除了钱学森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个人以上,除了钱学森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

除了钱学森 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个人以上,
除了钱学森 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个人以上,

除了钱学森 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名言,要三个人以上,
钱三强,华罗庚,陈景润

钱伟长,屠呦呦,袁隆平

华罗庚

钱伟长(1912.10.9日~2010.7.30),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二、一个文科特长生
1931年,在他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其中一道历史题为,默写出二十四史的名称、作者,他是唯一得满分的考生。他是一个文科特长生。
三、弃文从理
钱伟长属于...

全部展开

钱伟长(1912.10.9日~2010.7.30),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二、一个文科特长生
1931年,在他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其中一道历史题为,默写出二十四史的名称、作者,他是唯一得满分的考生。他是一个文科特长生。
三、弃文从理
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四、后来居上
系主任吴有训一开始拒绝其转学要求,后被其诚意打动,答应他试读一年。钱伟长说,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他的理科成绩跟不上,第一期期末补考,被老师劝转系,也有10多个同学转系。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晨在路上总碰到一个人,此人已经学习了回来了,此人就是陈景润。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从此,就迈进了自然科学的大门。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五、国外留学、工作
1940年8月,钱伟长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主攻弹性力学。其间有个小插曲,英国使者派的船只要在日本横滨停留三天。一看签证,钱伟长就火了,日本占领我国领土,我们受了那么多苦,还签证跑那里干什么?当场有留学生就把护照扔进黄浦江里了,22人全下船了。英国使者感叹,没想到你们中国人有如此强的爱国心,只好改派时间。
在多伦多大学,跟随导师辛吉研究,用50天时间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1942年,钱伟长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此后的4年里,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与钱学森一起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领域成果卓著。
六、拯救伦敦: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这件事被转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 当时,钱伟长正在这个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钱伟长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了。 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这一招很灵,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曾不胜感激地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与德军玩了个雕虫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即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
七、报效祖国:
1946年,正当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国,在母校清华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1948年受钱学森之邀准备去美国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终因其拒绝放弃中国忠于美国而未获得签证。签证时有一个选择,如果中美打仗,你是否忠于美国?他填写的是“NO!”,他依然选择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期间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大多成为中国从事力学研究和学的领军人物,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后世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八、命运多舛
1957年6月,“反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展开,钱伟长因5个月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一文中,对当时清华大学照搬苏联模式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最终被打成了“右派”。毛主席说,钱伟长是个好教师,要保留教授职位。所以钱伟长就成了一名保留教授资格的右派,继续待在清华园里。但他那时已经没有上课的机会了。划为右派之后,钱伟长被强制劳动改造,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后下放至农村,但其间他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红卫兵阻挠其进行研究,他就趁晚上把窗户堵上,彻夜苦读。

九、万能科学家
在科研上,钱伟长什么领域都去研究,在什么领域研究都有收获,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9年间,这位被困在清华园里的科学家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于是有人戏称他为“万能科学家”。
十、艰苦岁月
1968年至1971年被下放到北京特种钢厂炼钢车间劳动锻炼。炉前工很苦,用的铁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来的,钱伟长同样也拿不起来,但他发挥了自己懂力学的优势,把铁棒的一头放在一个和炉子一样高度的铁架子上,再去另一头把铁棒按下去,这样就拿起来了。工人们试了后都说好,于是就把10个炉子前都做了铁架子,钱伟长一时成了发明家。由于善于思考发明,被工人们称为“教授”,并发明了当时北京最好的油压机。不久后开始向工人讲课。
1972年,钱伟长由周恩来亲自点名,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钱伟长对祖国的忠诚,代表团团长表示不能保证他出国后不逃走,于是周恩来撤换了另一名团长,但新团长仍然不同意钱伟长出访,直到临行前一天的会议他都不知道此事。出发时,他还穿着工人的衣服,周总理脱了皮鞋给他,秘书脱了外套给他……
十一、创办大学: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83年,邓小平任命钱伟长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首先提出了破“四道墙”的口号,这就是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了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被任命为校长。
十二、战斗不止
“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工作到什么时候”;钱老每天上午8点半左右开始工作。他首先要浏览当天的各种报纸,读完报,秘书要向他汇报一些工作。接待来访者、开会一般都安排在9点以后。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可钱老对教育的现状、学校的发展、院系的设置还经常惦念着,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午3点到5点又是钱老的工作时间了。除了外出开会和听取汇报,老人一般在这段时间里要处理各种来信。晚上6点半至7点半是钱老的散步时间。在9点半休息之前,钱老通常会在家人的陪伴下看一会儿电视。除了新闻外,老人最喜欢的当属体育频道。
钱老最关心的是三件事:一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三是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钱老说:“自主创新,就是自己国家的问题自己解决,国家需要我工作到什么时候,我就工作到什么时候。”

十三、结束语
钱老的一生,都在学习、科研,可谓学贯中西、闻名遐迩,其成果惠及人类;更可贵的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让世人敬仰。他的确是一个高尚的爱国者,一个纯粹的科学家。
借用记者彭俐的话作为结束语:19岁的青年,为了爱国而选择改学专业;36岁的中年,为了爱国而选择放弃移民;60岁的老年,为了爱国而选择留守家园……我们相信,如果有100次选择,他也会选择爱国。钱伟长逝世前曾说:“回顾我这一辈子,归根到底,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他98岁的壮丽人生,是一首感人的祖国赞美诗,以科学为依据,以教育为内容,以力学为导引……
薛炽寿,一航成飞原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1956年,他告别上海,走进了西北工业大学。五年后,又来到了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四十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从引进原苏联飞机进行仿制、改型到瞄准世界先进航空技术,自主设计、研制开发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使薛炽寿成为我国航空工业的资深专家。
  在歼-10飞机研制工作的最初阶段,薛炽寿明确提出了研制工作的思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飞机特点;立即分析、消化新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预先跟踪,做好技术储备和试制条件的准备;尽快确定出制造技术的难点,与厂所院校联合攻关;尽快组织一支精干的队伍……
李政道 (Tsung 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1943年至1946年先后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书。当时,吴大猷是其老师。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该校任天文学副研究员。1950年至195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物理学副研究员和讲师。1951年至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任研究员。1953年至1960年先后任哥伦比亚 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1960年至196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1963年起又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4年任恩里科·费米讲座教授。在任教以外,还从事天文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研究。 1972年以来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在他的建议和安排下,自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内,共有915位研究生到国外学习和培训。1984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85年倡导成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并担任主任。1992年复旦大学设立“李政道物理奖学金”。1993年6月被聘为中国西北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被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著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书。
1998年1月23日,“秦惠(竹字头下加君)-李政道基金”设立。这项基金是李政道教授和已故夫人秦惠(竹字头下加君)女士将全部私人积蓄捐赠设立的,旨在资助优秀大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科研院所观摩见习,让青年学生尤其是学习非自然科学的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关心科学、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

收起

有贝聿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