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下钱钟书先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7:40:45
介绍下钱钟书先生介绍下钱钟书先生介绍下钱钟书先生●主要经历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

介绍下钱钟书先生
介绍下钱钟书先生

介绍下钱钟书先生
●主要经历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锺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绛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生平年表
  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
  农历庚戌年十月二十日(11月21日),钱锺书出生于江苏无锡县.伯父钱基成,父亲钱基博(子泉),叔爷钱基厚(孙卿).
  宣统三年(1911年)一岁
  钱锺书出生那天,曾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为他取名 “仰先”,取“仰慕先哲”之义,字“哲良”.至此周岁抓周,抓了一本 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锺书”.
  1916年 六岁
  在亲戚家的附塾附学,曾念《毛诗》.以后由伯父教他读书.读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以及《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小说.
  1920年 十岁
  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锺书改字“默存”,有要他少说话的意思.
  1923年 十三岁
  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大量阅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
  1925年 十五岁
  返家度暑假,乃得知《古文辞类》、《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 等大型选本,从此开始系统阅读,是一生治学之始.
  1929年 十九岁
  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
  1929—1933年 十九—二十三岁
  在大学期间,建立了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观念,知识结构正式形成. 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特殊的学生.1932年,结识杨绛.1933年,与杨绛订婚.
  1933—1935年 二十三—二十五岁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
  1935年 二十五岁
  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 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
  1937年 二十七岁
  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B.Litt)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
  1938年 二十八岁
  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Ⅱ)回国.
  1939年 二十九岁
  夏,自昆明回上海探亲,开始写作《谈艺录》.
  秋,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
  1939—1941年 二十九—三十一岁
  在湘西两年.其间于1940年暑假曾回家探亲,因道路不通,半途折回.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于《谈艺录》初稿的一半.完成《围城》 的布局、构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非卖品).有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1940).此文后来收入了《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1947)、《旧文四篇》(1979)和《七缀集》(1985).
  1941年 三十一岁
  暑假由广西乘船到上海,时值珍珠港事件.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新刊”之一.
  1944—1946年 三十四—三十六岁
  写作《围城》.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1946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由开明书店出版.
  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8年再版, 1949年三版.是“晨光文学丛书”之一.《谈艺录》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49年再版而止.是“开明文史丛刊”之一.
  1949—1953年 三十九—四十三岁
  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锺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干的是《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极少发表作品,以静静读书为主.
  1955年 四十五岁
  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本〈堂·吉诃德〉引言》,刊载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编的《文学研究集刊》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版).
  1955—1957年 四十五—四十七岁
  在郑振铎、何其芳、王伯祥等人的支持下,穷两年之力完成了《宋诗选注》,选注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
  1957年因父病到湖北省亲,有《赴鄂道中》五首绝句,寄寓了对当时形势的感受.此年父亲钱基博病逝.
  1958年 四十八岁
  《宋诗选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五十年代末
  成立《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定稿小组.袁水伯任组长,乔冠华、钱锺书、叶君健任组员.小组的工作至文化大革命爆发暂时中断.
  1966年 五十六岁
  “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锺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锺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锺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
  1969—1970年 五十九—六十岁
  1969年11月,钱锺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不久,“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在“五七干”,钱锺书一度担任过信件收发工作.1970年6月,女婿王得一被逼含冤自杀.
  1975年 六十五岁
  此年前后,海外误传钱锺书的死讯,在港、台、日本等地引起了一阵悼念活动.此误传于1977年前后被澄清.《管锥编》初稿完成,此后又陆续修改.
  1976年 六十六岁
  由钱锺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诗作《老至》寄寓了对形势的感受.
  1979年 六十九岁
  4月至5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美国访问.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等,大受欢迎.《管锥编》 1—4册由中华书局出版.《旧文四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有 《中国诗和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等4 篇文章.《宋诗选注》重印.
  1980年 七十岁
  11月,赴日本访问.在早稻田大学作《诗可以怨》的演讲.《围城》重印.
  1982年 七十二岁
  《管锥编增订》出版.本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83年 七十三岁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身份主持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并致开幕词.《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被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 七十四岁
  《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此书上半部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三篇论文:《诗可以怨》(1981)、《汉译第一首英译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1982)、《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1983);下半部从《谈艺录》补订本摘选.《谈艺录》补订本由中华书局出版.
