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 如何断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1:18:52
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如何断读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如何断读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如何断读陈鹏举先生的《诗说新语》(复旦大学中文系《诗铎》第二辑)在写到苏东坡

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 如何断读
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 如何断读

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 如何断读
陈鹏举先生的《诗说新语》(复旦大学中文系《诗铎》第二辑)在写到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时,指出“这是破了律的,可他写得真好,历来都认了,甚至成为美谈”.接下来笔锋一转,说学问家吴世昌不这么认为,苏东坡其实没破律,是历来的人们都读错了.应该读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了”是“全然”的意思.而秦少游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中的“了”字也是这样的用法. 陈先生根据通行的句读,认为如果“了雄姿英发”这五个字成立的话,按谱是“上二下三”的句法,应当“读作‘了雄、姿英发’,显然是读不通的.”从而牵涉出明清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争议,一桩文学史上聚讼数百年貌似悬而未决而每每有人重提的旷代公案. 一 大概在清初康熙十七八年间,海宁人查培继编辑了一部《词学全书》,而在所收王友华校钞的《古今词论》中就有毛先舒这样一段文字: 东坡《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论调则当于“是”字读断,论意则当于“边”字读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字亦然. 后来朱彝尊的《词综》也说:“‘小乔初嫁’宜句绝,‘了’字属下句乃合.”朱氏此处所谓的“乃合”,当然指的是与调“合”,可是古代刻本照例不加句读,所以虽然提出了观点,却拿不出非此即彼的处理办法.但不管从哪个视角,无论毛先舒还是朱彝尊,都没有为“了”字的最终归属提供坚挺的依据. 按,清朝初年有一本赖以邠编著、查继超增辑的《填词图谱》(毛先舒是参订者之一),也收入了《词学全书》,其图式正作“了雄姿英发”,而词牌名则直接采用了东坡词尾的三字,改题《酹江月》,并加注:“即《念奴娇》第九体,前段九句,后段九句.”为了说明问题,下面将《图谱》所举全文断句照录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是,此图却引起了《词律》编订者万树的批评: “小乔”至“英发”九字,用上五下四,遂分二格,其实与前格(按指上四下五)亦非甚悬殊也.奈后人不知曲理,妄意剖裂,因疑字句错综,《余谱》诸书梦梦,竟列至九体,甚属无谓.……金谷云‘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竹坡云‘白头应念此,樽前倾盖’,亦无碍于音律.盖歌喉于此滚下,非住拍处,在所不拘也.更谓‘小乔’句必宜四字,截‘了’字属下乃合,则宋人此处用上五下四者尤多,不可枚举,岂可谓之不合乎! 至《图谱》之误,又不止在分体断句之差而已…… 万氏所说的“宋人”,与东坡同时且互相唱酬的就有赵鼎臣,其《送王长卿赴河间》的换头也是“六、五、四”句格:“惆怅送子重游,南楼依旧否,朱阑谁倚.”此后又有朱敦儒的“花艳草草春工,酒随花意薄,疎狂何益”,李纲的“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朱熹的“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张元干的“修禊当日兰亭,群贤弦管里,英姿如许”,辛弃疾的“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葛长庚的“我今流落江南,朝朝还暮暮,千愁万结”,周紫芝的“闻道梦泽南州,日高初睡足,雅宜高会”,曾纡的“回首万水千山,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以及无名氏的“相思能几何时,料归期不到,清和时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又有用“六、五、四”句格步苏东坡原韵的,如叶梦得的“闻道樽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辛弃疾的“休叹黄菊雕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刘辰翁的“憔悴梦断吴山,有何人报我,前村夜发”,石孝友的“须信和气随人,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胡承公的“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张炎的“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更有句尾同用“了”字者,如李纲的“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刘一止的“身世如许飘零,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程垓的“不是怨极愁浓,只愁重见了,相思谁说”,毛开的“正是老子南楼,多情辜负了,十分佳节”,以及石孝友的“人世景物堪悲,等闲都换了,朱颜云发”. 