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权臣严嵩是中国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人?父子两人的品德怎样?严嵩的儿子是否与当时的倭寇有通敌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17:07:05
明朝权臣严嵩是中国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人?父子两人的品德怎样?严嵩的儿子是否与当时的倭寇有通敌关系?明朝权臣严嵩是中国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人?父子两人的品德怎样?严嵩的儿子是否与当时的倭寇有通敌关系?

明朝权臣严嵩是中国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人?父子两人的品德怎样?严嵩的儿子是否与当时的倭寇有通敌关系?
明朝权臣严嵩是中国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人?父子两人的品德怎样?严嵩的儿子是否与当时的倭寇有通敌关系?

明朝权臣严嵩是中国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人?父子两人的品德怎样?严嵩的儿子是否与当时的倭寇有通敌关系?
在其他地方转的.请别介意 严嵩(1480年-1567年),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 (1536),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20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生平 中进士 严嵩如当时不少同年儿童一般,都有一些小智慧,其父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 后来,严嵩完成父亲的心愿,在他25岁之年中了进士,先后被选为庶吉士以及被授为编修官职,直在他雄心壮志的时候,严嵩得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严嵩的退官的10年,正是宦官刘瑾权倾天下之时. 高攀夏言 及后刘瑾与其党羽被灭后,严嵩北上顺天,正式复官.在复官的十多年之中,严嵩先后工作于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深深明白到权力的重要.在同时之间,他学会了口蜜腹剑、欺上媚下的“功夫”,又了解若要得到大权,必定要找个靠山. 明武宗驾崩后,明世宗继位.世宗沉迷于道教,整天都与道士们祈求长生不老,对政事莫不关心,朝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宠宦处理.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极为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就抓紧这个机会,拚命巴结、讨好夏言,成为朝野上下的大红人. 有一次,严嵩在家中设宴,令下人请来夏言,可是夏言谢绝了严嵩的好意,于是严嵩跑到夏言家门前,撩起衣袍,跪在夏府前.夏言见他如此恭敬也不好意思再三谢绝,便到严嵩家中赴宴. 得到如此的机会,严嵩立刻讨好夏言,在宴会上一边劝酒布菜,一边甜言蜜语,令夏言十分高兴.自此以后,严嵩成为了夏言的知己,并向多方推荐严嵩.有了夏言的引荐,严嵩自此步步高升,更得到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职.后来,严嵩了解到世宗喜欢被人奉承的心理,于是大展他惊人的逢迎功夫,深得世宗喜爱,更被提拔为礼部尚书,进入了内阁. 反咬夏言 严嵩羽翼已丰,于是开始攻击夏言的阴谋活动,严嵩后来以手段教唆世宗离远夏言,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夏言被罢后,严嵩为所欲为,加插自己的亲友与羽翼在左右,以巩固自己在朝野中的实力. 可惜,短短两年内,世宗突然想起夏言,于是再次起用,夏言明白到严嵩的为人,于是都把他处处克制,眼见自己受到处处克制,毫无实权,于是怀恨在心中,定要令夏言再无还手的机会. 后来,他握著鞑靼入侵中原的机会,迫害夏言.在鞑靼入侵时,陕西总督曾铣得到情报后,动员手下夺回河套一带,于是上呈奏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得到了夏言的鼎力支持.夏言一面在世宗面前举荐曾铣,一面与曾铣商讨计划. 在计划开始之时,世宗决心夺回河套,并褒扬曾铣.可是,就在此时,严嵩买通了世宗左右近待,使他们于世宗面前说什么收回河套的建设只是夏言与曾铣信口开河,最终只会惹来无穷的后遗症.同时,严嵩又贿赂边将,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在皇帝面前举荐曾铣,严嵩更在世宗面前说两人夺回河套别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之后,世宗下旨把夏言罢回乡,后来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自己,于是下旨将夏言斩首,夏言的亲信也或贬或罚. 父子权倾天下 政敌夏言死后,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在同时,世宗已把所有朝政事务都由严嵩所管理,此时除了严嵩、道士和左右近待外,基本上没人见过世宗的一面. 成为内阁首辅后,严嵩继续讨好世宗,竟得到了世宗赐得的“忠勤敏达”的银质印章.后来,严嵩年老,于是把自己的儿子严世藩协助掌权,严世藩本人无能,但有父亲的保护,当上了工部侍郎. “有其父必有其子”,严世藩比父亲的奉承诀窍更高,他收买世宗左右近待,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一举一动都汇报严世藩,再在世宗面前好好的讨好.大臣更干脆叫他们为“大丞相”与“小丞相”. 两父子权倾天下长达二十年中,坏事做尽,弄得天下大乱.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最终,严氏父子的权势被一位道士的几句说话推倒,严世藩被判斩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两年后就病死. 严嵩的才气和乾隆的自知之明 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权臣,和明代弄权的太监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相比,严嵩是个科第出身的大才子.