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您对西安事变有什么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7:28:40
说说您对西安事变有什么看法?
说说您对西安事变有什么看法?
说说您对西安事变有什么看法?
一些文章认为蒋介石完全是在张学良西安事变的逼促下,才被迫改变对日妥协政策走向抗战的道路.这其实过份夸大了西安事变的作用.当然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改变有相当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在西安事变前的国民党5届2中全会上,蒋介石的对日政策就有明显转变,显示了强硬的态度.蒋介石对日态度转变的最主要原因,应该说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 在9·18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日本狂热军人的暴走,日本的文人政府还是表现出克制的态度,还是有诚意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与中国的冲突.在那一段时间里对日本的妥协退让,是有可能换取和平的.因此不应该过份指责蒋介石当时的妥协不抵抗政策.后来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上台,对中国采取强硬的高压政策.在此情况下妥协和退让已不太可能换来和平,所以蒋介石转而采取进行抗战的不妥协态度.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部并不想把战火扩大到整个中国,只设想打一场短期的、局限于华北地区的速决战,在短期内一举摧毁中国军队的主力,迫使中国人屈服.战后的1946年,美国战略调查团对日本的侵华战略进行了调查,该调查团的调查报告中说:“对于日本的侵华战略,本调查团对多数日本将校进行了讯问,这些日本将校均表示当时既没有侵占中国全土的必要,也没有侵占中国全土的欲望…….没有料想到1937年的华北事变,会引发与中国的全面战争.”这个报告比较客观地说明了当初日本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战略动机. 当时日本人以为蒋介石在芦沟桥事变后,会派主力军队前往华北保卫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和日军进行军事决战.但蒋介石并没有直接派兵去保卫华北,而是转而进攻日本在上海的租界,将日本拖入了全面战争的泥潭.因此一些日本人声称日本原本不想和中国进行全面战争,中日间的全面战争是中国人挑发的.然而中国取胜的唯一出路就是与和日本进行长期持久的,不以争夺领土为目的的消耗战,将对手消耗拖垮.如果当时蒋介石在华北跟日军进行一场争夺领土的决战,中国不仅必败无疑,还要使华北变成满洲国第二. 蒋介石说中国这样的大国:“不怕鲸吞,就怕蚕食”,这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中国试图和日本打局部战争,就会导致日本不断蚕食中国的被动局面,不如乾脆进行一场全面战争.蒋介石在抗战初期扩大战线,诱敌深入的战略,奠定了中国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基础.蒋介石预言中日战争持续下去,将引发世界大战.在大战中日本将与美国和苏联为敌,并最后失败.中国可以乘势收回东北和华北的失地,达成完全的独立.后来历史的发展印证了蒋介石的战略预言. 相对而言,日本在芦沟桥事变以后的对华战略上,却显得十分混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日本对华战略中心是要对中国政府进行“武力惩罚”,试图用武力打击迫使中国人屈服,迫使中国政府改变反日、排日的政策.这其实和中国当年出兵“惩罚”越南的动机有某些类似.这种愚蠢的战略导致日本的最后失败也是毫不为怪的. 当然日本并不是没有一流的战略家,石原莞尔可以说是当时日本极有眼力的战略家.石原认为战争要见好就收,一旦越过了胜利的极限点就是失败的开始.他主张军部改变对中国的高压政策,停止华北分治运动,只要中国承认或默认满洲国,就将华北的主权交还中国.石原坚决反对把芦沟桥事变扩大到整个华北,认为这是重蹈拿破仑超过胜利极限点的愚行,只能使日本陷入无法自拔的战争泥潭.后来战争的发展的确应验了石原的警告.不过石原这样有眼力的战略家并没有被重用,而是一群短视无知的狂热分子主宰了日本军队,这些狂热分子的愚行最终导致日本帝国的毁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虽然不敌日本军队,但中国的战略家胜过了日本的战略家,这是中国能取得最后胜利的最重要因素. 过去在学校学的那些历史我是真的开始怀疑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历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老蒋的惨败就注定了他的过大于功,或是真正的功却被历史掩埋了. 一代枭雄啊