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其突出特点是什么?建军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10:13:17
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其突出特点是什么?建军思
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其突出特点是什么?建军思
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其突出特点是什么?建军思
(一)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1.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
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战争的性质、无产阶级对战争的态度和战争的最终目的等.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导师对战争起源和根源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对于战争的本质,毛泽东通过对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得出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在论述战争与政治关系时,毛泽东发展了列宁的观点,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而对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毛泽东看得非常清楚,他把"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量"作为选择和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认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去扩大红军,……也才能使我们的广大群众都得到生活上的相当的满足,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
对于战争的性质,毛泽东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2. 战争方法论
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方法,这些基本方法,对研究和指导战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具体来说,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循战争规律研究指导战争
毛泽东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客观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像自然界和其他社会活动的领域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他说,"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既然这样,人们就可以认识战争,把握战争的规律,并通过此去指导战争.
(2) 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的一种方法.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例如,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论证了无产阶级如何实现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以及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问题.
(3) 坚持辩证的观点研究指导战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指导战争,是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这种方法包括:着眼特点,具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发展,动态地研究战争;着眼全局,整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实际,客观地研究战争;着眼矛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战争.
综上所述,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所在.
(二)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人民军队建设、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法宝.
1.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民战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二是广泛的群众性.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最先进的军事理论科学,成为我党进行革命战争的基本指导路线,就在于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1)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其人民战争想的基本出发点.
(2)战争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考察战争,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所起的伟大作用,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进行战争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例如:辽沈战役中,东北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先后组成了个二线兵团,约30万人,不断补充我军.陈毅同志曾形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之所以成为我军以弱胜强、克敌制胜的法宝,就在于他最合理地把进行战争的人力、物力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革命战争中发挥出最佳的作战效能.在人和物这一战争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人的因素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一条重要的军事原理,也是我党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理论依据.毛泽东明确地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2.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行人民战争必须要有正确的领导,必须要有革命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的革命战争,从星星之火开始,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最后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所进行的革命战争,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
(2)以人民军队为骨干.无产阶级要用暴力夺取和巩固政权,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毛泽东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看来,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作骨干,就不能对付反革命军队的猖狂进攻,人民群众的斗争就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人民战争就难以蓬勃开展起来和长期坚持下去.
(3)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战略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其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和组织民主政权,进行武装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
(4)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人民战争的威力,在于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参加战争的广度和深度,人民群众参加战争的广度和深度又取决于革命政党对人民群众发动的广度和深度,而人民群众的发动,只有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才能实现,这是人民战争赢得胜利的最基本条件.
(三)人民军队思想
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严酷现实,使毛泽东悟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武装斗争的领导权,他第一个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毕生重视枪杆子,视军队为命根,他一生把掌握军权作为实现革命理想的最主要手段.
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毛泽东吸取了中外军事家的文韬武略,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的治军方略和建军原则.
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毛泽东认为,我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首先要从政治上建军.要从政治上建军,靠的是党的力量,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直至今天,这仍然是我军遵循和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毛泽东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本质特征,是毛泽东建军原则的核心.我军在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长期斗争中,始终遵循这一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是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军的政治工作,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例如:在平津战役中,北京能够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就是瓦解敌军原则正确使用的典型.当时,以傅作义为首的55万国民党军队盘踞京津地区.如果硬打,只能是城毁人亡,其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高瞻远瞩,一方面在军事上兵临城下,以造成大军压境之势;一方面开辟第二条战线,进行政治瓦解.最后迫使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名城丝毫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简单地说,是指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它是毛泽东高超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它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十分精彩的部分.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立足全局,审时度势,是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第一个原则.不考虑长远利益的人,就不能策划好眼前的问题;不考虑全局利益的人,就不能策划好局部的问题."谋万世"、"谋全局",就是全局观念,就是战略意识.
例如:1947年上半年,蒋介石虽然在军事上处境日益不利,但同我军相比,其兵力、兵器仍占优势.蒋介石决心不变,继续贯切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的战略方针,加强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力求迅速解决这两个战场的问题,再行转兵其他战场,以达到最后摧毁解放区、消灭我军主力的目的.蒋介石的这一"哑铃"战术,棋着不为不高,用心不为不绝.