其文才不仅那些宫内宦官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在同时代的文臣中间,也为世人公认.可惜他和严世蕃父子两人是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干起坏事来水平更高. 史书记载严嵩长得疏眉朗目,身材修长有玉树临风之态,且声音洪亮,出生江西却不说方言,一口标准的官话,仪表为文臣中的第一流,且在当兵科给事中的时候,政绩不俗.这是当然是他发迹的本钱,但他最大的本钱是“一意媚上”,揣摩皇帝的心思.在皇权时代,应当说这不是个特别耻于提及的毛病,而是生存的必须.皇帝欣赏他一是青词写得好,嘉靖希望长生不老,好道教,喜欢用青词来向上天祈福,当时入阁的大臣大多写得一手好青词.嘉靖二十一年,皇帝让人制了五顶道士戴的“香叶束发巾”,赐给大臣.同在内阁的严嵩的同县老乡夏言认为有失体统,不愿意戴,因此得罪了嘉靖.而严嵩不但美滋滋戴着这顶道冠去拜见皇帝,而且在道冠外笼上轻纱,以示御赐之物,当倍加珍惜.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那时候讲“雷霆雨露,皆是圣恩”,君有赐不能不受.严嵩之坏,在于他利用皇帝的信任卖官索贿,将夏言、杨继盛等耿直之臣迫害致死.后来他的儿子被杀,孙子充军,家产被没收,而他活到八十多岁,晚年乞食于墓地.——即向祭奠祖宗的人讨剩余的供品果腹,下场够惨的. 这个大奸臣,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非常棒,和宋朝两大“奸臣书法家”蔡京、秦桧的水平相若.可以想见,他当权时,不知有多少人求其墨宝,其书法身价绝对是让人咂舌的价码.政治人物的书法价码随着权势的消长而涨落,是一条规律.严嵩身败名裂后,他的书法盛名也被他的奸恶之名淹没了,但毕竟还是有些手迹留在后世. 据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三个大字 “至公堂”,是严嵩所书. 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令满朝书法好的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做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过无数遍“至公堂”,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满朝文臣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罢了,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 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总以为乾隆皇帝是一个很骄傲的皇帝.当然,这个号称“十全老人”的富贵天子有资格骄傲,他当政六十年间,至少表面上的文治武功超过前代.因此他很喜欢风雅之事,比如吟诗题词什么的啦. 说老实话,尽管他留下了一万多首诗,但没有把他当诗人,因为他的诗大多是咏太平盛世的顺口溜,没什么诗味,仅仅比什么“书奇景”、“万里红”雅一点.他的字,是典型的“富贵体”,粗大、媚俗、中规中矩,现在许多地方还能看到.如"六必居".乾隆的字虽然没有风骨,有“墨猪”之嫌,但一笔一划和字的构架的基本功还在,放到今天也算是上品了. 若历史的车轮再往后走一些年,会怎样呢?大奸臣的字再漂亮,也不能悬挂,这非关书法,而是政治正确与否的大事.皇帝或首席军机的字再丑,也毫不谦逊地四处悬挂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 (1536),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20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在其他地方转的。请别介意 严嵩(1480年-1567年),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

全部展开

在其他地方转的。请别介意 严嵩(1480年-1567年),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 (1536),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20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生平 中进士 严嵩如当时不少同年儿童一般,都有一些小智慧,其父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 后来,严嵩完成父亲的心愿,在他25岁之年中了进士,先后被选为庶吉士以及被授为编修官职,直在他雄心壮志的时候,严嵩得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在严嵩的退官的10年,正是宦官刘瑾权倾天下之时。 高攀夏言 及后刘瑾与其党羽被灭后,严嵩北上顺天,正式复官。在复官的十多年之中,严嵩先后工作于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深深明白到权力的重要。在同时之间,他学会了口蜜腹剑、欺上媚下的“功夫”,又了解若要得到大权,必定要找个靠山。 明武宗驾崩后,明世宗继位。世宗沉迷于道教,整天都与道士们祈求长生不老,对政事莫不关心,朝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宠宦处理。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极为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就抓紧这个机会,拚命巴结、讨好夏言,成为朝野上下的大红人。 有一次,严嵩在家中设宴,令下人请来夏言,可是夏言谢绝了严嵩的好意,于是严嵩跑到夏言家门前,撩起衣袍,跪在夏府前。夏言见他如此恭敬也不好意思再三谢绝,便到严嵩家中赴宴。 得到如此的机会,严嵩立刻讨好夏言,在宴会上一边劝酒布菜,一边甜言蜜语,令夏言十分高兴。自此以后,严嵩成为了夏言的知己,并向多方推荐严嵩。有了夏言的引荐,严嵩自此步步高升,更得到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职。后来,严嵩了解到世宗喜欢被人奉承的心理,于是大展他惊人的逢迎功夫,深得世宗喜爱,更被提拔为礼部尚书,进入了内阁。 