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是死于非命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2:31:51
朱高炽是死于非命吗?
朱高炽是死于非命吗?
朱高炽是死于非命吗?
我对明仁宗朱高炽死因的看法 袁晟泷simon 明仁宗(1378~1425)朱高炽,汉族,明成祖长子,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成祖病逝后继位,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个月,于洪熙元年五月病死,终年48岁.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皇后张氏.有子十人,女七人.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陵(今北京十三陵).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的繁荣铺平了道路.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又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一代仁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古往今来人们对明仁宗朱高炽的死因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明史·仁宗本纪》和《明仁宗实录》上均未对其死因做出说明.本人比较赞同的是当今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就是明仁宗死于心脏病或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原因主要是: 1.朱皇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不光是明朝皇帝有,中国历朝历代很多皇帝(如唐朝李皇室)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可见这类疾病在古代皇室属于多发病. 2.明仁宗朱高炽因为身体过于肥胖而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哮喘和心脏病.体胖的人心脏不可能很好,何况走路从来都需要搀扶的仁宗呢. 3.不得不说一个人了,那就是李时勉.当日李时勉在朝堂之上与仁宗对质,在文武百官都在的公众场合下,不给仁宗留一点面子,让仁宗下不了台.仁宗因此一怒之下生平第一次对人用刑,且当晚便一病不起,而后暴毙.据史书记载仁宗死前三天还勤于政务日理万机,可见仁宗因死于突发性且之前无任何征兆的病症,且因怒而并发.上述疾病正好符合这几点特征. 其实皇帝虽贵为九五至尊,但也是人.是人都有嗜好,只要不耽误朝政便是好皇帝.高炽并未耽误朝政,他是很宽仁的,但是皇帝是有尊严的,他肯定会先已皇帝的威严来震慑群臣.在皇帝面前必须顾及其颜面,更不能让其下不了台.李时勉未免有些迂腐,按照现在的话说叫“缺心眼”.幸亏遇上高炽只是打他几下,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在位的话,让他们下不了台可是要“人皮草囊”的. 然而古今许多史学家对于仁宗洪熙皇帝的死因众说纷纭,但这些死因在本人看来都是站不住脚的.史学家猜测的死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之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他览奏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 时勉廷辱我” .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继他即位的宣宗朱瞻基,曾御审李时勉:“ 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 李时勉叩首答曰:“ 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朱瞻基叹息,称李时勉“ 忠” ,复其官职. 不知为何许多史学家都赞同这种观点,然而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明显站不住脚的. 1. 中医理论认为精血同源,都来源于人体的精微物质.因此嗜欲过度而死主要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燃烧殆尽.所以因嗜欲过度而死的人一般都身体瘦弱,明光宗朱常洛大概就是这个死因. 2. 凡是嗜欲过度而死的人,即使是因嗜欲过度而得了其他病症,也有一个段时间过程.也就是说之前的一段时间都会有萎靡不振或其他等等的一些征兆,不可能突然暴毙.这与仁宗死前三天还勤于政务日理万机相矛盾,也与突然暴死的史实不符. 3. 其实仁宗之所以在守孝期间亲幸嫔妃是因为对朱棣的一种叛逆.朱棣在位时因害怕高炽的实力太大而处处压制他,残忍的杀害了高炽身边的人以及为高炽说话的人,夏元吉等因此入狱.朱棣在位时期不仅君臣关系十分紧张而且他和高炽的关系也成为了十分不正常的父子关系.因此高炽韬光养晦二十年的“多难太子”便由此得名.朱棣死后高炽自然会有一种叛逆的情绪,但高炽的性格是不会将这种叛逆明确的表现出来的,所以必定采取如上所说的这种方式. 此外他让瞻基去南京也是有想迁都回南京的意思. 事实仁宗后宫佳丽并不多,他最爱的还是他的结发其子张皇后,而且仁宗家庭和睦,留下十子七女.朱高炽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受;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被谥为昭容恭禧顺妃.但相比之下明朝的其他皇帝,如瞻基,他的嫔妃比高炽多,此外与他发生关系的宫女也很多,但最后却只留下二子二女,其中长子祁镇还系宫女所生,生母不详.可见很多孩子都因为嫔妃们的争斗,还没出世便已死于非命.像高炽这样的皇帝历史上已经很少了. 另一种观点: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记述:“ 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 阴症” 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可信度.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治疗此等“ 阴症” 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对此,《明史· 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 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 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由此看来,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 阴症” 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本人认为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后宫的嫔妃都是在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自然都十分聪明.