  1985年 七十五岁
  《七缀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包括《旧文四篇》和《也是集》上半部的3篇文章,共7篇文章.
  1989年 七十九岁
  《钱锺书论学文选》(六卷本)由舒展编成,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此书包含有钱锺书新补手稿约20余万字的内容.
  1990年 八十岁
  12月,电视连续剧《围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普遍好评.
  1991年 八十一岁
  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锺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
  1998年 八十八岁
  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锺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年表】
  1937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
  1947 《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编辑本段]【钱先生其人】
  钱锺书先生字默存,曾用笔名中书君等.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卓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编》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钱先生其书】
  《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三联书店版4册(中华书局版5册)近130万字,是作者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本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本书未刊部分尚有考论《礼记》、《庄子》、《全唐文》、《杜少陵诗集》、《玉溪生诗注》、《昌黎集》、《简斋集》等十种书的札记.显而易见,这部高品位的著作是钱先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本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尽管出版者中华书局起初并没有为该书申报“国家图书奖”,然而,博学的评委们还是公正地将其列入了首届获奖名单.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全书45万字,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举凡作者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创、批评之流敝起衰等等,都包容其中.各节论述具体入微,多所创见,行文则或兼综、或条贯,或评点、或专论,长短自如,不拘一格.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论着500余种,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等.本书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读书.
  《七缀集》是文艺论集.本书基本上是《旧文四篇》和《也是集》的合编.收入本书的是七篇被钱先生戏称为“半中不西、半洋不古的研究文章”.此书当与《管锥编》参互而读.集中每篇文章就是《管锥编》中某一节之铺张扬厉、充类至尽;《管锥编》中每节札记则如本书各篇之缩略提纲.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本书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围城”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从自以为天佑神助开始,而从意识到造化弄人结束.《围城》中时起时伏,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浪抛心力而已.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人.兽.鬼》是钱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共收作品四篇.其中,《上帝的梦》描写了人的孤独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猫》讽刺了一群无聊的知识分子,可以看作《围城》的雏型;《灵感》所表现的是自作自受和精神产品的异化;《纪念》则是写家人、夫妇间无法弥合与沟通的疏隔.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先生的散文集.收入《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等十篇.作者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算得上一个独特的品种.
  《槐聚诗存》是钱锺书先生自己选定、并由杨绛先生抄录保存下来的旧体诗集.钱先生自幼读书学诗,几十年间所作至少也有上千首.但钱先生自觉比较满意而收入本集的,却尚不足三百首,足见其标格之高.书中言志、抒情、感时、论诗之作,应有尽有,殊耐吟咏.其中古意、无题诸章,最具李义山风致.作者在序中自叙少年学诗门径以及编定本书之原则与经过,皆是首度披露,必能引起读者极大兴趣.
  ●钟情于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憎恨别人拜访,客来常以病谢,积函多不作复.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便越加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钱锺书非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大学者惜时如金,不借口舌而扬名,不浪掷光阴于交游,此其一;甘于寂寞,不求闻达,此其二.胡思乱想是别人的事,于钱锺书却无关.
  也许正是由于当年的《围城》和后来的《管锥编》,他不幸成为了神话或靶子.迄今为止,钱锺书被学界关注评论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来,许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对钱锺书作了极高评价,称之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钱钟书的一生,是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学术的极致的.他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石语》、《槐聚诗存》等,待出版者还有《〈宋诗纪事〉补正》,等等.他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中国文学史》的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50年他就参加了《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并翻译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0年他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的工作,断断续续直到“文革”开始受冲击“靠边站”,工作才停顿下来.到1972年,他从干校返京后又于1974年参加了英译工作,终于使《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得以出版.在将毛泽东著作推向世界的工作中,钱钟书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他从不以此为耀,宣示他人.