此外还有平韵《念奴娇》,竟也有用“六、五、四”句格者,其中有叶梦得的“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以及“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嘉会难寻”二首;张元干也有次石林(叶梦得)韵的“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真可谓蔚为大观了. 如果说上面所举的部分词作,从整体上还不够反映两宋词坛的创作面貌,那么,有一个直观的统计,即在《全宋词》所收二百三四十家、五百九十余首的《念奴娇》作品中,步趋苏词“六、五、四”句格后尘的作者就有五十八家,词则多达一百一十六篇.这是一个文学史上颇为独特的现象,明明是没有按照当时常规句读写出的一首词,却在当代后世引发了如此广泛深远的反响,而且纷纷起而仿效.只能说明苏轼这个人的名头实在太大了,以致连精研词律的万树也不得不指出:“此为《念奴娇》别格.”给予了应有的地位,大概是取“吾从众”之义吧. 二 不过“从众”也好,“别格”也罢,在万氏看来当然不是没有度的,这个度就在于歌者对乐律及文词之间关系的体认:“盖歌喉于此滚下,非住拍处,在所不拘也.” 明杨升庵《词品》说: 填词平仄及断句皆有定数,而词人语意所到,时有参差.如秦少游《水龙吟》前段歇拍句云:“红成阵,飞鸳甃.”换头落句云:“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以词意言,“当时皓月”作一句,“照人依旧”作一句.以词调拍眼,“但有当时”作一拍,“皓月照”作一拍,“人依旧”作一拍为是也.又如《水龙吟》首句本是六字,第二句本是七字,陆放翁此调首句云:“摩诃池上追游路”,则七字;下云“红绿参差春晚”,却是六字.又如《瑞鹤仙》“冰轮桂花满溢”为句,以“满”字叶,而以“溢”字带在下句.又如二句分作三句,三句合作二句者尤多.然句法虽不同,而字数不少,妙在歌者上下纵横取协耳. 平心而论,自宋代乐谱失传,倚声之道至明代而已趋中衰,所以明人谈词论调多隔靴搔痒处.如张綖《诗余图谱》、程明善《啸余谱》,其断句分体就被万树讥为“《余谱》诸书梦梦”(见上所引).而升庵以“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各作一拍,意欲强同于前片尾拍之三字两句,朱彝尊也曾说他“强作解事,与乐章未谐”(见《词律》发凡);然而杨氏固亦不乏真知灼见,如所谓“词人语意所到”之与“词调拍眼”时有参差,就涉及词的谱读与文读之说. 例如同样是《念奴娇》词,辛稼轩《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起句,按谱读是“四、五、四”句格:“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万斛.”按文意,也可读作:“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万斛.”苏东坡《赤壁怀古》起韵按文意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按谱读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今词论》又有毛先舒一段与此相关的论议: 《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调则当是“点”字断句,意则当是“花”字断句.文自为文,歌自为歌,然歌不碍文,文不碍歌,是坡公雄才自放处. 这里所指是东坡《和韵章质夫杨花》结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谱读;若依文意就是:“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两者都能词通意达,顺理成章.而章氏原唱“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若按“七、三、三”字点断,便不成语句了. 简要说来,上述各家词作的平仄、字数都没有差异,而作者语意所到之处却也未尝离谱;毛氏的所谓“歌不碍文,文不碍歌”,与升庵的“妙在歌者上下纵横取协”,侧重不同,道理是一致的.而万树的“非住拍处,在所不拘”,却言简意赅,一语破的,直接切到了“命脉”. 近代词家陈匪石也在其所著《声执》中辩证地论及了这个问题,他总括指出: 词以韵定拍,一韵之中,字数既可因和声伸缩,歌声为曼为促又各自不同.讴曲者只须节拍不误,而一拍以内未必依文辞之语气为句读.作词者只求节拍不误,而行气遣词自有挥洒自如之地,非必拘拘于句读.两宋知音者多明此理,故有不可分之句,又有各各不同之句.今虽宫调失考,读词者亦应心知其意,决不可刻舟求剑,骤以为某也某也不合.而依律填词,须有名作可据,即免偭错. 这段话,不但解释了为何《赤壁怀古》之作当时便会产生跟风的连锁反应,更说明了社会上为何对东坡这两句词是采取认同态度的,因为,“两宋知音者多明此理”.可谓一锤定音! 三 读词原则上当然应以谱读为准,即使也可以按文意来读,而按谱诵读,或更具抑扬顿挫之致.如前举辛词《念奴娇》“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万斛”,苏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是.即以东坡《水龙吟》末句为例,按谱读“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请试与章质夫词之“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两者比较吟读一过,可见坡词乃故作顿挫,以取抗坠之节者,由此也可以说明“歌者上下纵横取协”之妙的一端. 都说苏东坡横放杰出,是“曲子里缚不住”的.此语固然有以一概全之嫌.