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对外交流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5:32:52
明清对外交流事迹
明清对外交流事迹
明清对外交流事迹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对外关系发展受到阻碍.但在经济发展和统治阶级表现欲和物欲的驱使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奇迹.16世纪以来,欧洲殖民者为掠夺财富,扩大殖民侵略,逐渐东来,葡占澳门、荷占台湾、俄国入侵黑龙江.但这些侵略行径遭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抵抗,中华民族表现出不甘屈服、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明清对外关系是在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殖民主义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明显地显现出新旧交替、承上启下的时代特点.
一、郑和下西洋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汉、唐、宋、元时期,我国的航海事业不断进步.明朝初期,我国的航海事业又有新的突破,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那时,西洋主要是指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一带.(课件显示《郑和下西洋图》)1405年到1433年,郑和奉命7次下西洋.
提问1:明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何在?它与15—16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有何不同?(课件显示)
1.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即经济目的)
而郑和下西洋则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具体表现为:(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2)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经过(课件显示航海路线).
可请学生结合课外得来的知识对照课文进行讲述.
(以下课件显示)
(1)时间:1405—1433年(比欧洲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次数:7次.
(3)规模:A.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B.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C.人数:每次出海2.7万-2.8万人.
(4)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提问2:通过郑和下西洋经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相比,还有哪些鲜明的特点?(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1)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
(2)规模大:郑和船队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
(3)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法比拟的.
3.影响.
提问3: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相比,其影响和后果有何不同?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提问4:造成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诸多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即一是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另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航海.
4.终止原因及启示:
提问5:郑和下西洋最终废止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终止原因:(1)耗费浩繁,国库枯竭,财政短缺;(2)朝贡贸易违背经济规律;(3)明末禁海的闭关政策.
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明朝中期的倭患.
提问6:明朝中期倭患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元末明初,即14—15世纪,日本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起来.日本西部的封建诸侯为聚敛财富,缓和内部矛盾,经常组织武士、商人到中国沿海抢劫商船、掳掠人口,被称为“倭寇”,于是倭患由此而产生.倭患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部原因.明朝廷错误地认为倭患根源于海上贸易,于是实行海禁政策,这就使得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严格限制.于是,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勾结,共同抢掠分赃.这是倭患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明后期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是倭患产生的根本原因.倭寇的骚扰,给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沿海人民强烈要求政府派兵驱逐倭寇,解除倭患.年轻将领戚继光被明政府派往浙东抗倭.
2.概况.
戚继光将门出身,自幼痛恨倭寇横行.他16岁时就曾作诗说:“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立志驱逐倭寇,报效国家.戚继光受命到浙东防倭后,针对军队训练废弛、战斗力薄弱的情况,从地方招募民工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他的部队作战英勇,纪律严明,人称“戚家军”.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提问7:戚继光抗倭为何能成功?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戚继光?(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成功原因:(1)治军有方;(2)战术得当;(3)人民支持.
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课件展示15—16世纪葡萄牙殖民侵略图)
提问8: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在哪些地区开展了殖民活动?有什么特点?(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非洲(西岸、东岸一些据点)和亚洲(印度果阿、马六甲、澳门)为主,在美洲占领巴西.
特点:建立军事据点、商站;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
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终以欺骗手段获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从此,葡萄牙殖民者对我国的澳门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租占.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葡萄牙是如何租占中国澳门的.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距今6 000—3 000年,澳门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发掘证明澳门地区的远古文化属珠江三角洲系统.澳门及其邻近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时就正式归入中国的版图.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积极在远东开展殖民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借地晾晒物品,向明朝地方官行贿,获得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他们买通澳门守将,获准每年纳银500两,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后,即将澳门当作他们占领的地方,强占房屋,修筑炮台,建筑城垣,非法定居.在葡人的经营下,澳门很快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成为远东著名的商港.值得指出的是,葡占澳门后,明政府在澳门驻扎军队,负责防务和治安.葡萄牙人租占澳门,使其与祖国大陆隔离了4个多世纪.1999年,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经过谈判协商,终于收回了澳门的主权.这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提问9: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课件显示)
(学生答: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叫夷州;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台湾当时叫琉球;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不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岛.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并以台湾为跳板,不断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
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强盗行径,一直极为愤慨.从起兵抗清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收复台湾.1661年乘清朝顺治皇帝病死、清军无暇征战之机,郑成功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这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25 000名将士,100多艘战船,离开金门,经过澎湖,在台湾同胞的协助下,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在台湾强行登陆.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为盘踞台湾,曾以每年送给郑成功几万两饷银和土产为条件,要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断然拒绝,并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1662年,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地去屯田垦荒.他还派农师向台湾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提问10: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郑成功的活动?(课件显示)
在学生讨论争鸣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斗争,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建设,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郑成功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黑龙江流域有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矿藏,肥沃的土地和丰盈的物产.早在远古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提问11:清朝以前的我国历代封建政府是如何经营、开发这片土地的?(课件显示)
学生答:唐朝政府在东北设立过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并与东北的靺鞨族进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五代、两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族和内地来往十分密切,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元朝时,元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在东北有效地行使主权.
1.原因:俄国侵略扩张,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清军入关后,由于东北防务空虚,沙皇俄国政府乘机派军队入侵我国的黑龙江流域.他们在黑龙江流域修筑了雅克萨、尼布楚等殖民据点,掳掠当地人民财富,屠杀当地人民,使得这一片富饶的土地变成了荒野,城堡变成了废墟.
2.经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1686年).
为了维护边疆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捍卫国家的尊严,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伟大胜利,迫使俄国政府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3.结果:《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689年).
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举行了谈判,双方签订了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即《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条约内容,并分析条约签订的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任何强制和压力的影响下签订的.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讨论12: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有什么显著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哪些?(课件显示)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概括:
特点:①从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转向闭关锁国;②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原因: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对外关系受阻;②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为掠夺财富,开始殖民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