  钱钟书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拉丁文、西班牙文,而且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至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透辟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对我国古代的经、史、子、集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立足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努力打通古今中外,使之熔于一炉,并铸广博的知识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坚实的学理性论证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谈艺录》是钱钟书青年时期之作,书中对许多问题都作了前无古人的发掘和辨析,出版之初就以视角的独特、观点的新颖和材料的丰赡充实震动了学界.《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在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完成的一项成果,对传统的选学开拓了崭新的境界.这部书既有普及性的一面,可供雅俗所共赏,同时又体现了钱钟书对宋诗乃至全部中国古典诗歌的深湛研究,资料极为繁富,论述多有发明,体例独特别致,充满了创造性,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管锥编》是钱钟书晚年的力作,现已出版的几卷远非钱钟书计划的全部.最初设计为八卷,而只完成四卷,后出的第五卷是前四卷的“补遗”.如果天假以年,这部著作的规模一定还要更加宏伟.但就目前出版的五册来看,它们依托对《周易》、《毛诗》、《楚辞》、《老子》、《左传》、《史记》等典籍的独到研究,而又涉及后代许多文化论著和文学作品,熔铸古今,观照中外,就这些典籍中所涉及的文化、人生的诸多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许多精辟的结论,堪称当代学术一座高峰.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自觉而科学地梳理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人类文化的总格局中把中华文化安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有力地走向世界,并努力打通中西之间的隔阂,自觉而科学地吸取和借鉴一切外国文化的优良因素,从而使我国新文化建设的路途更宽广也更健康.钱钟书的全部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提炼和熔铸人类以往文化的精华,并努力把它推向更高更美的境界.他对中华文化的精通,他对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他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对西方文化予以大气包举、融会贯通的魄力和驾驭力,在当代学林是高居峰巅,很少人能够企及的.钱钟书是世界级的学者,他的眼光也富有前瞻性.这一点世界上也有公论,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先生唁电中说“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文化历史中、并成为对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可以说,钟书先生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最早成名之作是旧体诗,受到许多学界耆宿的称许.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影响更大.钱钟书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一个与他的学术成就相平行而又相关联的课题,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总结.
  还应该一提的是,钱钟书在为人、治学上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学术上直言不讳,对于自己不同意的意见,总是坦诚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尽管问题不大,甚至比较浅薄,他一般也从不表示不屑,更不以自己的学问骄人,而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他就是这样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为人和言行上也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
  历经风雨,爱国情怀终生不悔
  钱钟书先生留学英、法,谙熟西方文化,但从不以此为傲.早在1945年,一位友人就在一篇记述钱钟书的文章中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这段话很能再现钱钟书的风貌.打开《槐聚诗存》便可以看到许多怀念家乡与祖国和凝聚着爱国激情的篇章.1938年,他留学英、法结束时,像他这样杰出的俊彦,当时在英、法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此时祖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槐聚诗存·巴黎归国》)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地回到了“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国破堪依、家亡靡”(《谈艺录》)的故国.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有的人流亡国外,可是钱钟书偏要留在大陆.杨绛先生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怀着诚挚的感情忆及这件事时说:“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文革”中,钱钟书受到冲击,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杨先生曾问钱钟书:“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表现了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不管国家怎样贫困落后,也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自己受到过多么不公正的对待,他都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几十年来,他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道,历经风风雨雨、共度艰难险阻,也共享收获与成功.他始终积极地工作着,用他满腹才华和生花妙笔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着最好的精神产品,也为世界的知识宝库积累着财富.他为此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生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最可宝贵的品格.
  钱钟书自己虽未参加共产党,但他的唯一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瑗(不幸先于钱钟书病故)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钱钟书和杨先生还拥有不少共产党人的朋友.钱钟书与胡乔木同志是清华的先后同学.乔木同志对钱钟书的人品、学问、诗才一贯佩服之至,曾一再向不了解钱钟书的人宣传钱钟书是“稀有金属”,并批评过个别人对钱钟书的误解和诋讦.乔木同志在遇到问题时也经常向钱钟书请教,钱钟书也总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8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请钱钟书担任了副院长的职务.院里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的事情不轻易地打扰钱钟书,但学术方面的重大事情,则一定要请示他,并充分尊重他所提出的意见.而钱钟书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力所能及地为扩大本院的国际影响而努力.依我看,乔木同志与钱钟书之间的友谊,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人交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与知识分子良好关系的典范.
  杨绛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我们既为二位先生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感动,又觉得那样做未免简慢了些,难以充分表达对这位大学者的哀悼之情.但是为了尊重二位,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还是尊重了他的遗愿.钱钟书生前淡泊名利,去世也希望能摆脱掉一切虚礼和俗套.按照他的遗嘱,连骨灰也不曾保留.但是,钱钟书先生是不朽的,他的音容笑貌、崇高品质和等身著作将永远地留存于天地之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