但如今由于“小乔初嫁”这一句无法按正谱吟读,却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后世的一个事实. 也许明清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那可以把时间拉近一点.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东坡的《赤壁怀古》这首词因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确切地说是入选了一九五五年秋季推出的高中《文学》课本第一册,开卷是《诗经》的“关关雎鸠”,但一学期后就没有了后继的第二册),便同样由于上述断句问题而重演历史争端.已故词曲名家王季思《从两首苏词看苏轼的婚姻观》一文曾回顾此事,大意是说:主张“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五、四”句格应是“四、五”句格之说,曾获得郭沫若、叶圣陶、周汝昌三人的支持.接着写道: 郭老谓草书“与”、“了”两字近似,故苏词两句当作“小乔初嫁,与雄姿英发”,但实在别扭.叶老据明末某一版本,认为当作“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虽亦可通,但不能以后起孤证推翻前此宋元旧本.郭老、叶老均坚持《念奴娇》词下片换头应是“六、四、五”句格,其实此处本来即另有一种“六、五、四”句格者,万树《词律》已有说明.但持疑者连《词律》都未查考就轻信轻断,似乎不够慎重.周汝昌虽说“了”字属下句,可作“完然”解,但“了”字如此用法,别无词例,仍难使人信服. “别无词例”,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但不妨探究一下.如果说苏东坡的“了”字与秦少游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中的“了”字一样,是“全然”或者“完然”的意思,那么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明确指出,“了”字在用作副词时,其后必缀以否定语始得成立,“如‘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等.此外历经数代人、修订数十年的《辞海》,则在“全然”的释义下,举了两条例证,一是《世说新语》的“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一是归有光《水利后论》的“求所谓安亭江者,了不可见”.而《汉语大词典》也同样指明在“完全”的释义下,应“与否定词连用”,并列出了多条词例,譬如王羲之《子卿帖》的“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颜之推《颜氏家训》的“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李白《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的“自小驯狎,了无惊猜”,洪迈《夷坚丁志》的“好修养术,然学之颇久,了未睹其妙”,以及金圣叹《云法师生日和韵》诗中的“阶前种树已成林,镜里飞霜了未侵”,等等. 显然,上面所列十条词例都是取自古人的传世文字,代代相承,未有变异;而古人的日常用法与今人的正常理解,也同样息息相通、别无二致.由此可见“了雄姿英发”与“了不知南北”两者的“了”字不但彼此“了无瓜葛”,而且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总而言之,以上虽然验证了“‘了’字如此用法”并不具备成立的正当性,但可以断言,即便在大量的宋人“五、四”句格已经取得历史地位的背景下,困扰和争议仍会继续,最终也许还是王季思那一句话: 别无“词”例!

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 如何断读 苏东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句词 如何断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意思 东坡食汤饼文中表现了苏东坡怎样的性格特征 《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昼,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笑谈间、强虏灰飞烟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一句从哪个方面写周瑜?呐,看标题吧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到底是诸葛亮还是周瑜.|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里苏东坡突围了什么?详细点比较好. 四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佛印巧答苏东坡为什么苏小妹说苏东坡输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为什么想起了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者为什么这样称颂周瑜? 东坡画扇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物形象 古诗句“ ”寄托了苏东坡真挚美好的愿望? 什么诗寄托了苏东坡真挚美好的祝愿 苏东坡的哪首词提到了天狼星?(写出来) 苏东坡写了哪些诗?两首以上. 苏东坡改对联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 苏东坡和苏轼吗?苏轼 苏辙和苏旬的关系?晕 字打错了 是:苏轼是苏东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