反咬夏言 严嵩羽翼已丰,于是开始攻击夏言的阴谋活动,严嵩后来以手段教唆世宗离远夏言,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夏言被罢后,严嵩为所欲为,加插自己的亲友与羽翼在左右,以巩固自己在朝野中的实力。 可惜,短短两年内,世宗突然想起夏言,于是再次起用,夏言明白到严嵩的为人,于是都把他处处克制,眼见自己受到处处克制,毫无实权,于是怀恨在心中,定要令夏言再无还手的机会。 后来,他握著鞑靼入侵中原的机会,迫害夏言。在鞑靼入侵时,陕西总督曾铣得到情报后,动员手下夺回河套一带,于是上呈奏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得到了夏言的鼎力支持。夏言一面在世宗面前举荐曾铣,一面与曾铣商讨计划。 在计划开始之时,世宗决心夺回河套,并褒扬曾铣。可是,就在此时,严嵩买通了世宗左右近待,使他们于世宗面前说什么收回河套的建设只是夏言与曾铣信口开河,最终只会惹来无穷的后遗症。同时,严嵩又贿赂边将,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在皇帝面前举荐曾铣,严嵩更在世宗面前说两人夺回河套别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之后,世宗下旨把夏言罢回乡,后来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自己,于是下旨将夏言斩首,夏言的亲信也或贬或罚。 父子权倾天下 政敌夏言死后,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在同时,世宗已把所有朝政事务都由严嵩所管理,此时除了严嵩、道士和左右近待外,基本上没人见过世宗的一面。 成为内阁首辅后,严嵩继续讨好世宗,竟得到了世宗赐得的“忠勤敏达”的银质印章。后来,严嵩年老,于是把自己的儿子严世藩协助掌权,严世藩本人无能,但有父亲的保护,当上了工部侍郎。 “有其父必有其子”,严世藩比父亲的奉承诀窍更高,他收买世宗左右近待,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一举一动都汇报严世藩,再在世宗面前好好的讨好。大臣更干脆叫他们为“大丞相”与“小丞相”。 两父子权倾天下长达二十年中,坏事做尽,弄得天下大乱。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最终,严氏父子的权势被一位道士的几句说话推倒,严世藩被判斩首,在行刑前大哭一番,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两年后就病死。 严嵩的才气和乾隆的自知之明 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权臣,和明代弄权的太监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相比,严嵩是个科第出身的大才子。其文才不仅那些宫内宦官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在同时代的文臣中间,也为世人公认。可惜他和严世蕃父子两人是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干起坏事来水平更高。 史书记载严嵩长得疏眉朗目,身材修长有玉树临风之态,且声音洪亮,出生江西却不说方言,一口标准的官话,仪表为文臣中的第一流,且在当兵科给事中的时候,政绩不俗。这是当然是他发迹的本钱,但他最大的本钱是“一意媚上”,揣摩皇帝的心思。在皇权时代,应当说这不是个特别耻于提及的毛病,而是生存的必须。皇帝欣赏他一是青词写得好,嘉靖希望长生不老,好道教,喜欢用青词来向上天祈福,当时入阁的大臣大多写得一手好青词。嘉靖二十一年,皇帝让人制了五顶道士戴的“香叶束发巾”,赐给大臣。同在内阁的严嵩的同县老乡夏言认为有失体统,不愿意戴,因此得罪了嘉靖。而严嵩不但美滋滋戴着这顶道冠去拜见皇帝,而且在道冠外笼上轻纱,以示御赐之物,当倍加珍惜。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那时候讲“雷霆雨露,皆是圣恩”,君有赐不能不受。严嵩之坏,在于他利用皇帝的信任卖官索贿,将夏言、杨继盛等耿直之臣迫害致死。后来他的儿子被杀,孙子充军,家产被没收,而他活到八十多岁,晚年乞食于墓地。——即向祭奠祖宗的人讨剩余的供品果腹,下场够惨的。 这个大奸臣,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非常棒,和宋朝两大“奸臣书法家”蔡京、秦桧的水平相若。可以想见,他当权时,不知有多少人求其墨宝,其书法身价绝对是让人咂舌的价码。政治人物的书法价码随着权势的消长而涨落,是一条规律。严嵩身败名裂后,他的书法盛名也被他的奸恶之名淹没了,但毕竟还是有些手迹留在后世。 据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三个大字 “至公堂”,是严嵩所书。 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令满朝书法好的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做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过无数遍“至公堂”,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满朝文臣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罢了,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 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总以为乾隆皇帝是一个很骄傲的皇帝。当然,这个号称“十全老人”的富贵天子有资格骄傲,他当政六十年间,至少表面上的文治武功超过前代。因此他很喜欢风雅之事,比如吟诗题词什么的啦。 说老实话,尽管他留下了一万多首诗,但没有把他当诗人,因为他的诗大多是咏太平盛世的顺口溜,没什么诗味,仅仅比什么“书奇景”、“万里红”雅一点。他的字,是典型的“富贵体”,粗大、媚俗、中规中矩,现在许多地方还能看到。如"六必居"。乾隆的字虽然没有风骨,有“墨猪”之嫌,但一笔一划和字的构架的基本功还在,放到今天也算是上品了。 若历史的车轮再往后走一些年,会怎样呢?大奸臣的字再漂亮,也不能悬挂,这非关书法,而是政治正确与否的大事。皇帝或首席军机的字再丑,也毫不谦逊地四处悬挂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 (1536),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20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