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坝淤地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12:14:23
打坝淤地是什么意思?
打坝淤地是什么意思?
打坝淤地是什么意思?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中央曾明确提出:“加强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淤地坝’等多种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致富、减少入黄泥沙的一举多得的重要措施”.水利部也将淤地坝建设列入2003年水利工作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并由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负责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淤地坝?淤地坝显著的效益表现在那里?
一、什么是淤地坝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体做法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各中等规模的小沟小河内(控制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选狭窄部位,从两面山上取土筑成与山头同高的大坝,把整条沟彻底锁死.之后便听任洪水在沟内淤积,直至把整条沟淤积成小平原、小盆地.
最早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陕西子洲县黄土洼,因自然滑坡,形成“天然聚湫”,后经人工整修,形成坝高60米,淤地800多亩的淤地坝.坝地土质肥沃,年年丰收,一直是当地人民群众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
有文献可考的人工修筑淤地坝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的山西汾西县.据《汾西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涧河沟渠下湿处,淤漫成地易于收获高田,值旱可以抵租,向有勤民修筑”.当时的汾西县知县毛炯曾布告鼓励农民打坝淤地,提出“以能相度砌棱成地者为良民,不入升合租粮,给以印帖为永业”.从此,筑坝淤地在汾西县得到不断发展,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该县已有坝地数千亩.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水利水保部门总结、示范和推广,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的试验示范,60年代的推广普及,70年代的发展建设和80年代以来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完善提高的坝系建设阶段.据调查统计,经过50多年的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现有淤地坝11万余座,淤成坝地450多万亩,可拦蓄泥沙21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陕西(36816座)、山西(37820座)、甘肃(6630座)、内蒙(17819座)、宁夏(4936座)、青海(3877座)、河南(4147座)等七省(区),其中陕、晋、蒙三省区共有淤地坝9万余座,占总数的82.5%.
二、巨大的综合效益
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沟沟壑壑,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着“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说法.并亲切地称淤地坝为“粮囤子”、“钱袋子”.实践证明,淤地坝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1.生态效益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修建于沟道中的淤地坝,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可迅速彻底治理水土流失.它不但能够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而且能够固定沟床.据调查,大型淤地坝每淤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8000吨,中型淤地坝平均拦泥6000吨,小型淤地坝平均拦泥3000吨.尤其是典型坝系,拦泥效果更加显著.陕西延安市已建成的1.14万座淤地坝累计拦蓄泥沙17亿吨,相当于全市6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总量.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初步调查统计,黄土高原区11万多座淤地坝可拦泥280亿吨,对减少黄河泥沙和保护下游安澜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淤地坝通过有效的滞洪,将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转化为清水,通过泄水建筑物,排放到下游沟道,增加了沟道常流水,涵养了水源,同时,对汛期洪水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据观测,陕西绥德县韭圆沟小流域,坝系形成后,人、畜数量增加一倍多,发展坝地2700多亩,沟道常流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两倍多.
淤地坝建设增加了水肥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粮食需求,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农民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解决了林牧用地矛盾,变农林牧相互争地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促进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推动了大面积植被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据测算,一亩坝地可促进6—10亩的坡地退耕.如绥德县王茂庄小流域,大力发展淤地坝后,在人口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稳定增加,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耕地面积由占总面积的57%下降到28%,林地面积由3%上升到45%,草地面积由3%上升到7%.实现了人均林地2.4公顷,草地0.3公顷,粮食超千斤.既解决了林牧矛盾,保护了植被,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2.经济效益
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了人造小平原,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坝地主要是由小流域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土层淤积而成,含有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据绥德水土保持试验站实测资料,坝地土壤含水量是坡耕地的1.86倍;坝地平均亩产量300—400公斤,高的达900公斤,是坡耕地的6—10倍,是梯田的2—3倍.目前,黄土高原坝地已成为基本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干旱年份,坝地就成了“保命田”.如1995年陕西省遭遇历史特大干旱,榆林市横山县赵石畔流域坝地亩产仍在300公斤以上,而坡耕地亩产仅10公斤,坝地亩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因此,在黄土高原区广泛地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的说法.
淤地坝良好的水肥条件和高产稳产,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使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经济结构,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并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由单一小农经济变为农林牧副渔多业并举,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与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此外,在黄土高原建设淤地坝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仅拦蓄泥沙一项,效益就十分显著.据调查,在黄河下游河床清淤1立方泥沙,需投资十几元,而在上中游,淤地坝每拦1立方泥沙,所需投资还不到1元.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测算,陕西省3万多座淤地坝,50多年累计拦泥51亿吨,按四分之一粗泥沙沉积下游河床,以每吨清淤费20元计算,就可为下游节省清淤费用近260亿元.
3.社会效益
黄土高原各种矛盾的焦点在一个“水”字.农业灾害频繁,造林难以存活,人畜吃水困难等等都是因为缺水.而淤地坝通过滞洪能够有效蓄积、利用地表径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解决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调查,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的淤地坝,解决了1000万人和几千万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如“十年九旱”的定西县花岔流域,多年靠窖水和在几十里外人担畜驮解决人畜饮水.通过坝系建设,不仅彻底解决了水荒,而且每年还向流域外调水50多万立方米,发展灌溉2000余亩.
不仅如此,淤地坝还能有效地遏止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以小流域为单元,淤地坝通过坝系建设,大、中、小结合,骨干坝控制,层层拦截,具有较强的削峰、滞洪能力和上拦下保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洪水泥沙对沟道下游造成的危害.黄土高原地区现有骨干坝,可保护下游土地1.87万公顷.
此外,淤地坝还能以坝代桥,大大地改善黄土高原的交通条件.淤地坝的建成,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物资、文化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据调查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坝路结合的淤地坝占20%,相当于建设了2万多座乡村公路桥.
实践表明,淤地坝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应该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
三、淤地坝的水毁问题
1973年8月25日,陕西省延川县降暴雨112毫米,在7570座淤地坝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的有3300座,水毁率为44%.1975年8月,延长县先后降51毫米和109毫米的两场暴雨,在6000座淤地坝中不同程度损毁1830座,水毁率为30%.1977年7月4-5日和8月4-5日,黄河中游地区普降暴雨.甘肃省庆阳地区、陕西省榆林、延安地区及山西省西部28县,不同程度地损毁淤地坝3.27万座.1978年7月27日,陕西省子长、清涧和子洲等县普降暴雨,最大暴雨中心在3县交界处的子洲县裴家乡佛党堰,降雨量619毫米,清涧河上游的宁寨河、胜天沟、王家砭一带降雨400-600毫米.清涧县在这次暴雨洪水中,不同程度损毁淤地坝254座、坝地1405亩.
水毁原因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暴雨过大,超过设计标准.原按20年一遇水设计.1978年实测洪水总量为设计值的2.6倍,超过规定标准而漫顶跨坝.
(2)缺乏骨干工程,坝系防洪标准低.1977年暴雨过后,陕北、晋西19条沟道,凡是有防洪骨干工程的,干沟都未垮坝.山西省河曲县南曲沟,由于在干沟修建4座骨干坝,1977年暴雨过后,全县淤地坝水毁320座,而南曲沟的淤地坝作到全拦全蓄,安全运行.
(3)施工质量差,管理养护不善.(4)坡面治理差,加大沟道工程的洪水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