从受敌人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来看,形势也相当严峻.山东解放区已大部被敌占领,只剩下胶东半岛的片偶之地;陕北方面,胡宗南的25万大军已占领延安,毛泽东率领着中央机关和警卫人员组成的小分队,经常被敌人追击,爬山越岭、风餐露宿.可就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毛泽东坚持不过黄河.他目光敏锐,审时度势,对全局作了透切的分析.他认为,中国的时局将要发生一个新的变化,军事形势在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抓住影响整个战争全局的重要关节,作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胸有全局,高瞻远瞩,而各路大军指挥员又能创造性地贯切统帅部的意图.刘邓大军为了全局的胜利,面对着40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刘邓大军占据大别山,东震南京,西挟武汉,南控长江,北瞰中原,象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的心脏.象这种战略全局上的出敌不意的进攻行动,在战争史上是绝无今有的.三路大军突破黄河以后,与国民党主力逐鹿中原,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我国历代有作为的军事家无不重视灵活地使用兵力.兵圣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宋代军事家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要根据敌情的变化和战场的情况,灵活地使用兵力.
毛泽东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作灵活.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和他指导战争的实践,灵活用兵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因时用兵.所谓因时,即天时,指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场情势变换无穷,战机稍纵即失.因时用兵,要抓住战机,分秒必争;定下决心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疑寡断,贻误战机.
(2)因地用兵.战争指导者不仅要巧借天时,还要会妙用地利,根据战场环境摆兵布阵.解放战争时期,首先发起辽沈战役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辽沈战役战役打响以后,我军先克锦州、再歼廖耀湘、后取沈阳和营口.辽沈战役,我军历时52天,歼灭了卫立煌集团38个师47万人,取得了我军第一次战略大决战的伟大胜利!
(3)因敌用兵.解放战争,对国民党军队作战,我军多以大兵团决战,一次歼敌几万乃至几十万人.但到了朝鲜战争时期,美军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且战术上采取集团滚进、齐头并进.尤其是作战初期,遭到几次惨败以后,变得谨慎小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此,毛泽东变换战法,采取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最终将美和南朝鲜的军队控制在三八线以南,并签订了板门店协定.
(4)因己用兵.毛泽东因己用兵,有两大要则:一是择其优,避其弱;二是知人善任,择优选将.毛泽东对其统领的将帅知仁善任,非常了解,非常信任,除委以重任外,还赋于其指挥决策权.而各路将帅都能根据毛泽东总的战略意图,临机处置,灵活指挥,在各自统领的战场上,打得有声有色.
(5)因势用兵.势指态势、气势.简明地说,"势"是"形"的运用,也就是军队实力的发挥.因势用兵,要因势而乘,因势而动.毛泽东向来重视谋势,三大战役结束后,我军控制了大半个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已基本解放.这时,国内外许多人提出了穷寇莫追,划江而治的主张?quot;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吸取了项羽未能乘势击败刘邦,纵虎归山,最后落得霸王别姬、自剔乌江的教训,乘势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毛泽东一声令下,于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突破汤恩伯、白崇禧两个集团70万大军防守的长江天险.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对敌实施战略追击,夺南京、战上海、攻武汉、取重庆,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南各省,终于赢得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一贯的作战指导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提出?quot;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例如:
(1)重点用兵——牛刀战术.即要想集中兵力,必须重点用兵.
(2)是后发制人——猫盘老鼠战术.意思是说,同强大的敌人作战,要象猫盘老鼠一样,盘软了再吃.盘的过程,就是调动敌人,将肥的拖瘦,瘦的拖疲,疲的拖垮,使其由强变弱.尔后集中兵力,加以各个歼灭.
(3)是击其要害——虎口拔牙战术.先弱后强,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并不排除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打"强"敌.打敌要害,往往能够取得全盘皆活的效果.
(4)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 叫花子打狗战术.
古今中外,聪明的军事家都力争打运动战.在毛泽东的著作里,军队的机动被他简单地称之为"走".毛泽东善打运动战.为此,西方军事界称毛泽东为"东方运动战的大师".还有人称毛泽东是以走起家的统帅.
战争不仅是力量的竞赛,而且是双方智慧的较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战略战术的精髓.
在战争指导上,毛泽东从不按常规办事,他的办法是"放开两手,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战争年代,我军除济南战役等少数战例外,大多是运动战.如被毛泽东称为"一生中的得意之的四渡赤水河战役、三次反围剿战役,都是运动战.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运动战规模越打越大,从几万人的仗发展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军队参加的大战役.毛泽东说:"大踏步进退,不拘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主动作战,.调动敌人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