即使想下毒也不可能在皇后的生日如此公众的场合下出手,历朝历代就连最有地位的嫔妃也是在暗中杀人.在公众场合下出手只能是情况更加危险,即使是想陷害某人也万万不可.这样做会在皇上面前败露不说,更有可能会打草惊蛇,导致其他嫔妃的猜忌加深.更严重的后果是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是自己最后的结局凄惨. 况且张皇后与仁宗是患难夫妻,一起抵抗着朱棣的打压,一起粉碎了高煦的一个又一个阴谋.他们之间的感情好比当年朱棣和徐皇后.朱棣在徐皇后死后一直没有再立皇后的事实让许多嫔妃知道在患难中建立的真情是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炽生性温厚懦弱,嗜欲享乐,朱棣生前对他大为不满,只因礼教和祖训的关系,才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废朱高炽储位之心.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与其父相反,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利,工于计谋.朱棣在世时,朱瞻基深得祖父赏识.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有劝诫之语.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早日登位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 年)三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亲信,他按预先密谋,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 仁宗上宾” .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亦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 上宾” 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时,朱瞻基还说:“…… 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 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像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的海涛,于六月三日抵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 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 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这种观点,本人认为在常理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想要急着夺取皇位,原因无非就是怕等不到做皇上的那一天,或者是有什么潜在的威胁.但是这些原因当时都不存在: 1. 朱棣在位时,由于多次南征北战和郑和下西洋,已经使洪武时期充盈的国库十分空虚了.当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家真的很穷了.洪熙继位以后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把国家从危难中解救过来,大明开始有了崭新的局面.宣德即位后基本延续了洪熙时期的政策,可以说是一种有改革的守成.因此洪熙和宣德之间不存在大的政治分歧.但是洪熙元年时国家虽有好转,但国库还是空虚并为充盈.因此瞻基如果真的想杀父为何不在国库充盈以后再杀呢?难道想做穷皇帝不想做富皇帝吗? 2. 洪熙在位时期平反了很多冤案,也大大改善了君臣关系.他释放了在永乐时期入狱的夏元吉,中用了后来著名的三杨内阁.洪熙是期和睦的君臣关系也为宣德时期的君臣和睦打下了基础.但是洪熙在位时期,瞻基并没有私下发展自己的实力.而且应为洪熙在位时间很短,宣德如果想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根本来不及.而在洪熙以太子身份监国期间就已经建立自己的强大势力.所以就算瞻基想杀父,也应该等到时机成熟,不可能如此草率行事. 3. 洪熙虽然有十子,但是瞻基早在朱棣时期就已被立为皇太孙,而且当时高炽和瞻基做为“战友”一同应对高煦的陷害.在洪熙继位后并没有更喜欢别的儿子,因此瞻基的九个弟弟根本对他构成不了皇权的威胁.道是高煦,虽然由于朱棣的种种对藩王的限制政策使得高煦根本没有实力对高炽正面斗争夺取皇位,但是如果朝廷大乱,高煦还是有浑水摸鱼的可能.而如果瞻基此时杀父正好给高煦的混乱制造了条件,等于自掘坟墓.所以聪明的瞻基应该是不可能做出这种自掘坟墓是事情来的.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古往今来,史学家们很难做到完全公正的评价一段历史和一个人,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但这才是“历史”.如司马迁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诗句让世人都以为荆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然而何谓英雄?至少应当做事光明磊落吧.可是搞暗杀算是光明磊落的事吗?所以荆轲算是英雄吗?本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司马迁只是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加入了个人的观点.又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唐中宗之死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所为.但事实上呢?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当时羽翼并为丰满,可能做出这样自掘坟墓的事吗?唐中宗的真正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可见多看不同学者对历史的见解才有可能了解真正的史实.但永远只是“可能”,而且往往真正的事实是几乎不可能完全重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